張麗輝
《小山羊和小熊》是長春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一篇童話故事。本課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寓德育于語文教學之中的好題材。我著重體現兩個德育滲透點。
一、禮貌待人,送溫暖
教材是德育的載體,課堂是德育的一種途徑,德育滲透要立足教材。因此,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有效的落實。
1.在揭示課題中滲透德育
課題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課文思想內容的聚焦。課伊始我出示小山羊和小熊的圖片引入課題:這節課老師給大家帶來兩位新朋友,看看他們都是誰?這位是小熊哥哥,這位是小山羊弟弟,快來和他們打聲招呼吧!看似簡單的設計,學生卻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懂得見到新朋友要有禮貌,要給予最真誠的問候。
2.在識字教學中滲透德育
聯系生活識字就是一個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如,教學“弟”字。我通過出示圖片,讓學生和山羊弟弟以打招呼的形式,指導學生讀準了這個字的字音,并記憶了字形。“歡、迎”這兩個字可以組合成詞語,課上出示小山羊說的話:“歡迎,歡迎你睡床上,我睡地上。”通過指導學生朗讀、同桌間邊說邊做動作的方法,進行識字。教學“請”字時,我提出這樣的問題:在這段話中有一個最常見的禮貌用語——“請”。和別人說話時用上它,會讓別人更愿意接受我們的請求。那你能用“請”字說一句話嗎?課堂上,學生你一言我一語,都會彰顯出他們的彬彬有禮。
二、助人為樂,品質高
在教學中我依據教材的內容結合學生的特點,適時、適地、適當地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使他們從小就懂得助人為樂是一種美德。
1.在分析詞句中滲透德育
課件出示兩組對話:“熊哥哥,外面風大雪大,請讓我在您這兒住一夜吧!”“不行!不行!”第二組:“山羊弟弟,外面風大雨大,讓我在你這兒住一夜吧!”“歡迎,歡迎,你睡床上,我睡地上。”學生從“請、您、歡迎”這些詞語中感受到這是一只既懂禮貌又樂于助人的小山羊。學生通過比較懂得小山羊的做法是對的,朋友之間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2.在實踐體驗中滲透德育
在教學時進行說話訓練:“小熊進屋后,對小山羊說了什么呢?”“你愿意和誰做朋友呢?”大多數學生會說愿意和樂于助人、寬容善良的小山羊做朋友。當有學生說愿意和小熊做朋友時,我們一定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同時告訴學生:“熱心助人是一種美德,原諒他人也是一種美德。”這樣的說話訓練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口語表達能力,又發揮了課文的教育感染作用。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