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艷紅
教育事業的創新發展,給當代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帶來了更多新的教學思想。利用生活情境豐富小學數學課堂活動,給小學生提供了更好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將生活情境構建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會加強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有利于小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
一、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生活,創設生活情境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更要服務于生活。構建生活情境,就需要教師從生活中發現一些資源,提出教學素材,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構建情境。數學學科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加強了小學生的學習抵觸情緒。教師要重視小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從小學生的真實生活中提取元素,構建生活情境。只有這樣,才能讓數學課堂中的生活情境為小學生所接受。
比如,在講解加法知識時,教師可以將小學生去小商店買東西的情境引入課堂。帶一些實物到課堂中,為每一種物品貼上標簽,讓小學生自主購物,并計算自己需要付多少錢。在小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他們的思維運動積極性更高,更容易融入數學學習中。
二、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生活情境
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需要教師考慮小學生的年齡段。不同年齡段的小學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點,也有不同的學習能力。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自主動手中創設生活情境,從而提高數學課堂學習的真實感。而對于高年低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去感受生活情境,提高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的生活性。
三、結合小學數學教學重點,創設生活情境
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創設,并不僅僅是為了提高課堂的生活性,更重要的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在課前明確每一節課的重點內容,將生活情境視為突破這些重點內容的手段。
如,在講解《認識時間》時,對于小學生來說,最難的就是時、分、秒之間的關系。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在課堂中制作一個鐘表模型,在制作過程中去發現其間的奧妙。看表,是小學生生活中經常會做的事,制作一個極具生活氣息的事物,會減輕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心理壓力,在生活情境中更快地掌握數學知識。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是數學教育的基礎階段,重視小學數學創新教學,利用生活情境實施數學教學,有利于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形象化。只有教學思想得以更新,生活情境得以構建,才能給小學生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