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輝宇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與提高數學應用意識,以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源自生活,而又服務于生活的理念。為此,本文探討了小學數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
一、將生活實際問題滲透于數學知識中
數學教材更多的是現成的經驗,教師在教學中要求學生直接學習這些經驗,然而,學生會感覺到單調與乏味。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務必對教材進行靈活的處理,在教學中滲透實際生活知識。例如,教師在教授“千克和克”這一部分知識的時候,要求學生一味地學習是較為抽象和困難的,而教師借助生活實際中的一些物品進行教學,則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由于學生較熟悉這一系列的生活物品,因此會產生一個想法:這些物品的重量是多少呢?如此一來,學生的學習變得積極和主動,便會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去。教師再借助觀察與掂量的方法,要求學生猜測這些物品的重量是多少。最后,對物品的實際重量進行稱量,以使學生切實體會到千克和克的數學知識,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輕松和簡單。
二、啟發學生通過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在應試教育下,學生能夠熟練地進行列式計算與脫式計算,然而學生卻難以在生活實際中應用數學知識。為了與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相適應,讓學生切實在生活實際中解決數學問題,教師應當啟發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關于生活實際的練習題,從而激發學生思考和探究。例如,教師在教學相遇方面的實際數學問題時,可以組織學生到操場上對同地同向、同時反向、同時相向等一系列的相遇問題進行模擬,以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相遇問題當中的一些習慣用語,從而方便學生應用自身掌握的這一部分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教師要求學生通過模擬實際生活,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教學模式,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更進一步地感受到生活實際與數學知識之間的密切聯系,也清楚了學習數學知識的真正作用,與此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是密切關聯、不可分割的,實際生活是數學知識的來源,而應用數學知識又能有效地解決一系列的實際生活問題。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務必有效地統一實際生活與數學知識,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從而打造高效的數學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王麗華.淺談小學數學課學生交流能力的培養[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