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維國
打造高效課堂,是每一個為師者不懈追求的目標。如何打造,更是時尚的話題,筆者通過教情和學情的分析,秉承新課程標準的理念,進行了初步探試,遂將所獲記錄下來,與同仁共勉。
一、精心備課
1.備教材
精準地把握教材的脈絡,具體到每一節(jié)課在本學段教材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拓寬本節(jié)課內(nèi)容的覆蓋面,以便更好地整合教材;再挖掘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選點突破,注重與生活和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做到學生喜聞樂見,進行興趣引導,必將事半功倍。
2.備學生
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掌握技能來選擇教法和學法。比如,偏遠鄉(xiāng)村的二年級學生好動,自我行為能力較弱,依賴性較強,自控力較差,注意力時間又比較短,對外界事物卻充滿了好奇。凡事預則立。有了充分的準備,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專心上課
1.分段教學,建構新知
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很小,集中注意力時間短的特點,我采取了分段教學法,通過穿插游戲,進行趣味引導實現(xiàn)目標的達成,以最短的時間達到最高的效率,我選了六個學生,通過站隊列(兩列三行),讓學生把站隊的學生數(shù)加起來,再與2×3進行比較。將乘法口訣建立在加法的基礎之上,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巧設習題,落實三清
通過站隊列形式,學生很好地掌握了乘法口訣,避免了死記硬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再通過轉換隊形,進行熟練鞏固,提高了課堂效率,隨之我讓每組學生各拿出了6個玉米粒,進行排兵布陣,同時布置給各組觀察題,看一看列數(shù)與行數(shù)同玉米粒的總數(shù)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進而引出商的求法。
三、用心作業(yè)
至此,我留了這樣的家庭作業(yè),你回家后用玉米粒或火柴棍進行排兵布陣,讓爸爸媽媽來破陣,看看他們能否快速答出總數(shù)和行列數(shù)間的換算關系,并記錄下來,明天上學把你的記錄交給老師看。
當我真正地把課堂交給了學生,看到他們在玩中學到了知識的時候,高興地撫摸著他們的頭:“孩子們,你們太了不起了,都能像諸葛亮一樣排兵布陣了。”他們笑了,我也徜徉在構建高效課堂的欣喜中。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