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存智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重視興趣在智力開發中的作用。興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養起來的,教師注意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優化教育教學、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激發學習興趣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和老師以自己的方式,獲得主觀或者心理上的感受、理智情感的感受。情緒感受決定學生將以什么態度對待教學活動,教學對他們有吸引力還是引起反感;他們這些活動是否有興趣,是否感到適當;是感到生動還是枯燥;是喜歡還是討厭等。情緒感受還決定學生在教學中是注意、集中,有興趣、滿意、積極、精神振奮;還是冷淡消極、散漫、不滿足、壓抑。而教師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情緒,加強教師個人形象就很重要了。教師形象魅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出來。
1.語言。包括口頭、文字語言和形體、動作語言。如果出現在學生面前的教師衣著整潔、氣定神閑、舉止優雅、揮灑自如;不僅板書工整,而且精心設計,一目了然,字跡漂亮,無疑會給學生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2.性情。包括個性和情感。對于學生來說,一個個性鮮明、活潑開朗、朝氣蓬勃、充滿愛心且洋溢著青春活力與生活情趣的教師,使他們感到可親、可敬、可效仿;對于教師來說,在教知識的同時也融入了真情與愛心的付出、情趣與風采的展示。教師成熟的氣質美,寬容而不放縱,自信而不自負,豪放而不粗心,活潑而不輕浮,必然在學生的心靈上產生美妙的光環。
3.習慣。習慣可以是師生間長期相處形成的一種條件發射的默契。當一個教師利用學生心領神會的習慣言行去控制一些局面時,往往比說教更加有效。在相應場合,一個特別的眼神就可以制止學生調皮,一種特別的聲調就可以強調內容的重要,一種專用的口頭禪就可以改變課堂氣氛,而一種不怒而威的習慣性處罰措施也可以制止學生的犯錯,富有經驗的老師往往有意強化一些習慣的配合意識,為教學所用。
4.人格。淵博的知識,頑強的意志,開拓進取的思維方式、謙遜求實的科學態度、一絲不茍的敬業精神、甘為人梯的高尚品德等構成人格的美。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創設情境,要緊密聯系實際生活且有挑戰性。學生喜歡知識淵博的老師,我在講《你今年幾歲了》時,告訴學生:“只要你告訴老師:你的年齡乘以2減5等于幾的結果,我就能馬上說出你的年齡,不信試一試。”然后叫幾個學生說出他們的年齡進行驗證,學生都露出了驚奇的目光,然后我馬上問學生:“想知道老師是怎么算出來的嗎?”一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樣,在《日歷中的方程》《探索多邊形內角和與外角和》時,同樣用此方法,學生在課堂上非常活躍,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2.創設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因為“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上課時老師要提出一些與學習有關的問題,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把學生引入探究—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在講《去括號》時,突破現有教材的例子,設計對比去括號的例子將書中的問題分解成兩個問題。第一,括號前是“+”號時,去括號前后各項的符號怎么樣?第二,括號前“-”時,去括號前后各項的符號怎么樣?這樣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由情境回答出問題,總結出法則。此方法在另外一些課上同樣適用。
總之,教師要創設適當的情境,要利用和創造一切有利的條件,把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調動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覺主動地探索知識,領悟真理,提高數學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課的教學實效,實現教育教學目的。
三、鼓勵積極參與,通過問題解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直接參與教學活動,從中領會的樂趣來激發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時,利用學生的積極參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動手做:請學生自己制作一個三角形,通過折、撕、拼等方法來觀察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是多少?使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對抽象的數學概念、定理等獲得感性認識,進而加工、整理上升為理性認識。
2.動口說:由學生將觀察到的結果進行歸納總結,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給予適當鼓勵,從而使學生對學習提高熱情。
3.動腦想:在學生得到命題的基礎上,請學生思考如何證明。教師給予適當點撥,讓學生在動手做的基礎上尋找突破點。同時,鼓勵學生放開思維盡可能想出不同的方法,體驗成功的喜悅。
當然,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有許多方面,如運用幽默的語言、生動的比喻、數學謎語、名人名言等,這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基本條件。重要的還是要靠教師在課堂上設法創造條件,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教學全過程,使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教師也要努力創造良好數學課堂人際關系,真心誠意地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注意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不斷地注意激發、培養、激勵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體會、鞏固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為教學改革開辟一個新的天地。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