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霞,張高峰
(商洛市柞水縣人民醫院,陜西 商洛 711400)
?
兩種三聯療法對胃潰瘍患者的療效對比分析①
向海霞,張高峰
(商洛市柞水縣人民醫院,陜西 商洛 711400)
摘要:目的:對比不同三聯療法在治療胃潰瘍患者中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3-01~2015-03于本院就診的胃潰瘍患者72例為研究對象。將72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6例。觀察組采用雷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聯療法,對照組則采用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聯療法。治療4周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Hp根除率及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患者中治愈26例,好轉9例,有效率為97.2%;對照組中治愈17例,好轉13例,有效率為82.9%,組間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的Hp根除率分別為94.4%與75.0%,組間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有3例患者(8.3%)出現不良反應,對照組有5例患者(13.9%)出現不良反應。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輕度惡心、腹痛、便秘等,患者主觀可耐受,無需進一步處理。兩組間不良反應發生率相比未見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相比于奧美拉唑,雷貝拉唑起效更加迅速,從而為抗菌藥物提供了更好的藥效發揮環境,能夠更加有效地促進潰瘍愈合及根除幽門螺桿菌,因此臨床療效更加顯著。
關鍵詞:三聯療法;胃潰瘍;療效
胃潰瘍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發病原因包括胃酸過多、胃腸黏膜保護功能減弱以及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其中幽門螺桿菌(Hp)的致病性與胃潰瘍發生間的相關已被公認[1,2]。研究發現,約95%以上的胃潰瘍患者為Hp陽性,在根除Hp后胃潰瘍的復發率可明顯下降[3]。因此在胃潰瘍的臨床治療中根除幽門螺桿菌,才能真正達到治愈目的,減少潰瘍復發[4]。近年來由于抗生素濫用現象嚴重,Hp的耐藥性逐漸增強,其根除成功率逐年下降[5],為此人們不斷尋求新的用藥組合,聯合療法成為目前治療胃潰瘍的普遍用藥方案。本研究通過對比分析兩種三聯療法在治療胃潰瘍中的療效,以為臨床尋找最佳治療方案的提供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01~2015-03于本院就診的胃潰瘍患者72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的尿素酶試驗(RUT)、14C-尿素呼氣試驗及病理檢測均為陽性,確定感染Hp。將72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6例。觀察組中男13例,女23例,年齡17~52歲,平均(36.23±5.14)歲;對照組中男17例,女19例,年齡16~55歲,平均(34.32±4.27)歲。兩組患者在年齡分布、性別構成與病情等方面相比無顯著差異,具可比性(P>0.05)。
1.2方法
兩組分別采用不同的三聯療法。觀察組第1周雷貝拉唑10mg(2次/d),阿莫西林1.0g(2次/d),克拉霉素500mg(2次/d),;對照組將雷貝拉唑10mg改為奧美拉唑20mg(2次/d),其他同觀察組。治療1周后觀察組單獨服用雷貝拉唑10mg(1次/d),對照組單獨服用奧美拉唑20mg(1次/d),連續1周。4周后進行療效評價與對比分析。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6]
(1)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復查胃鏡觀察潰瘍愈合情況:治愈:內鏡下觀察潰瘍轉為疤痕期;好轉:潰瘍灶轉為愈合期或面積縮小不少于50%;無效:潰瘍灶仍為活動期或面積縮小未達50%者。有效率(%)=治愈(%)+好轉(%)。(2)兩組Hp根除率比較 兩組患者均于停藥4周后復查,尿素酶試驗(RUT)及14C-尿素呼氣試驗(14C-UBT)結果均為陰性時視為Hp已根除。(3)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а=0.05。
2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兩組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36,(%)]
2.2兩組Hp根除率比較
兩組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Hp根除率比較[n=36,(%)]
2.3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有3例患者(8.3%)出現不良反應,對照組有5例患者(13.9%)出現不良反應。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輕度惡心、腹痛、便秘等,患者主觀可耐受,無需進一步處理。兩組間不良反應發生率相比未見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分析[n=36,(%)]
3討論
已有大量臨床研究已證實Hp與慢性胃炎、胃潰瘍、胃癌及胃粘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的發生間顯著相關[7]。在臨床治療胃潰瘍的方案制定中,除緩解潰瘍癥狀外,還應達到有效根除Hp的治療目的,以降低胃潰瘍的復發,防止病情反復最終癌變。目前臨床最常用的治療方案三聯療法,即質子泵抑制劑(PPI)、克拉霉素與阿莫西林或甲硝唑的聯合應用,能迅速緩解潰瘍癥狀,促進潰瘍愈合,同時具有良好的根除Hp作用,其效果要顯著優于單一的抗生素治療,被普遍作為治療Hp感染陽性消化性潰瘍的一線方案,多年臨床實踐結果證實效果良好[8,9]。
阿莫西林為半合成廣譜青霉素類藥,口服后藥物分子中的內酰胺基迅速水解生成肽鍵,與菌體內的轉肽酶結合使后者失活,而轉肽酶是菌體合成糖肽從而建造細胞壁的唯一途徑,由此細胞壁合成障礙,細胞迅速成為球形體,發生破裂溶解,或因細胞壁損失水份不斷內滲而脹裂死亡[10]。克拉霉素是紅霉素的衍生物,屬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其藥理機制為通過阻礙細胞核蛋白50S亞基的聯結,抑制蛋白質的合成而起到滅菌作用[11]。奧美拉唑為第一代質子泵抑制藥,能特異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細胞質子泵(H+、K+-ATP酶)所在部位,抑制H+、K+-ATP酶的活性,阻止壁細胞內的H+轉運至胃腔中,減少胃液中胃酸含量,是臨床應用最早的傳統質子泵抑制劑。雷貝拉唑為第三代質子泵抑制藥,抑酸作用快速且持續時間長,能迅速提高胃內pH值,尤其是夜間的抑酸作用顯著優于奧美拉唑[12]。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中治愈26例,好轉9例,有效率為97.2%;對照組中治愈17例,好轉13例,有效率為82.9%,組間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兩組的Hp根除率分別為94.4%與75.0%,組間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與傳統的奧美拉唑相比,雷貝拉唑治愈潰瘍起效更快,療效更佳,同時由于雷貝拉唑起效快,能在短時間內升高胃內pH值,為抗菌藥物提供了理想的作用環境,從而藥效發揮更加充分。此外,觀察組有3例患者(8.3%)出現不良反應,對照組有5例患者(13.9%)出現不良反應,均程度較輕,無需進行處理。兩組間不良反應發生率相比未見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雷貝拉唑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三聯療法為臨床治療胃潰瘍的有效方法,與奧美拉唑相比,雷貝拉唑起效更加迅速,從而為抗菌藥物提供了更好的藥效發揮環境,能夠更加有效地促進潰瘍愈合及根除幽門螺桿菌,療效更佳,因此臨床治療時應優先考慮以雷貝拉唑為主的三聯療法作為藥物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高麗霞,王聚科,燕芳,等. 奧美拉唑三聯療法治療小兒消化性潰瘍的療效觀察[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07:40-41
[2]田春陽. 三聯療法治療100例消化性潰瘍患者的療效探討[J]. 中國民康醫學,2015,5:55-56
[3]張麒法,徐國建. 奧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的療效[J]. 中國現代醫生,2015,04:79-81
[4]聶道鴻,朱陽春,芮菊萍,等. 三聯療法治療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臨床分析[J]. 北方藥學,2014,12:97
[5]楊文君,馮銀瓊,伍剛,等. 奧美拉唑或雷尼替丁三聯療法治療小兒消化性潰瘍療效比較[J]. 現代醫藥衛生,2015,1:109-111
[6]潘慧人,黃深榮,鄒銘斐. 雷貝拉唑三聯療法聯合潰瘍湯治療脾虛濕盛型十二指腸潰瘍療效觀察[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1:53-54,59
[7]李凌青. 雷貝拉唑三聯療法與奧美拉唑三聯療法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效果比較[J]. 工企醫刊,2014,06:1092-1093
[8]丁志成. 奧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聯療法治療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療效評價[J]. 基層醫學論壇,2015,03:408-409
[9]張定娟. 雷貝拉唑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的效果評價[J]. 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11:31-32
[10]章啟峰. 雷貝拉唑三聯療法治療Hp陽性消化性潰瘍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社區醫師,2014,26:31-32
[11]萬秀飛,何小中,陳明貴. 奧美拉唑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所致消化性潰瘍的臨床觀察[J]. 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13:2958-2959
[12]譚愛春. 三聯療法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臨床分析[J]. 現代養生,2014,22:102
(收稿日期:2015-09-20)
中圖分類號:R57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104(2016)01-0111-02
作者簡介:向海霞(1967~)女,陜西商洛人,專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消化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