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老年大學名譽校長 高起植
樂學樂教樂圓夢健身健心建文明
□四川省雅安老年大學名譽校長高起植
雅安老年大學自2011年下半年由市委老干部局主管以來,新班子團結全校師生員工,努力克服困難,改善辦學條件,使辦學質量不斷得以提升。特別是學校經歷了2013年“4.20”強烈地震的嚴峻考驗,在市委市政府的關懷和各方支援下,度過了災后重建的恢復期。今天的雅安老年大學,擁有設施先進的教學綜合大樓、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先后榮獲“四川省A級老年大學”“四川省敬老文明示范崗”等榮譽,成為當?shù)乩夏耆送诵莺蟮牡谝贿x擇。為了使中國老年大學協(xié)會提出的辦學宗旨在當?shù)芈涞厣虐怖夏甏髮W結合自身實際,提出了易記易行的“樂學樂教樂圓夢,健身健心建文明”,簡稱“三樂三健(建)”的目標,并在實踐中取得了明顯成效。
教師針對老年學員的特點編寫教材、認真上課,課后還通過QQ群等不厭其煩地耐心輔導。許多教師與學員成了好朋友,在教學中體現(xiàn)了別樣的人生價值,獲得了為師、交友、心靈滋潤的莫大快樂。學員雖來自四面八方,可都有愿意學習,樂于圓夢的共同特點,他們克服了記憶力和接受能力相對較差等困難,認真學習,積極參加學校、班級組織的各項活動,煥發(fā)青春活力,仿佛越活越年輕。學校最大年齡的學員,87歲的離休干部吉筠秀寫了題為《活到老學到老》的文章抒發(fā)這種感情。還有學員直接以《圓夢》為題,描述學有所獲的快樂,表達對老年大學的熱愛和對黨、對改革開放的感激之情。
為了鼓勵快樂教學,學校試行學籍管理制度,進行了首次專業(yè)測試評級。學員們通過嚴格考評,獲得了學校頒發(fā)的專業(yè)證書,他們高興地說:“證書是我們的一份人生檔案和對家庭親友的一個完美交代”。學校還探索組建專業(yè)學會、購置多媒體教學設施等,盡量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
“三健”中前兩個“健”是健康的“健”,后一個“建”是建設的“建”。首先是健身,老年人都希望健康長壽,到老年大學學習就是要充實生活促進健康。第二個健是要健心,因為健康的一大要素是心理健康。我們提倡老年人要做陽光長者,舉止文明、談吐文雅、善待他人、善待人生。健身和健心相輔相成,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第三個建是建設的建。一方面建文明是老年大學的應有之舉,一方面身體、心理健康的老人大都心胸開闊、與時俱進,樂意為社會、為他人做好事,為文明建設出力。學校因勢利導,引導大家提高對文明建設的認識。學校每學期都進行文明班級評選,創(chuàng)建文明在學校蔚然成風。學校師生積極參加各項公益活動,爭做文明學員,共同為創(chuàng)建文明學校、文明家庭、文明城市出力。健身、健心、建文明始終貫穿于雅安老年大學辦學的整個過程中。
為了認真踐行三樂三健(建),學校創(chuàng)作了校歌《時尚晚年進校園》,倡導陽光新老年的時代風采,展現(xiàn)老年人的精氣神。不但在校內受到師生們的喜愛和傳唱,而且得以在中國老年大學協(xié)會會刊《老年教育》上發(fā)表,在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正式出版的《“美麗中國”全國獲獎新創(chuàng)詞曲精選》上登載。這足以說明我們校歌所承載的陽光老年價值觀以及優(yōu)美的詞曲都受到了充分肯定。有學員寫了《唱起校歌幸福多》的文章說:“唱校歌可以凝聚人心,使人情飛揚志昂揚,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用先進的文化教育人鼓舞人”。
三樂三健(建)的主旨是傳播正能量,作為傳播載體的校刊也得到很高的評價。有領導拿著我們的校刊說:“校刊以《雅苑》為名,用‘老’字第一個字母L為標志的圖案好像鳳凰欲飛,既突出了‘老’字號特點,又表現(xiàn)出當今老年人的精神風貌”。自2012年創(chuàng)刊以來,校刊宣傳黨和國家大政方針,報道校園新風,服務教學管理,內容豐富多彩,成為老年大學的質感名片和可視品牌,受到師生喜愛。有學員含著熱淚感慨地說:“年過半百了,平生第一次發(fā)表文章,是老年大學校刊給了我圓夢的機會!”校刊校歌等搭建起的校園文化平臺,猶如春雨,潤物無聲,于潛移默化中把“三樂三健(建)”種進了教師與學員的心里。
三樂三健(建)展風采,積極傳遞正能量。學員通過課堂學習掌握專業(yè)知識,通過時事政治、中華國學、普法教育提高思想素質,通過開展校園大聯(lián)歡等增進師生友誼,通過社會文化周等活動服務社區(qū)、服務基層。有的學員經過三年學習,考取了太極拳(劍)項目國家級(初級)教練員、裁判員證書;學校推出的舞蹈在省級中老年舞蹈大賽中獲得銀獎。學校在農村設立了教學實踐基地,年年組織學員送文化到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等等。這一切,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不少媒體聚焦老年大學,僅《雅安日報》就在3個月內4次報道了雅安老年大學。■
說話小技巧
大事,清楚地說;
小事,幽默地說;
急事,慢慢地說;
做不到的事別亂說;
傷害人的事不能說;
開心的事看場合說;
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
——徐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