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鴻峰
文脈庚續(xù)寫字育人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石港小學寫字課程建設與發(fā)展掠影
江鴻峰
南通市通州區(qū)石港小學地處千年文化古鎮(zhèn)石港。學校秉承和弘揚古鎮(zhèn)崇學尚讀的傳統(tǒng),堅持三十余年,開展寫字教育活動,打造寫字教育特色。本文從石港小學由初期的寫字興趣小組,到全員性的寫字教學,逐步發(fā)展為“以字育人”的寫字教育,直至整體構架寫字課程的發(fā)展歷程,敘述了石港小學打造寫字課程建設與發(fā)展過程中的有關做法與經(jīng)驗。
寫字課程;建設;發(fā)展
石港,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文化古鎮(zhèn)。先民崇文重學,鐘愛翰墨丹青。發(fā)端于古鎮(zhèn)文正書院的石港小學,從她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與翰墨書香結緣。這是一種歷史的自然傳承,是一種文化生命的延續(xù)。
寫字,書法,對石港小學來說,注定是一種必然。
文脈賡續(xù),新中國成立后,小鎮(zhèn)石港的長街短巷,舞文弄墨者依舊甚眾。傳承家學,自然有著一批批喜愛揮毫潑墨的學童。
20世紀80年代初,土生土長的顧躍進走進石港小學,成為一名美術教師。這個自幼愛好書法的小伙子,在小鎮(zhèn)和校內墨友們的支持下,組建了由十多位學生組成的毛筆書法興趣小組,并擔任指導老師。從此,石港小學的校園里就開始氤氳著翰墨書香。顧老師精心規(guī)劃,分階段布置臨摹、創(chuàng)作任務,并當面點評、示范書寫。寒來暑往,從不間斷。不久,孩子們突飛猛進的書法技藝,靜心凝氣的優(yōu)秀學習品質,令人們欣喜和驚嘆,一時間成為街頭巷尾之美談。家長們競相推薦孩子加入書法興趣小組。
為了滿足家長們的需求,發(fā)展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從八十年代中期起,石港小學就設立低中高三段鉛筆、鋼筆、毛筆書法興趣小組8個,小組員一直保持在300余人。
由此,寫字,書法,走進了石小人的視野,拓展了石小的課程新天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興趣小組的成功嘗試,給石小人開拓課程以信心、勇氣和激情。
乘著省教育廳【90】45號文件的東風,石港小學整體規(guī)劃并強勢推進寫字教學工作。學校掀起教師練實“三字”基本功的熱潮。寫字書法講座、寫字競賽考核、作品交流展示等活動頻繁,有效提升了老師們的書法理論水平、書寫技藝和示范能力。多年的練功,達到了“每個教師都是一本字帖”的目標,培養(yǎng)并打造了一批鐘愛寫字、書法教學的教師的師資隊伍。
學校開設了寫字小課,每天中午練寫20分鐘;設立寫字教學研討節(jié),每學期集中開展為期一周的寫字教學研討活動,集中展示寫字指導課、間架建構課、碑帖欣賞課、布局設計課等。
全體教師的共同參與,為寫字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智慧。學校成立寫字教學實驗領導組,建立寫字段位制,每學期考核一次。日常作業(yè)書寫水平達到“優(yōu)秀”等第、通過相應段級現(xiàn)場書寫考試者,頒發(fā)寫字段位證書。
從2005年起,學生開始參加省考試院舉辦的書法考級。幾年間,學校已有2600多人次參加考級,通過率98.78%,56名學生取得十級證書。
學校還定期舉辦大型戶外寫字展示活動,師生同臺,人人登場,規(guī)模空前,場面壯觀。同時開展班集體寫字競賽。邀請教師、家長、社區(qū)書法愛好者代表,對數(shù)百幅學生作品一一欣賞評判,無記名打分決定獎項。并舉辦隆重的頒獎典禮,頒發(fā)“優(yōu)秀班級獎”“優(yōu)秀輔導獎”“優(yōu)秀個人獎”“優(yōu)秀年級獎”和“優(yōu)秀管理獎”。
盡管還只是“寫字教學”,還未能進行綜合性規(guī)劃與思考,但用現(xiàn)時的課程觀來審視當年石小的寫字教學,她已基本具備了寫字課程的構架雛形。
技,不是基礎教育的終點;以技育人,應該是寫字教學的終極目標。基于一種理念的頓悟與覺醒,1995年,寫字育人成為石小的年度熱詞。
1996至1998年間,石港小學進行新一輪校園規(guī)劃和建設。校園建設中,學生書寫的校牌,高聳醒目的校訓,氣勢恢宏的巨幅行草橫軸,歷代書法大家畫像、作品,學生書法刻石碑林,墨池造型的戲筆池,無不營造出“揮毫散林鵲,研墨驚池魚”的寫字教育意境。孩子們生活其間,耳濡目染,時時處處感受到書法藝術的美,激蕩起對寫字、對書法藝術的親近熱愛之情。
學校開展市級課題“寫字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實驗研究。采用理論思辨、對比實驗、個案觀察與分析等手段,就寫字教育對兒童道德意志、智力發(fā)展、審美能力、健身強體的促進作用等,作了真實的研究與提煉。
提筆即練字,寫字亦教育。那些日子里,所有的學科教師,都分外關注寫字教育行動下兒童的細微變化,全面關注學生思想道德、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關注內在修養(yǎng)的豐實、高雅,關注兒童的“精氣神”,關注他們人性的豐潤厚重、端秀靈動。經(jīng)過提煉,“個個端端正正地寫‘人’,寫出端端正正的人‘字’”成為石小的校風,“寫字啟智,寫字怡情,寫字健體,寫字樹德”成為寫字教育的價值追求。
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浪潮中,石小人對寫字教學教育又有了新的思考,開始了寫字課程的開發(fā)與建設。在《綱要》的引領下,學校對過往的寫字教育舉措進行了整合,創(chuàng)造性地實施了新的“六個一”:
一、一張學字名片
給每位學字的同學量身定制一張小名片,名片上有老師贈予的諸如“小顏真卿”“小趙孟頫”等藝名,并附有一句寫字做人心得的座右銘,以此激勵學生以歷代書家為楷模,以座右銘勉勵自身,從而達到德藝雙馨的育人目的。
二、一套系列教材
根據(jù)國家課程標準,結合省編教材以及學校環(huán)境文化特色資源,編寫了《墨漬點滴》《一筆一劃》《稚墨香苑》《書家軼事》《字里千秋》等5本校本教材,并就如何用好教材,開展研討,擬寫了教材使用指南,使寫字教學有依據(jù)、有內容。
三、一本備課筆記
石港小學的寫字備課筆記是特別的,設有墨香加油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示范練筆、知識拓展等多個欄目,教師備課時,將備校本教材、寫字練功以及提升素養(yǎng)三結合,教師練功與學生書寫同步,并將寫字備課納入教學“六認真”考核,由教導處專人負責。
四、一場寫字比賽
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石小人發(fā)現(xiàn),要重視學生寫字,僅僅依靠學校是單向的,更要得到家長的認同與支持。因此,學校每學期除組織教師、學生的寫字比賽外,還別具一格,組織一場家長寫字比賽,以此吸引家長參與,促使家長與孩子共同寫字。所有參賽作品聘請社區(qū)書法愛好者與老師們共同評選,學校為獲獎的家長舉行隆重的頒獎儀式,為家長頒獎的嘉賓則是他們自己的子女。所有獲獎作品還進行展覽,供所有的家長與孩子共同欣賞。多年來,這一舉措使學校寫字課程逐步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圍。
五、一本結業(yè)證書
每學期結束,學字的同學都能拿到一張?zhí)厥獾慕Y業(yè)證書,證書上共有16個考核項目,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都能夠得到肯定,以此對學生寫字形成了全面的評價,進一步完善了寫字育人的評價體系。
六、一座文正書院
2014年,石港小學異地新建,在建設資金極為緊缺的情況下,學校克服困難,重建“文正書院”一座。新建的書院層層疊進而錯落有致,兼以湖石花木點綴其間,古樸端莊,靈動秀美。書院內設有書法社團活動室、名師工作室、個人書畫展廳、課程資料展覽室與寫字教學活動室等。一處處匠心獨運的奇思妙想,無不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的文化魅力和學校“寫字育人”的教育特色,成為孩子們感受漢字文化、練就寫字真功、怡情養(yǎng)性賞美的墨香之園!
興趣小組,寫字教學,寫字教育,寫字課程。一路走來,35個春秋,穩(wěn)實履痕中,充滿探索的艱辛,充滿智慧的思辨,充滿收獲的喜悅。
寫字,書法,一種技藝,一種藝術,一種文化。跨越百年的石港小學將沐浴著寫字文化的馨香,堅守教育的原初品質,遵循兒童成長的規(guī)律,把“已有的”做到精致、極致,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不斷譜寫學校發(fā)展的文化新篇章!
J292.1
B
1005-6009(2016)25-0044-02
江鴻峰,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石港小學(江蘇通州,226300)校長助理,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