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恒加
以悟為主以練為基悟練結合——淺談小學寫字教學的具體方法
田恒加
以激發興趣為切入口,從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培養學生“悟性”、提高練字效果;抓好教學;建立評講激勵機制等方面規范寫字教學。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興趣和養成隨機習字;形成以寫字教學為龍頭的教學新體系,形成抓師生、課內外、校內外寫字的新格局,形成寫字教學特色。
悟練結合;做法;事半功倍
1.給學生看的機會,培養學生悟性。
看就是指導學生分析字形的過程,分析是在頭腦中把事物分解為各個屬性、部分、方面。分析的目的是綜合,而綜合是在頭腦中把事物的各個屬性、部分、方面結合起來。在寫字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在觀察分析中讓學生捕捉特征,學會思考,發展思維,提高技能。
從筆畫、筆順入手,悟出運筆方法。以橫為例:橫畫略有斜度,筆尖著紙后略頓,向右運行,微帶斜勢,末端稍按。橫有長短之分,組合時有長短、斜勢之變。再如“撇”這一筆畫在“月”“人”“舌”三字中有長短之分,平豎之別,讓學生書空,在具體字中體會運筆方法。
分析字的結構特點,悟出書寫規律。要寫好字必須分析每個字的結構形態,如教“反”字,引導學生觀察分析三撇的形態:第一撇是平撇,第二撇是豎撇,第三畫橫撇的撇是斜撇。除此之外,還采取整體觀察、對比分析的方法。如:教“奪”字時,引導學生與“奇”進行比較。要求學生做到:眼中看清字形結構,心中想著字形結構,腦中呈現字形結構及書寫要點,用筆寫出字來。
2.給學生想的機會,激發學習動機。
寫字是技能性很強的學科,沒有興趣,學生只能被動地學習,不能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更談不上自覺。因此,在學生練寫了相當一部分漢字,獲得了大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綜合思考,不斷掌握寫字規律,自己總結方法。例如,“木”在合體字中作左偏旁與作獨體字的寫法上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要這樣寫?學生從自己的練字中就發現共性,得出結論:“木”字作左偏旁時,其捺畫要寫成點畫,寫成點畫是為了讓右,使右邊左向的筆畫不和它“碰頭”“打架”,這樣字的結構也顯得緊湊。再如,寫“鑫”字時,這字是由三個“金”字組成,但這三個“金”字的寫法不同,上部“金”稍大,下部“金”左小右大,且筆畫也有變化,三部分筆畫緊湊,緊而不擠。學生在實際訓練中逐步找到規律,提高他們對寫字的興趣,同時也提高了思維能力。
1.給學生以練的機會,提高書寫能力。
在寫字活動中給學生提供練習的機會。根據漢字的特點,把漢字分為獨體字、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全包圍結構等類型,教師分析每個字的結構形態,左右結構的字中有左右相向的,如“好”,有左右相背的,如“兆”;上下結構的字中有下托上,如“蓋”,有上壓下,如“熟”,有的上下不相讓,如“類”;從構字部件看,如“口”字在“中”“國”“叮”三字中就有扁方大小幾種不同的變化規律。首先,逐類逐步地進行練習;其次,把漢字的結字原理歸納為五個,即均稱原理、協穩原理、大小原理、讓就原理、神勢原理,用其指導練習;還根據學生的實際寫字能力、寫字基礎、靈性把學生分為鞏固組、提高組、加強組,不同組別不同要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練,讓每個學生練得實在、練得有趣、提高有序。
2.給學生評比機會,培養創新能力。
舉行寫字評比活動,激發他們的好勝心。教師可以利用學習園地、黑板報、優秀作品展評等形式,讓學生參與評比,還讓寫字一般的、較差的學生分別進行競賽,評出優勝者,這種“矮子里拔高子”的做法對寫字差的學生促進很大。
學而有法,教無定勢。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在教學活動中采用“看—想—練—評”的教學模式,極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寫字的主動性和參與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提高了寫字教學的效率。寫字課是寫字訓練的主戰場,我們以“點”帶動“面”,把握五個環節,做到六個結合。
五個環節。(1)講解:明確、具體。(2)示范:規范、明了。(3)練寫:正確、適度。(4)批改:及時、公正。(5)評講:抓住要害。
六個結合。(1)練字與練姿相結合。(2)學生的“讀、看、思、練、評”相結合。(3)練字與實際運用相結合。(4)練字與其他學科教學相結合。(5)練字與育人相結合。(6)課內外相結合。
J292.1
B
1005-6009(2016)56-0062-02
田恒加,江蘇省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第三附屬小學(江蘇連云港,222000)教師,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