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步兵 馬彩虹
基于共同責任的班主任與家長
周步兵1馬彩虹2
班級管理中的家長越位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家長對自身責任不明,糊涂地越位;二是因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缺位,導致的家長越位。作為班主任,一要幫助家長正確定位,合理把握自己的角色;二要確保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不缺位,體現自身的專業素養;三要努力打造班主任與家長的責任聯合體,共同促進學生優質發展。
班主任;班級管理;家長;責任聯合體
編者按: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很多家長的權利意識也開始增強,他們積極加入家委會、積極參加學校活動和班級活動,積極與班主任以及任課教師溝通,這些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也發現,有些家長的熱心程度已經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已經給班主任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這種過度的熱心其實并不利于班級和學生的長遠發展。在你們的班級中,是否存在這樣的家長?你對這樣的現象有什么思考呢?
佐藤學在《教師的挑戰》一書中引用了日本小千谷學校平澤校長的一句話:“教師要認識到教師的責任,家長要認識到家長的責任,那時才能實現教師和家長的聯合。”的確如此,班主任與家長的關系應該是基于共同責任的基礎之上的。筆者以為,家長越位有兩種情況,一是家長對自身責任不明,糊涂地越位;二是因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缺位,導致了家長的越位。當我們探討家長應不應該越位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反問,家長有責任參與班級管理嗎?同時,從另一個角度追問,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到位了嗎?
作為一名高中班主任,筆者曾經遇到過一位學生家長,這個家長本身也是一名小學教師。她對班級事務非常熱心,每天學生放學回家后,都要問一下班級最近發生了什么,班主任是如何處理的。對于班級管理中一些偶發事件的處理,筆者有時會延時處理,因為相信高中生有一定的自我反省和糾錯的能力。可是,每當這位家長了解到班主任沒有及時對當天班級發生的事情進行處理時,筆者就會接到她的電話,她會直接提出她認為合理的處理建議,并要求筆者立即處理。而且,我發現這樣的家長越來越多,他們對班主任的工作給予了過多的關注。筆者感覺有必要對這樣一個家長群體進行溝通和引導。下面,筆者談談自己的幾點認識。
從家長的角度出發,部分家長希望將自己的教育理念滲透進班級管理中,甚至是干預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這其實都是家長的一種本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獲得最佳的發展。而從學校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的角度看,這也反映了當前家校之間溝通的不透明和不順暢,家長對學校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的不信任。這些都強化了家長越位的欲望。但從班級管理工作和學生發展來看,家長越位關鍵在于班主任與家長的真誠溝通。班主任首先應該與家長一起明確各自不同的責任,幫助家長對其在班級管理中的角色進行正確定位。
其實,當我們說“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時候,家長的角色是什么?責任是什么?不可否認,家長也應該是班級管理的主導。如果我們明確了家長的主導角色,我想,對家長越位的解讀會更合理。筆者結合工作實踐中對家長的主導角色進行了解讀,主要分為以下幾個層次:(1)家長是學生創造自我的學習活動的支持者,(2)家長是學生挑戰新知的信賴者,(3)家長是學生成長的責任分擔者,(4)家長是學校活動的積極合作者。如果說前兩個方面側重于家長與學生關系的解讀,后兩點則是管理和責任層面的解讀。從本文的視角看,要特別重視家長在學校活動中的角色,這個角色包括學校一般性管理活動的參與。在佐藤學的書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些案例,如家長根據自身的特長幫助有需要的學生補課、幫助培訓學校樂隊、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家長不僅參與教學、參與管理,甚至家長個人也有收獲。家長對班級管理中的參與不再是一種所謂的“志愿者”角色,而是將協助和參與班級管理當作是義務和責任。所以,問題的關鍵不是家長參與不參與,而是如何界定家長參與的界線。筆者以為一般性的班級管理活動完全可以讓家長參與,這既是家長的責任,也是班級管理的需要,同時也滿足了家長參與管理的需要。但是涉及具體、專業性的班級事務,必須堅持班主任的主導地位,這個需要明確地告訴家長。
如前所述,家長的越位無非是兩種情況:一是家長自身的職責不清導致越位,二是班主任責任缺位情況下的家長越位。在我們的班級日常管理中,的確存在少數班主任管理缺位的情況,如果這時家長恰當的越位,形成事實上的補位,反而促成了“相互補臺、好戲連臺”的局面。不過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也說明我們的班主任工作還不夠專業。因為“專業”的重要特征是“不可替代”,家長管理能夠替代班主任,說明班主任需要提升管理上的專業素養。
班主任是一個專業性非常強的角色。一般說來,班主任的專業素養有以下內容:一是專業學識。含所從事專業的學科教學知識、廣聞博見的社會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及具備達成教學目標的條件性知識,這里最重要的是集中體現教師素養的教學機智。二是專業管理能力。作為班主任要有研究學生的能力,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尋求最優秀的班干部組合,爭取管理效率的最大化的能力;善于組織各類集體活動,溝通家長與社會,形成班級發展的外部合力。三是專業的管理藝術。如善于表揚,用“心”管理等都是班主任必備的素養。四是讓學生喜愛的個人魅力。這里的個人魅力可以是人格魅力、學術魅力,也可以是書法、音樂特長,甚至是帥哥、美女的“明星”效應。當然,這里的專業素養多是后天培養的,需要我們長期堅持和發展。正如烏申斯基所說:“教師個體范例,對于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不能替代的陽光。”我想,我們可以把“教師的個體范例”理解為教師的專業素養。這些專業素養不是一般家長所具備的,唯有如此,我們才真正專業,才不可替代。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家長開始從學校教育的旁觀者變成參與者,家庭教育成為班級管理、學生成長的重要因素。比如實施翻轉課堂就要求學生在家中完成微視頻的觀看,進行知識的接收,然后在課堂完成知識的內化,家庭也成為學生學習的陣地之一;而且翻轉課堂帶來了教育教學時空的分離,班主任與家長必須時時保持溝通,并對家長進行指導;此外,班主任要重視家長與各任課教師的關系,主動構建學生、家長、學校的責任共同體。在這種共同體中,家長成為班主任教學和班級管理的協同者。翻轉課堂使得家長與教師必須合作,家長面對翻轉的難題需要教師的幫助,教師教學的順利進行需要家長在家庭中盡力履行責任。這種建立在學生學習責任上的相互幫助,必然會發展到為了學生更好地發展、為了教學活動更順利進行而展開的對教師、家長、學生之間的個性等方面的深入了解和主體間的磨合協同。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就能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好家長越位這個現象。作為班主任,要支持家長角色的豐富和發展,幫助家長找好自己的位置,打造家長與班主任的責任共同體,共同促進班級生態的良性循環,進而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官,班級管理是世界上最實在的事。科學認識和處理家長與班主任的關系、科學界定家長和班主任的責任作為教育教學永恒的話題,值得我們持續探討。我們的班主任應該用責任聯結家長,在家長與班主任的責任共同體的平臺上促進學生的優質發展。
[1]佐藤學.教師的挑戰[M].鐘啟泉,陳靜靜,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G459
A
1005-6009(2016)58-0057-02
1.周步兵,江蘇省高郵市第二中學(江蘇高郵,225600)教師,高級教師;2.馬彩虹,江蘇省無錫市第一中學(江蘇無錫,214031)副校長,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