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老年大學 李鎮桐
拳啟蒙教學須知
□蘇州市老年大學 李鎮桐
初學太極拳的老年學員,常會跟任課教師提出一些問題。下面筆者擇其要點談談個人淺見。
1.松靜自然:“松”是指精神和形體兩方面放松;“靜”是指思想與情緒安靜。以自然舒適為度,既消除心理緊張,又使中樞神經系統調節功能處于最佳狀態。2.連貫均勻:習練中“起勢”到“收勢”,動作虛實變化或姿勢過渡轉換,都緊密銜接、連貫一氣,無明顯停頓處。演練如行云流水,綿綿不斷。3.圓活合順:“圓活”指動作以腰為軸,通過兩腿虛實轉換和重心移動產生的向心力和離心力,帶動四肢作弧形運動。“合順”指在圓活的基礎上,身體各部分協同做功的運動能力。4.協調完整:不論整個套路,還是單個動作,都要上下相隨,內(意念呼吸)外(軀干四肢動作)相合。身體各部分之間密切配合,互相呼應,一動無有不動,不要上下脫節或此動彼不動,那樣會顯得呆滯和支離破碎。
初學太極拳重要的是學會正確的拳架。總的要求是:1.身型正,步型、步法、手型、手法正確,每個招式都合乎規格。2.圓:四肢動作走弧線,定勢注意虛腋、圓襠。3.輕:出腳邁步、手法動作要輕,分清虛實是做到輕的基礎。拳諺講“一舉動俱要輕靈”,而“輕”是“靈”的先決條件。4.緩:動作不可急躁,要放慢一些,緩是慢加柔和。手腳動作都要緩,上下協調一致。5.勻:速度均勻(發勁除外),勿突快突慢。可將每一式分解成若干個分動作,每個分動作是運行時間相近的“等時運動”。6.穩:平穩、沉穩。上體自然放松,下肢不可軟弱無力。
另外,在做每一個姿勢時,都要注意以下四點。1.起點:要對正方向,才能中正安舒;要換合適的腰,不能別扭著腰走。2.運行:平送腰胯,身體保持正直,如船上的桅桿,垂直前進,要走膝,不能貓腰。3.終點:需“亮相”。4.轉換:向下一個姿勢過渡時,要注意一松并走腰。即始而微動、繼而漸動、隨后顯著運動的“微漸顯”形變運動。當然習練太極拳須注意的地方還有很多,以上幾點是初學者首先要關注的,以便一開始就能養成良好的練拳習慣。總之,太極拳每一動是全身各部位都在動,不是局部肢體的運動;不該用的力,不用,多余的“拙力”要去除;其動作無論怎樣復雜,首先要把自身安排得舒適自然,使上身輕松,下肢著力。
一般來說,學練太極拳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打好形體基礎;第二階段力求完整協調;第三階段則注重內外相合,形神兼備。
1.基礎階段:打太極拳首先要做到姿勢動作正確,符合要求,打好形體基礎。形的基礎是指身型、手型、步型、身法、手法、步法、腿法、眼法等型法符合規格,避免錯誤定型。拳諺云“學拳容易改拳難”,所以從學拳之初就要十分注意型和法的規格要求。體的基礎指體力、素質和基本功的訓練,為技術提高打好物質基礎。該階段要點如下:(1)心靜體松:打拳時精神集中,摒除雜念,內心安靜,全身放松,呼吸自然。(2)身體中正:習練中要保持上體自然正直,腰脊中正,兩肩、兩胯自然放松,不可俯仰歪斜,或聳肩、扭胯。(3)型法準確:對每種型法的規格、要領都要清楚,一招一式力求準確。寧可學得少一點,但一定要正確。(4)柔和舒展:動作既不能緊張生硬,也不能軟縮干癟。應做到動作柔和,姿勢舒展,柔而不軟,展而不硬,剛柔適度。在放松自然的狀態下,輕柔飽滿地展現自身。
2.熟練階段:該階段要求動作協調完整,圓活連貫,和諧流暢,不發生“斷勁”現象。(1)上下相隨:習練時要手、眼、身、步協調配合,周身形成一個整體。初學者往往顧此失彼,出現手腳脫節,四肢與軀干分家的現象。拳是否熟練,首先要體現在運動的協調性、完整性上。(2)運轉圓活:其動作力求圓活,轉接自然,避免直來直往,生硬轉換。為此要特別重視腰和臂的旋轉,以腰為軸帶動四肢,以臂為軸牽引兩手,使手腳動作和軀干連成一體。(3)動作連貫:其動作要前后銜接,不能割裂。前一動作完成即轉下一動作的開始,做到“勢斷勁不斷,勁斷意不斷”。兩個動作間,先由意念和氣勢聯結轉換,再始于地面對足的反作用力,用腿、腰帶動肢體,切忌生硬突然,急起急停。
3.自如階段:該階段重點是意識引導和呼吸調整,力求氣勢流暢,內外相合,形意統一,得心應手。(1)以意導體,分清虛實:習練時自始至終思想專一。初學者思想集中于記憶動作和要領,因此會表現為精力用在手腳上。動作熟練以后,思想會集中于周身協調,精力重點用在腰腿上。技術再提高,思想就會轉入動作的虛實和勁力的剛柔運用方面,表現為精力放在意念引導動作上。“意”是人的一種思維活動。拳諺云“勢勢存心揆用意”,即要用意帶形體,形隨意動。(2)以氣運身,氣力相合:初學時只要求自然呼吸,當吸則吸,當呼則呼,通暢自然,不必受動作的約束。技術提高后,應有意識地引導呼吸與動作配合的“拳勢呼吸”。動作轉實時,呼氣、沉氣,以氣助力;動作轉虛時,吸氣,以利動作轉換。慢慢達到“意到氣到,氣到勁到”的境界。這里的“氣”,并不是指呼吸中的氣,而是指人體內特殊的一種“氣感”。總之,意與形完美結合時,身體會有麻、脹、熱的感覺,最后只剩熱感,會“感覺到四肢百骸蕩然無存,不知我之為身,身之為我,惟意氣在流動。”此時,動作會飽滿自如,充滿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