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東河區東一路小學 許學文
?
淺談小學生的寫作教學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東河區東一路小學 許學文
【摘 要】
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小學階段的寫作教學主要以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引導學生愛上寫作為主要內容。當小學生對寫作真正產生了興趣,便會通過興趣使然,真正愛上寫作;同時,教師通過課堂教學上的引導,使閱讀和寫作有機結合,鼓勵小學生善于觀察生活,從而實現寫作教學的目標,為今后的寫作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真正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本文借鑒相關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提出小學生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關鍵詞】
小學生寫作 寫作現狀 寫作興趣 寫作方法
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引導學生的寫作教學。寫作水平是評價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新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提出:“小學生作文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生命的健康發展,表達的實際需要,個體的自主體驗以及情感的自由宣泄。”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引導學生用心寫作,同時也要鼓勵小學生在課余時間多閱讀,多練筆,真正愛上寫作,為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人結合小學生寫作教學的現狀以及積累的教學經驗,提出幾點引導學生愛上寫作的建議和策略,以期與教育同仁共同探討、交流,為小學生的寫作能力的養成推波助瀾。
小學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但是在小學階段,許多學生卻對寫作有著相當大的抵觸情緒。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學生由于年齡特點導致其生活閱歷和生活經驗有限,同時在目前這樣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背景下,小學生的注意力往往被五花八門的事物所吸引,而不能真正留心身邊的生活,對事物或人物的觀察也不夠深入和主動,課余時間更多地被一些電子產品所占用,變成所謂的“低頭族”而導致現實生活中“不善言辭”,等等。這些導致了一部分小學生對寫作沒有更多的興趣可言,而且寫作素材應來源于生活,沒有深入、認真地觀察生活,小學生的作文如何能做到“言之有物”呢?
因此,小學生的寫作教學現狀要求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盡快通過實際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小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從而提升他們的寫作水平和能力。
針對小學生寫作教學現狀和問題,提出以下改進小學生寫作教學的策略,拋磚引玉。
(一)引導學生善于觀察,表達真情實感
寫作要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而能夠抓取到生活中的素材是抒發真情實感的前提。在教學實踐中,筆者認為,寫作教學有效實施的前提是要引導學生能夠用心觀察生活。例如,根據具體的作文題目,幫助學生確定觀察的對象等,教師可以通過有意設置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在觀察中尋找答案,從而刺激他們對問題背后的原因進行思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及時把思考的感想記錄下來……久而久之,學生能夠在不知不覺中逐漸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從而積累大量的充滿真情實感的寫作素材。這樣做能夠使小學生逐漸樹立寫作的信息,自然而然地“言之有物”。
(二)根據小學生思維發展特征實施具體的訓練
低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特點決定了他們處于具象思維階段,且想象空間大。因此,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年齡發展階段的特點,以創造型的童話、寓言等作為寫作教學的載體,引導和培養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主動表達心中的情感。
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高年級的小學生思維方式逐漸由具象向抽象過渡,教師應根據不同年齡的特點采取不同的訓練方法,引導小學生從豐富多樣的感性表象中能夠主動“篩選”出典型的表象,逐漸培養他們的條理性、精確性以及邏輯性等等。
(三)拓寬寫作教學的思路,采取新穎的教學方法
1.個性化寫作教學
寫作是一個創作的過程,因此寫作的內容應具有創造性和獨特性。小學生處于想象力十分豐富的年齡階段,教師有責任保護他們的創造力,保護他們想象的天性。而通過寫作教學,能夠使小學生個性化的一面得以展現,使他們不再“千篇一律”,成為灌輸式教學下的“復制品”。
《國際教育百科全書》中對個性化教學的描述為:“一種以個體而非群體為基礎的教學形式,與諸如演講或小組教學等以群體為基礎的教學方法相比,在學習步子和學習時間方面,幾乎一切個性化教學都允許學生有更大的靈活性,教學適應學生個人需要的程度隨著采用特殊的方法而變化。”個性化寫作教學,就是要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獨特的理解和感知,鼓勵學生開闊發散思維,靈活地表達自己內心世界和真實的觀點,從而培養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最終使學生感情真摯,能夠通過寫作吐露真情實感。
2.趣味寫作教學法
寫作教學,更多是在于平時的積累。而在平時積累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興趣,讓他們興趣使然地全身心投入到寫作素材的積累中,這樣往往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去觀察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在觀察的過程中,激發和培養小學生更多、更廣泛的興趣。同時,教師在寫評語時,應積極對學生進行有趣的和有個性的評價,使小學生能夠通過寫作體驗成功,從而激發他們學習寫作的熱情和動力。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作文教學既要培養學生用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通過上述寫作教學的策略和方法,訓練學生主動積累寫作素材,拓寬自己的視野,在現實生活中,學會觀察生活細節等等,使學生真正有話想說,真正能夠用心感受生活,從而愛上寫作、愛上表達,寫出文情并茂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