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龍(青海省有色地質礦產勘查局地質礦產勘查院青海西寧810000)
固體礦產地質勘查的工作要點分析
■李建龍
(青海省有色地質礦產勘查局地質礦產勘查院青海西寧810000)
固體礦產地質勘查工作是建礦采礦的前提,在整個采取礦石的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固體礦產的地質勘查主要包括普查和勘查兩項重要內容,包括對客觀的地質體和礦產資源進行調查和分析,但是由于地質資源的潛藏性和礦產資源的賦存性決定了勘察工作的成功率一般較低,固體礦產深埋在地下,其質量直接受到復雜多變的地質環境的影響,因此導致固體礦產的地質勘查工作成為一項艱苦且具有較大風險的工作。
固體礦產地質勘查分析研究工作要點
地質勘查工作是勘探礦產資源的重要手段,具有高風險性和低成功率的特點。所以在進行勘查時需要嚴格遵守勘察工作的有關規章制度。隨著我國經濟技術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近年來,我國的礦產資源地質勘查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革新發展。地質勘查工作是指對客觀地質體和礦產資源進行研究與調查的過程。當今社會,存在著大量的礦產資源浪費和過度開采的問題,基于這一現象,只有在進行礦產資源合理開發的基礎上,才能實現將將礦產資源項目有效的轉化為良好經濟效益得最終目的。本文主要對固體礦產資源地質勘查的工作要點展開討論和分析,以期為類似的勘查工作提供理論依據。
我國礦產資源的成礦和分布等方面的特征都是由我國的地質構造特征和地質的演化發展直接決定的,區域內的成礦特征是中國大陸經過了幾十億年的地質成礦作用所形成的。
中國大陸的地質構造復雜程度在全球范圍內都比較罕見,由于各種各樣的地質構造運動和地球的物理化學運動形成了多個礦區和多種礦產以及礦床類型,這一特征充分的體現出了地質成礦作用的復雜性和多樣性[1]。我國的區域地質成礦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成礦時代齊全,成礦的區域具有多樣性;第二,古陸邊緣礦床比較集中。古大陸邊緣構造地在中國地區發育時間較長,為地質成礦作用提供了多種便利因素;第三,中國大陸受到印度板塊、西太平洋板塊、西伯利亞板塊之間的相互作用影響,經歷了長期的,復雜的地質演變過程;第四,我國的花崗巖類礦產的規模和數量均較大。
地質勘查不是一個簡單的專業名詞,而固體礦產的地質勘查包括了廣泛的勘查工作例如,水文地質勘查、工程地質勘查、環境地質勘查、地質調查等類型。每一種勘查工作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效益。并且各種勘察工作的勘查目的、投資性質、工作范圍的大小以及勘查方法等方面有著很大的區別。文章此處固體礦產的地質勘查為研究對象,地質勘查屬于基礎性和公益性的地質工作,是其它礦產勘查工作的基礎。
2.1礦產地質勘查的技術和方法
礦產地質勘查的概念是根據成礦理論尋找和發現具有開采價值的經濟礦床為目,利用各種地質勘查方法、地質勘查手段來認識地質規律,揭露地質現象,礦產地質勘查過程中主要利用的技術方法和手段有地球物理法、地球化學法,探礦工程法,遙感遙測法等,通過各種方法的單獨使用或者聯合使用來揭露地質現象,認識地質規律,找到有經濟價值的礦床,具體的技術方法如下所述。
2.2地質測量法
地質測量又叫做地質填圖,此方法是根據野外的地質觀察和研究,把區域內各種地質現象用一定的符號或者顏色在一定比例尺的平面圖或者剖面圖上表示出來,地質測量是最基礎的地質勘查工作。通過地質測量工作可以了解目標區域的地質構造、巖層地層、目標區域的成礦特性,為其他的地質工作打下基礎,提供基礎資料。
2.3地球物理測量法
地球物理測量是對研究區域的電、磁、波、重力等物理現象的測量,了解它們的物理量的強度和分布的特點,結合專業的地質學和礦床學理論進行找礦工作的指導。地球化學測量法通過比較系統的樣品采集并且進行樣品的分析工作,根據成礦元素在地殼中的分布規律,并且結合專業知識用以指導找礦[2]。
2.4找礦標志
找礦標志是指示礦產可能存在的一切現象和線索的統稱,是找礦的重要信息,可以直接或間接的幫我們找到礦床或者礦體。
在野外進行普查找礦的時候,地面上有時會直接或者間接的體現出現可能存在礦產的標志,例如,由于出現礦化作用會引起區域周圍的巖石的成分和性質產生一系列的變化,再者出現由于礦床風化破壞后導致的礦石碎塊等,常常表示該區域附近可能存在某種礦床。
如前所述,地質調查是其他地質勘察的基礎,礦產勘查與找礦工作均是建立在地質調查的基礎之上。礦產地質勘查可以根據勘查工作程度劃分為預查、普查、詳查以及勘查四個階段。
3.1預查
預查是依據區域的地質和其他一些研究結果,利用初步的野外觀測和少量的工程驗證結果,從而預測可供普查的礦化潛力比較大的面積區域[3]。當有足夠的依據時可以估算潛在的資源量。
3.2普查
普查是指在預查結果所確定的潛在礦化區域內進行大致成礦地質背景的普查分析,并且圈找出成礦的遠景階段,普查工作還要求對該區域是否存在具有進一步開展勘查工作價值的礦床和礦體進行分析調查,以此為之后的詳查工作提供相關的依據。
3.3詳查和勘察
詳查和勘察是指對有經濟價值的礦區開展的詳細調查工作,詳查的成果可以作為礦山總體規劃的依據并且為具有工業價值的礦床進行進一步的勘查工作和為礦山建設確定必要的資料依據[4]。
3.4四個工作階段的區別和聯系
地質勘查四個階段的共同點在于每一個階段所用的技術方法大致相同,并且每一個階段都需要通過本階段的工作對區域固體礦產的礦床和礦體特征以及開采技術條件進行測量和了解,四個階段的區別在于勘察工程布置的疏密程度和研究程度不同。
固體礦產地質勘查的每個階段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作用,不同階段的工作目的和工作量也存在差異,并且每一個階段勘查依據的地質資料和其詳細程度不同,另一方面,隨著地質勘查工作的進行和不斷深入,綜合地質勘查前期基礎工作的鋪墊,工作人員對該地區礦床的成礦規律以及分布等礦體特征的掌握程度逐漸上升,因此每個階段的勘察工作對整體的固體礦產勘察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李桂東.礦產地質勘查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J].科技與企業,2013(02).
[2]王忠彬.當前礦產地質勘查技術方法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02).
[3]費斌斌,張立成.淺析礦產地質勘查技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04).
[4]胡冰,李小勇,肖長產.深度探討當前礦產地質勘查技術方法[J].科技資訊,2013 (14).
P62[文獻碼]B
1000-405X(2016)-1-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