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再庚
【摘 要】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新課程理念的提出,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通過系統化的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自己的學習主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先分析了初中作文系統性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接著提出了初中作文系統性教學策略,以便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新課程 初中作文 系統性教學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初中作文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是在教育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采用系統性的教學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在學習作文中的效果。通過系統化的作文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寫作過程中,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初中作文系統性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態度隨意,有待系統的訓練。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缺乏統一的教學方法,也缺乏一定的訓練機制。現在作文教育教學中的訓練點在課文中一般都找不到,這就使得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找不到依據進行教育教學,教師在教學中出現態度隨意的現象也不足為怪。初中作文在考試中會占有很大比例,但是學生的作文水平在一定時間內很難提高,這就是使得教師在作文部分的教學成為一大難題。為此,在語文作文教學中很多教師比較重視閱讀的教學但是作文教學相對比較忽略,教師在作文教學中也形成了隨意的態度,要對作文進行教學成為比較龐大的工程,在作文教學中要根據作文的教學規律進行教學,從而做好作文方面的訓練。
2.教學過程有待靈活化。在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學的主體還是教師,從作文題目的布置到教師對作文的指導、范文、例文的選擇等,再到教師對作文的批改等,在整個過程中教師一直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一直是教師一個人在忙碌,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教師的知識,按照教師的指導去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不能取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消耗了很多的時間,但是成果卻不是那么理想,久而久之,教師也會對作文教學失去一定的信心,學生對作文學習不感興趣,一直是處于比較被動的地位,也不能夠主動的表達自己內心的需求,在學習過程中就有一定的畏懼心理。對于教師布置的一些作文題目,學生可能一點想法都沒有,即使能夠勉強寫出來一些內容,也不會寫出其中的真實情感,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師在作文的教學模式比較呆板,不能很好的調動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也就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3.教學理念有待更新。在初中作文教學中最好能夠將寫作中的真實情感表達出來,能夠寫自己對自然、社會以及自己經歷事情的真實感受,在作文寫作中盡量將自己的真實情感表達出來。在作文教學中要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看到作文題目之后有話說,并且樂于寫作。但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大多數學生不知道寫什么,怎么寫,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往往也只是注重學生的作文成績,一味的強調學生在語言上的運用,不能很好的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有的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比較喜歡文字方面的操作,但是這樣的寫作方式不能很好的表達學生的情感,也就不能寫出理想的作文,學生的思維能力不能得到提升,作文水平也就不能有所提高。這樣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在寫作過程中摻雜了功利的部分,也就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初中作文系統性教學策略
1.具有針對性的指導。在初中作文教學中要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出有針對性的指導,教師要指導學生在作文教學中如何能夠從生活中尋找寫作的素材,以此來構思自己的寫作思路。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在寫作中的可能存在的實際困難,指導學生對寫作有明確的寫作思路,從而能夠更好的調節學生的寫作過程。在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靈活的應用多種教學方法,對學生在寫作前的指導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教師在作文教學重要能夠根據作文的主題指導學生進行審題、選材等。要豐富學生素材的積累,以便學生在寫作時具有豐富的資源可以利用,從而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2.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在初中作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是學生在長時間的寫作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改變的。為此,這就需要教師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能夠了解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學生的知識基礎,這就對語文教師的教學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在初中作文教學中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基礎進行教學,以便讓學生都能夠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一定的發展,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此外,教師除了要利用課堂時間進行教學之外,還要充分利用課外時間進行教學,現實生活也是學生進行語文知識補充的好時機,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習的知識,通過對生活素材的積累,為學生的寫作提供豐富的源泉。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參加各種課外活動,通過活動來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通過交流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從而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此外,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通過課外讀物以及隨筆等讓學生學習學習相應的知識。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安排好作文的訓練點,要能夠結合學生實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3.作文批改方式多樣化。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批改就是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批閱、修正的過程,很多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認為對作文的批改對學生作文的提升沒有效果,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做的是要為學生樹立作文目標,通過作文的寫作目標以此引導學會進行作文的審題、構思等。對學生的作文進行審閱,了解學生在作文的寫作情況。此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之間對作文進行批改,通過學生之間對作文的修改,不斷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學生之間通過討論、交流,思維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激發,調動了學生在修改作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總之,在初中作文教學中要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出有針對性的指導,教師在初中作文教學中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通過多種批改方式以此來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
【參考文獻】
【1】林惠.新課改背景下作文教學的創新【J】.文學教育(下),2016(08)
【2】周賢.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創新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