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國文
小病煩惱亂投醫,專家說法各不一。東奔西跑無結果,難道死后求上帝?
俗話說得好,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這話不假,39歲我的牙開始鬧病,飽嘗了鉆牙、堵牙、修復的無奈和苦痛。那時的水平和材料質量又不好,往往治一顆,沒到半年就得拔掉,到了52歲,拔的只剩下17顆好牙。為了逃避以后漫長的不斷受罪,下決心,向大夫苦苦哀求,總算得到同意,熬過一顆顆拔掉的過程,恢復了半年,終于盼到鑲了全口的義牙。但,牙床不停的萎縮變型讓我先后在市牙病防治所換了三口義牙,最后這口是2013年換的,我已68歲,本想它可伴我走完人生。
去年,我70歲,一次吃飯,就覺咔嚓一聲,上半口義牙斷裂,伴我一生的希望破滅。這次下決心,鑲一口堅固的,一勞永逸。
鑲這第四口牙時,為了就醫方便,就近選擇了一家私人牙診所。在牙醫的建議下,商定鑲一口鈷鉻合金支架塑鋼義牙,接下來就是:咬牙印兒,咬蠟膜,成型定制,試戴磨合。經幾次調整,可算適合了。但鑲后排異時間太長,以往三五天就過去了,這次半個多月還流口水。我開始懷疑這家診所的技術和材料了 。
最后決定,再去市牙病防治所鑲第五口義牙。到那里又經歷了一次鑲牙的全過程,可最后還是口水不止。我意識到是病了。現象是:睡覺了不流,思想集中時不流,可一閑下來就吞咽不止,特別不好受,決定得尋醫問診了。
先去了市第一醫院,在導診指導下,掛了神經內科。接待我的是一位精明干練五十歲左右的男大夫,聽完我口述,面現嚴肅,讓我正面端坐,他用兩手托正我下額,認真看看說:這年齡,可能是急性腦梗。說完,在鍵盤敲打一會兒,正色道:我已下了住院通知單,馬上辦理住院!快去!
我出了診室,心想:都一個多月了,若是,早就癱瘓了。我失望地出了醫院。
口水不斷,怎么辦?還是換個醫院吧,又去了醫大一院掛了口腔外科。門診正在裝修,到處挺亂,外地就診的也多,病情也重,都是多人陪著,很長時間才輪到我 。專家大夫讓我張開口,看了看說:沒什么大病,只是霉菌感染,用小蘇打水每天漱漱口就行了。這是專家說的,心里一亮,馬上去藥房窗口交錢取藥。可人家說:大夫還沒下單。我馬上回專家那要單,他說:我總不能給你開面啟子吧!你就去外面買點小蘇打就行了。我追問一句:濃度呢?回答:沒什么嚴格要求。就這樣,高興的回了家,買了小蘇打調好水,每天漱口五次,可十多天過去了,還沒見好轉,又犯了愁。
一轉念,還是去市一院看看口腔外科吧。一天下午,在掛號處掛了號 ,進診室一看,心頭一喜,屋里沒患者,這下可有時間好好說說了。桌子對面坐著一老一少兩個女大夫,兩人正忙著看手機。老的瞄我一眼問:怎么了?我馬上一口氣兒的描述。兩人也沒讓我坐下,老的眼睛離開了手機,望著我說:像你這年齡都是來看口干的,口水多是好事兒。我馬上分辨口水多的苦惱。她馬上說:哎呀呀,你快別說了,說得我也流口水了,這叫條件反射!快出去吧!是好事兒,不用治。沒辦法,正轉身往外走,她又叫住我:你得把掛號單留下。我只好走回去放下,那個年輕的一直忙著看手機,沒看我一眼,就這樣,又白跑一趟。
怎么辦?口水還是流,忽然想起市牙病防治所一個大夫的話:建議你去條件好、設備全的醫大二院看看,有可能給你做一次唾液病理分析,可找出病因。
就這樣,又去了醫大二院,掛了號,大夫讓我張開嘴,看看說:內表光滑無痕,沒什么癥狀。我再次申辯自己的苦惱,他笑笑說:這只能靠自身自調自復了。又是失望而歸。
老伴兒建議,住院肯定能引起重視,干脆,住院做一次全面的體檢,我覺得很有道理。就這樣,住進了市第一醫院神經內科,按我們的要求,進行了全身檢查,僅頭部,就做了四項核磁共振,接下的是大生化、CT……大夫認真地看了那些片子、報告單,最后說:你這年齡,一切指標都不錯,就是有些老年人的一般常見問題,沒什么事兒,給你點兒通絡化淤的常規藥,若沒什么情況,一個星期就出院了。
就這樣,一個星期出院時,大夫說:你不是口水多,是唾液分泌過盛,不屬于神經內科病。
又是無果而回,口水照樣在流。
這真是:
為醫小病住進院,
核磁CT都查遍。
大夫輕輕一句話,
樓上樓下都白轉。
真不甘心,等天暖和一些,去北京、上海……
小病也應有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