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越 初鳳榮
摘 要:本文分析了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詳細闡述了我國中小企業存在融資障礙的原因,并提出了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障礙的對策。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障礙;對策
中小企業無論在經濟發達國家,還是在經濟發展中國家,都啟到了促進經濟發展和穩定社會的重要作用。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的快慢一直是中央高度關注的問題。近幾年由于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中小企業由于規模、資金有限,使其進一步發展遇到了“瓶頸”。
一、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
1.融資渠道有限,融資成本高
由于中小企業投資規模小,內部管理不夠完善,抵御風險能力弱等原因,很難進入到證券、債券等資本市場進行直接融資,轉而只能向銀行貸款和民間借貸等進行間接融資。間接融資具有金額小、周期短、財務費用高等特點,這樣大大增加了中小企業資金存量的緊迫性,直接影響了中小企業的生產和銷售,使企業陷入困境。
2.自有資金缺口巨大
企業要想發展、壯大,離開不開資金的支持,我國中小企業多數職工人數有限,生產能力低,往往為了占領市場,采用賒銷、打折等優惠手段吸引客戶,這樣更造成企業資金回籠慢,僅依靠自身積累的內源資金,極大地限制了中小企業的發展。
3.獲得信貸支持少
我國中小企業多數存在信用等級低,缺少能夠抵押的資產,賬表虛假,產品技術落后,缺少市場競爭力等問題,造成商業銀行不愿意給中小企業放貸,即使放貸也多是短期貸款,長期貸款一般不會為中小企業提供。
二、我國中小企業存在融資障礙的原因
1.中小企業自身問題
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資本規模較小,生產技術和設備裝備水平相對較低,創新能力不強,產品單一且科技含量不高,行業競爭能力差等因素,使其受市場環境變化影響較大,抵御外部風險能力有限,經營風險加大,嚴重影響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多數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者綜合素質不高,經常秉承“小富即安”的經營理念,缺乏企業長期規劃,積極追求即得利益,短期經營行為嚴重,在企業重大經營決策上還存在一人獨大拍腦袋決定的情況。同時,企業的內控制度和財務制度的不健全與不完善,造成內部管理混亂,債權債務產權不清,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可信性不高,還具有較高的稅務風險,這都給正確評估中小企業資產帶來困難,進而從客觀上給企業融資帶來難度。同時,中小企業還存在為應付監督部門檢查或金融機構信貸部門評估,設暗賬或多套賬,這為提供準確會計資料帶來困難,金融機構既無法識別資料的準確性,也無法摸清企業的真實資產,增加了其貸款的風險。此外,個別中小企業還存在空殼經營,虛假合同貸款、惡意抽逃資金、欠款拖欠不還以及懸空銀行債權等虛假惡意行為,造成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大量流失或不良,嚴重影響了中小企業整體信用水平。
2.銀行金融機構方面
在目前我國的金融體系中,在以四大商業銀行為主的基礎上,多數仍屬于國有或國家控股,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金融機構嚴重不足。雖然,我國的中小商業銀行已遍布城鎮鄉村,但沒有得到政策性融資權限,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還存在問題,就更無法承受高風險而給中小企業提供信用貸款。國有大中型銀行受國家對逾期、呆賬等不良貸款追責制的影響,不愿或謹慎地給中小企業放款,避免出現大量壞賬損失,降低被追責和經營的風險。大多數銀行在信貸方面,會優先選擇國有大中型企業以及效益好的“三資”企業,在信用貸款充足的前提下,最后才會輪到中小企業,即便是中小企業也只選擇規模大和信用好的企業。同時,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信用貸款的門檻設定較高、審批手續繁瑣和較高貸款利率,這會造成中小企業在貸款審批過程中,因環節多、周期長,貸款資金不能及時到位,導致企業錯過最佳的投資和經營時機,這樣既增加了企業自身的資金成本,也加大了銀行的貸款風險。部分中小企業有時也會開發高新項目和生產市場前景廣闊的高端產品,能夠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由于銀行自身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市場評估能力有限,對企業發展前景的認識和評估不夠,造成無法為其提供信貸服務,使得中小企業只能進行高利率的民間借貸,導致企業利潤降低,發展和壯大的步伐變慢,同時銀行也錯失了較好的盈利機會。
3.政府社會方面
目前我國人們的理財意識還受傳統觀念的束縛,當中小企業在向社會融資時,往往會因其沒有國企背景,利益目標的實現無保障,擔心投資風險大而不愿意投資。在資本市場上,中小企業受自身規模限制,無法達到上市公司要求而不能進行股票融資,債券融資的方式也因難度大而不易實現,想融資通常只能向金融機構進行信用貸款。但我國信用體系的不健全、企業信用評價制度的不完善,同時缺乏具有合法資質的第三方擔保服務機構,這都給中小企業向銀行進行信用貸款時,無法提供有效的信用擔保和抵押品,造成企業得不到銀行的信貸服務。長期以來,政府部門對中小企業發展的扶持力度不夠,國有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依然享受著國家給予的較大扶持政策,盡管這些年國家也出臺了一些對中小企業的優惠政策且力度較大,但實質變化不大,企業融資困難的局面仍沒有得到有效改善。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關鍵因素是在于缺乏一個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信用體系的缺失會導致企業與銀行的信息不對稱,帶來信貸行為的風險增大,從而增加企業融資成本的同時,也增加了銀行的授信成本。我國在法律體系建設中缺少基礎性指導中小企業融資的法律法規,即使擁有部分的法律條款,也存在具體操作說明不夠,相應的鼓勵、優惠和救濟措施缺乏等問題,加快法律法規的建設步伐,完善相關規定,使其充分發揮作用,讓中小企業企業融資有法可依,依法執行。
三、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障礙的對策
1.加大中小企業自身建設
(1)規范中小企業管理制度,提高信息可信度
相比大型企業而言,中小企業之所以面臨著融資難的問題,有相當大的原因在于企業自身信息不透明。銀行貸款考慮的因素之一就是企業信息的真實與否,而中小企業管理制度建立的是否規范合理直接影響到企業信息的真實性。企業制度不規范,管理水平不高,會導致企業提供的信息失真,而銀行面對失真的信息,也勢必造成對企業的不信任,使其融資審核嚴格,企業融資更加困難,最終受到損害的還是中小企業自身利益。因此,中小企業必須提高經營者的素質,強化規范管理,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2)健全財務管理制度
企業經營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財務管理,而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就是資金管理??茖W合理的融資結構是中小企業持續保持融資能力的重要保障。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是提升中小企業融資能力的前提。規范的財務管理能夠對企業生產經營全流程進行合理的預算控制,降低企業經營風險,科學合理地核算企業各項收入、費用及利潤, 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準確,進而提升企業信用等級,提高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
(3)提高中小企業信用意識
中小企業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信用意識,全面樹立誠實守信的社會形象,良好的企業信用保證企業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計信息,確保資產質押擔保的有效性,降低銀行信用貸款的風險,提高貸款的可能性。中小企業誠實守信經營的同時,還要提高風險意識,逐步建立企業預警機制,全面防范可能出現的信用風險,嚴格守法經營,按章辦事,杜絕在金融信用借貸業務上出現鉆空子的思想和行為,保持誠信經營意識,減少信用危機。
(4)提高經營水平,加強內部融資
中小企業要想解決融資問題,就要提高自身資金積累意識,高度重視企業自身的資本積累,認識到僅利用外源融資很難使企業發展壯大。要不斷加強內部融資能力,積極利用企業自身的資本積累、儲蓄以及閑置可周轉資金進行內部融資,逐步提高內部融資占比,這樣可以大大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加快企業發展步伐。目前,我國也在積極為中小企業經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借此時機,中小企業要不斷深化改革,提高產品質量,強化服務意識,規范經營正當競爭,對比大企業查找差距,不斷改善和提高自身經營管理水平,使企業的產權明晰,管理更加規范有序。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小企業要始終保持創新管理,加大創新力度,積極開創“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有利局面,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延長企業的生命力。
2.金融機構的自我完善
不斷完善金融機構的管理制度,加快商業銀行的改革進程,促進金融機構的自我完善。第一,商業銀行要不斷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跟緊時代步伐,及時轉變傳統觀念,清楚認識中小企業貸款的重要性。市場經濟活動中的中小企業數量眾多,經營項目靈活,資金周轉快,這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分散了貸款風險,降低了銀行經營風險。金融機構應充分了解中小企業的融資述求,合理配置金融資本,把中小企業信貸服務作為新的利潤增長點和渠道來源。第二,銀行金融機構內部建立專為中小企業信貸服務的部門和管理制度,搭建同中小企業密切聯系的橋梁,在保證信貸服務質量和效率的同時,建立健全融資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提高中小企業貸款比例,切實解決融資難的問題。第三,大膽嘗試股權改革,不斷開發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共同建立和發展不同形式的激勵方式。
3.完善政府部門管理,社會各領域共同推進
要真正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度,拓寬融資渠道,政府就必須推出相配套和適用的優惠扶持政策,給予財政和技術上的大力支持,全面提升中小企業發展水平。中小企業管理局作為政府的管理工作機構,要不斷發揮其管理監控職能,避免企業出現管理職能不清,構建上下統一、全面覆蓋的管理體制,同時利用網絡化技術實現對中小企業的指導與管理,及時落實國家有關優惠政策。不斷開發社會各領域的融資渠道,科學合理地建立健全中小企業融資制度,促使民間融資的合法化和規范化,通過政府監管,進一步提高社會融資渠道的利用率,避免出現債務風險。我國要盡快建立完善的企業信用體系,全面系統地為開展企業信用評級,并用法律保證信用數據的合法性,實現企業信用信息的互通與共享,同時,加強政府監管力度,不斷推動銀行與企業的合作,真正達到企業和社會的共同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任學照.淺析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及改善措施[J].科技創業月刊,2014.09.
[2]方洪蓮.淺析中小企業融資問題與對策[J].企業導報,2015.(15).
[3]陽志娟.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與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
[4]王琴.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財稅金融,2015.12(36).
作者簡介:趙越,佳木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