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迪
摘 要:本文重點分析了現代工會、企業文化、職工文化的基本概念、探討了三者之間的關系,從承擔功能、實現交集、最終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工會組織在企業、職工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和意義。
關鍵詞:工會;企業文化;職工文化
工會組織是企事業單位職工基層文化活動的組織者,是現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倡導力量,在企事業單位中,工會組織是職工訴求的表達者,可以構建更加和諧的單位與職工之間的勞資關系,不斷提升職工工作滿意度,提高工作積極性,不斷投入更多的工作精力,實現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
一、概念分析
工會是協調職工與企事業單位之間勞資關系的一個重要組織,國內的工會組織更多的職責是優化企事業單位的文體活動,不斷構建更加和諧的單位與職工的勞資關系。通過這些文體活動,企事業單位職工的工作懈怠得到宣泄,工作積極性得到提升,單位的主人翁意識得到增強,自我維權的思想得到深化。在國有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中,工會組織更是黨組織開展基層思政教育的重要平臺和手段,不斷提升職工群眾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的思想。
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層倡導構建的一種文化形式,這種文化是企業發展的推動力,也是一個企業發展壯大,拓展創新的精神靈魂,其中包含者企業開拓者不斷壯大企業的一些精神力量,這種力量來自于整個企業發展最初的艱苦樸素的精神。隨著企業的發展,這種企業文化更多貫徹的是一種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貫徹的管理制度,企業規范,這些宣揚的東西都是有利于企業有序管理,有利于企業與職工和諧關系構建主要手段。
職工文化是企事業單位職工自我娛樂的一種方式,更是現代大眾娛樂文化的一種集中體現,主要體現職工精神追求,健康向上的職工文化氛圍營造可以實現職工消極思想的消除,增加其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
二、工會、企業文化、職工文化三者之間的關系
首先,企業文化與職工文化之間的關系。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層貫徹管理制度的一種手段,是構建和諧的單位與職工關系的一種橋梁,最終實現職工工作積極性的提升。職工文化經過正確的引導,也可以實現職工消極工作態度的消除,提升他們工作效率。因此兩者在最終的目標方面有著一致性,兩者的區別在于一個來自企業管理層的意識形態表達,一個是來自企業職工意識形態表達。
其次,工會與企業文化、職工文化之間的關系。工會是構建職工和企事業單位關系的一種紐帶,是企業文化、職工文化實現的最終目標(職工工作積極性的提升)實現的有效平臺。工會組織的各種文體活動都是為了構建這種和諧勞資關系,為了提升職工工作積極性。因此,工會組織是企業、職工文化實現的必要條件。
三、工會在企業、職工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分析
(一)工會組織是企業、職工文化氛圍構建的主要承擔者
國內的企事業單位工會的主要作用就是構建和諧的勞資關系,不斷提升職工工作效率,實現工作積極性提升。基于這些目的,工會組織需要在每年組織更多的文體活動,實現企業管理制度的有效貫徹,實現職工身心放松的必要途徑。因此,每年企事業單位都給自己的工會相對大的一筆資金,要求其規劃每年的文體活動。換句話說,企業中承擔這種文體計劃、組織,服務等工作的主要部門就是工會,工會是整個企業實現文化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怎樣實現企業管理制度的有效宣傳和貫徹,怎樣實現企業職工身心放松都是需要企業工會去思考的問題。
(二)工會組織實現企業文化和職工文化的交互
企業文化和職工文化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進一步構建和諧的勞資關系,實現職工工作積極性提升,企業與職工實現良性互動,這些最終目標的實現需要有一個載體,即工會組織,這種組織就是企業文化、職工文化實現相交的關鍵節點。兩種文化最終目標的實現需要有承擔者,這種承擔者為同一組織——工會,可以實現相互目標的協調統一,實現最終和諧的勞資關系。企業文化需要融入自上而下的一種企業制度的貫徹落實,有時具有人文精神,但有時是帶有一些強制性的。職工文化是職工自發的娛樂活動,這種娛樂有時是積極的,但有時是消極的,因此,企業文化和職工文化雖然存在交集,但是還存在岔路,兩者需要有外部的一種力量實現企業、職工文化的有效引導,使得兩種文化都向著交集的方向發展。這種力量就是工會組織。
(三)工會組織是企業、職工文化實現的最終保障
工會組織就是協調企業和職工之間關系的一種組織,讓企業和職工向著一個共同的目標邁進。因此工會組織也是企業、職工文化最終實現的有力保障,可以實現企業文化貫徹的各種管理制度人性化,也可以實現職工文化向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求兩者的“同”,驅兩者的“異”,這也是保障兩者文化有效貫徹的基礎和條件。
四、結語
工會、企業文化、職工文化三者之間存在相互關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一種關系,在企業文化、職工文化建設過程中,工會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工會組織是企業、職工文化氛圍構建的主要承擔者,實現企業文化和職工文化的交互,是企業、職工文化實現的最終保障。
參考文獻:
[1]宋健.工會在企業安全工作中應抓好的五項工作[A].在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冶金企業的安全環保工作及實用新技術的推廣——2011年全國冶金安全環保學術交流會,2011,09:127-128.
[2]魏下海,董志強,金釗,等.工會改善了企業雇傭期限結構嗎?——來自全國民營企業抽樣調查的經驗證據[J].管理世界,2015,21 (05):76-77.
[3]王鳴,李永杰,等.中國工會是否改善員工工資福利?——來自2013年廣東佛山南海企業—員工匹配數據的證據[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7(1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