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課題組
?
金猴迎春到津沽年味足

◎本刊課題組
摘要:春節黃金周旅游市場火爆,天津既保持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又有著現代化都市的日新月異。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特色景點和充滿商業氣息的各大商圈成為春節旅游消費的新熱點,各種津門傳統民俗讓廣大市民及八方游客體驗到的濃濃津味兒已經升華到了頂點。
關鍵詞:鼓樓;古文化街;新興商貿綜合體
2016年2月7日是“除夕”,忙碌了一年的天津人將“福字、春聯、煙花、燈籠、財神、金魚、石榴”等象征種種世間幸福和飽含中國人過年喜慶吉祥的飾物迎接回家,迎新的高漲情緒和喜悅心意滿溢在城市的街頭。各主要交通干道、商業街區抬頭盡是巨幅迎春賀喜的宣傳牌、宣傳海報。各旅游景區景點更是精心籌劃,將新春佳節的氣氛烘托得愈加濃烈,沉浸在節日中的津門盡顯一派生機盎然、紅紅火火的喜慶景象。經過多方精心組織和籌備,廣大市民和國內外游客度過了一個歡樂、喜慶、團圓、祥和的春節黃金周,實現了“安全、秩序、質量、效益”四統一的目標。據市統計局調查統計,今年春節黃金周期間,全市共接待游客441.26萬人次,同比上漲1.4%。其中,接待外地來津游客152.26萬人次。春節黃金周旅游綜合總收入37.62億元,其中,外地游客消費9.3億元,從今年春節黃金周總體情況看,魅力津城年味濃郁,百姓出游熱情高漲,外地游客日漸增多,旅游市場井然有序,服務質量明顯提高。
作為天津衛三宗寶之一的鼓樓,是天津民俗文化的代表地方之一,鼓樓以其獨具匠心的建布局和悠久的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吸引了大量游客,成為市民歡度春節的聚集區。
(一)鼓樓的“兩建兩拆”
作為天津衛標志建筑物的鼓樓,歷史上曾兩建兩拆。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天津設衛筑城,當時,這座“衛城”只不過是土圍子。經歷了大約九十年,到弘治六、七年(公元1493-1494年),才砌成磚城。修建了東、西、南、北四個城門的城樓和四處城角的角樓。位于城中心的鼓樓,也是在這個時候修建起來,距今488-489年之間。這座鼓樓高三層,樓底的一層,是用磚砌成的一座方臺,下寬上窄,辟有四個拱形門洞,通行東西南北四條大街,在這座臺子上,修建了兩層樓。第一層供奉觀音大士,天后圣母和關羽岳飛等。樓的第二層,懸有重三百斤的鐵鐘一口。樓前有清代天津詩人梅小樹撰寫的木板對聯:“高敞快登臨,看七十二沽往來帆影;繁華誰喚醒,聽一百八杵早晚鐘聲?!?900年,八國聯軍侵津,第二年天津城墻被迫拆除。由于遭兵燹之災,鼓樓日漸頹圮。1921年(民國十年),有拆建鼓樓之議,并于年內完成。重建的鼓樓,用舊城四門樓之名,由天津書法家華世奎重書,鐫于鼓樓四門,曰鎮東、安西、定南、拱北。1952年11月7日,因貫通道路,鼓樓拆除。改革開放,中華振興,津沽文脈,得以傳承。1994年天津開始了危陋房屋大片改造工程,作為危改重點的老城廂地區也因此使鼓樓有了重建的機會。鼓樓重建工程于2000年11月25日開工,2001 年9月28日竣工。重建后的鼓樓體量增大,彌古而不拘古,雅俗共賞。為27米見方,高27米的體量,取“9”的倍數,因為“9”為陽數之極,有吉祥內涵,鼓樓廣場9乘9共81平方米。鼓樓主體為鋼混結構,磚城木樓,須彌基座,木樓外形按明清木作大式,設斗拱和飛檐,做殿式旋子彩畫,重檐歇山屋頂。瓦作大式灰色簡瓦屋面,綠琉璃券邊,漢白玉欄桿,脊上飛檐走獸。磚城四面做明式七券七伏鍋底券拱門,穿心門洞,四拱門上方恢復漢白玉城門石,仍鐫刻鎮東、安西、定南、拱北字樣。
(二)鼓樓特色與人文情懷
鼓樓與新建的商業街為明清風格的仿古建筑,青磚瓦房,碧瓦丹楹,雕梁畫棟,商鋪林立,是一道天津傳統文化韻味十足的風景線。鼓樓的鐘放在邃園回廊的水泥座上,雖然不能撞響,但仍是一件鑄型精美的藝術品,可供人們觀賞、聯想。此鐘原建于宋朝元佑年間的克州長老寺,最晚鑄于明末清初,是后來移到天津鼓樓懸掛的。大鐘直徑1.4米,高2.3米,重約1500公斤,被譽為天津的“鐘王”。此鐘用鐵鑄成,鑄工精細,造型古樸。鐘體都是陽鑄浮雕,鐘鈕鑄成交尾雙縭,片片鱗甲清晰可辨雙縭的兩個頭和四只腳,連接著鐘體,另四只腳互相抓攀,弓身欲吼。
人文景觀表現在牌匾、楹聯、店招、店幌、燈飾、霓虹燈、燈箱等的設計上。牌匾以橫匾為主,其間點綴豎匾、異形匾、如扇面匾等。黑底金字紅章和本色木綠字紅章表現出古樸典雅、莊重大方的特點,楹聯也多采用上述形式。字體有真、行、草、隸、篆、漢簡、魏碑等多種,有的還請名家題寫,很少用印刷體字和黑體字。店招和店幌,分文字、形象、實物、象征四類。各種燈飾、燈具、掛燈、燈籠等富有傳統特色。燈籠主要采用中式串燈和宮燈、圓燈籠。燈箱以方燈箱為主,配有傳統花飾木欞如萬字不到頭、云紋、回紋、棋格等。霓虹燈雖為現代燈飾,但突出中式圖案,如傳統的吉祥植物、動物、器物、符物等。
(三)鼓樓商圈消費熱點
鼓樓商業街為十字型,東起城廂東路,西至城廂中路;北起城廂中路,南至城廂中路,呈大鵬展翅之雄姿。該街以青磚瓦房的明清建筑風格為主,主體二至四層,高低錯落,猶如一首節奏跌宕起伏的樂章。全新亮相的鼓樓商業街形成以北街為古玩字畫一條街、南街為夜市小吃一條街、東街為創意文化旅游商品一條街的新格局。街中有36個新建仿古商亭經銷民間工藝品等小商品,多達上萬個花色品種,街內200多個商戶更換了新牌匾,不僅美化了街景,個個牌匾字體頗具功力,又如一幅幅書法佳作,使人觀后贊嘆不已。入夜,200多盞大紅宮燈、數十盞玉蘭燈等燈光將街內映照得亮亮堂堂,分外喜慶。
春節期間,鼓樓商業街人流如織,不少市民和外地游客舉家前來又吃又玩又“淘寶”。不少商家也推出了節日優惠活動,希望將假日經濟的熱度延續到元宵佳節,很多經營珠寶玉石、字畫以及各檔次工藝品的商鋪紛紛打出了節日促銷的醒目招牌,前來欣賞和選購的市民和游客絡繹不絕。商業街上的商鋪琳瑯滿目,紙筆、字畫、工藝葫蘆、桃木劍等令人應接不暇,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很多文化商品都貼合了猴年的主題,不論是年畫、泥人,還是糖人、面人,都或多或少加入了猴年元素,機靈俏皮的小猴子形象隨處可見。
同鼓樓一樣,古文化街也是天津民俗文化的代表,堅持“中國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的經營特色,贏得了大批國內外游客的青睞。
(一)津門故里
以天后宮為中心的古文化街,是津門十景之一,金代在這里建立了天津城市最早的政治建制——直沽寨。當人漫步這條古老街道時,總要情不自禁地尋覓歷史的蹤跡,“故里尋蹤”一名由此而來。古文化街的南、北口,各有一座大牌樓。南口的樓匾寫有“津門故里”四個字,寓示著天津市區就是以這一帶為原始中心區域而逐漸開發的,而且在六、七百年間這里始終是商業繁華地段,常會使人產生“思古之幽情”。北口的樓匾寫有“沽上藝苑”四個字,寓示著這里的街貌、店鋪、商品,都帶有濃郁的藝術氣息,尤其是古玩、字畫、碑貼、文房四寶和天津民間工藝品,琳瑯滿目,美不勝收,足可使人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這兩座聳立在街口的大牌樓,以精致的造型、絢麗的色彩和樸實無華的樓匾題詞,扣響游人的心扉,升騰起從歷史遐想憧憬美好未來的感情。
(二)古文化街特色景點
天后宮是古文化街的中心,始建于1326年,歷經多次重修,是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筑群,也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在天津很早就有“先有天后宮,后有天津衛”之說。在天后宮內供奉的是“天后娘娘”——林默,其廣場有兩棵豎立了600余年大帆桿,在廣場的東側、臨近海河方向有一座戲樓,與天后宮廣場形成了相對獨立的空間。天后宮內主要有14間,分別是:前殿、正殿、藥王殿、臺灣殿、鳳尾殿、藏經閣、關帝殿、元辰殿、啟圣祠、財神殿、碧霞元君殿、王三奶奶殿、良緣閣。天后宮的主要功能是企求航海安全,是歷代海祭中心,也是古代船工海員娛樂聚會的場所,除了舉行隆重祭祀海神天后的儀式外,還經常有各種中國特色的酬神演出。除了天后宮,古文化街的大獅子胡同還是嚴復故居所在地,原房屋已不存在。為挖掘歷史文化,先后走訪了嚴復先生的后代和歷史專家,結合景觀設計,在嚴復故居原址建設天演廣場,設立嚴復銅像和天演論石刻。嚴復(1854~1921年),福建侯官(今閩侯)人,以譯述赫胥黎的《天演論》而在中國近代思想界名聲顯赫,是中國近代維新派的代表人物,他以進化論為武器,喚醒人們“自強保種”,挽救民族危亡,他被毛澤東主席評為“代表了全中國共產黨出世以前向西方尋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一生近一半的時間,嚴復的身影始終沒有離開過天津,天津這方舞臺成就了他思想文化上的卓越建樹。
(三)古文化街民俗旅游特色
全街近百家店堂,有經營天津地方特色的楊柳青年畫的楊柳青畫社,經營泥人彩塑的泥人張彩塑工藝品經營部,有經營文房四寶、名人字畫的四寶堂、春在堂,有經營文物古玩的文物公司萃文齋門市部,還有經營全國各地的景泰藍、雙面繡、牙玉雕、藝術陶瓷、中西樂器、金銀飾品等上萬種工藝品的幾十家店堂,各種商品貨真價實,物美價廉,商家以質量和信譽吸引中外游客。春節期間,“金猴迎春玉皇會”傳統民俗祈福文化活動、“古文化街吊錢市場展賣活動”、猴年燈節、“龍抬頭”傳統民俗文化節在天津古文化街舉行,人們通過秧歌、傳統鼓樂等形式多樣的民俗文化展示活動,祈福迎祥慶祝猴年的到來。喧鬧喜慶的古文化街上,一座座或古典或現代的建筑鱗次櫛比地排列在兩旁,泥人張、楊柳青年畫、糖堆兒、熟梨糕等傳統工藝品和小食品,彰顯著天津衛豐富的民俗資源。戲樓下的小廣場,一陣陣洪亮的吆喝聲傳入耳中。據統計,古文化街景區在吊錢市場展賣活動的當天共接待游客3.8萬人次。此外,外來務工子女也在公安河北分局望海樓派出所民警的帶領下,到古文化街體驗天津年俗,民警為他們購買了燈籠、空竹,并向孩子們講述了天津過年的風俗。
今年天津春節的特色是商貿購物游最為火爆,節日期間,本市大悅城、銀河廣場、恒隆廣場等一些集購物、美食、娛樂于一體的商貿綜合體人氣最為鼎盛。下面以大悅城為例,介紹新興商貿綜合體春節期間的消費亮點與特色。
(一)大悅城
天津大悅城定位為“國際時尚青年城”,“年輕、時尚、潮流、品位”作為大悅城的精神名片,詮釋JOY CITY的生活方式,以便捷、休閑、開放與親和為基調,引導前沿生活理念。大悅城購物中心,集合了休閑、購物、餐飲、娛樂等多種業態,在天津首次引入大型綜合電影院金逸國際、全明星大型真冰場、歡樂主題KTV酷姿、兒童職業體驗店寶貝當家(Babyboss)、高檔親子游樂館悠游堂(YuYuTo)、高端精品超市華潤堂以及國際快速時尚品牌,打造出一站式購物的全新體驗。國際頂級品牌主力店的進駐,國際化商業街區規劃理念的融入,使之成為天津乃至華北地區的時尚潮流聚集地、流行資訊發布地、新銳達人體驗地和生活理念引領地,是天津都市青年8小時以外的時尚生活中心、交流中心和娛樂中心。大悅城購物中心是天津至今投資最大、體量最大、業態最全的一站式購物中心。坐擁25萬平米的超大商業建筑體量,500余米沿街展示面,500米長室內步行街,150米長主題街區,承載最齊全的功能業態,涵蓋集休閑、購物、娛樂、餐飲美食為一體的多元化時尚消費模式,完美融合了消費文化、人文文化、國際文化、企業文化的同時,顛覆傳統商業模式,獨創中糧式大悅文化,以其不一樣的視野,定義商業地產新格局。
(二)“春節消費”經濟
新興商貿綜合體因涵蓋購物、餐飲、休閑、娛樂等多種業態,一站式滿足了市民吃喝玩樂購的需求,正在成為市民春節休閑消費新去處,聚集了人氣。春節期間,全市各大購物中心、百貨商場、專賣店推出了豐富多彩的打折、買贈、兌獎、搶紅包等促銷活動。銀河購物廣場、大悅城、河東萬達廣場、永旺購物中心等商業綜合體日均客流超過平日3倍以上,成為節日期間市民和游客休閑消費的亮點。據天津市商務委對12家購物中心監測數據顯示,共實現銷售額同比增長17.3%;監測的28家重點商場實現銷售3.9億元,同比增長5.6%,其中,節日消費熱點集中于金銀珠寶、數碼家電、煙酒等三大類商品。文化消費方面,天津博物館推出的"地域一體文化一脈--京津冀歷史文化展",讓游客更好地了解京津冀三地的歷史概況及民俗;天津歡樂谷的第三屆新春歡樂節也推出了《津秀》《津年到》等精彩節目和表演。賀歲檔天津各大影院日均觀影人次突破25萬,觀影人次較平日增長五成。天津歐洲貿易中心、民園保稅商品展銷中心等零售新興業態,節日期間貨源充足,品種豐富,客流量較平日激增一倍,市民們不出國門淘遍全世界,普通日用品逐漸取代奢侈品成為國人海外購物清單上的主角,海外消費已經成為年輕人的新選擇。價格只是表象,品質才是核心,這一新變化的背后是國內產能過剩但有效供給不足,難以應對正在升級的消費市場,讓消費“回流”除了減稅更需供給側改革。
古文化街、鼓樓等傳統景點體現出的傳統民俗有其延續性,它不會輕易發生改變,這是因為天津有著深厚的文化根脈和歷史積淀。老百姓對傳統民俗越來越重視,雖然在城市和鄉村、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重視程度有所差異,但是一種繼承習俗、涵養傳統的意識在提高。民俗不僅要傳承同樣要創新,傳統民俗是流淌在中華文化血液中的一部分,年節真的有味兒、真的融入人們生活,少不了傳承,也少不了與時俱進的創新。傳統民俗與現代商貿消費二者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只要把握好二者的關系,傳統民俗也能演繹現代精彩。
天津經濟課題組
總策劃:孟力
采寫運營:張希源馮時虞冬青張麗恒曲寧
統籌:仲成春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255-(2016)03-007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