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浦江縣鄭宅鎮中心小學 金 麗
小學生習作的觸“微”效應
浙江省浦江縣鄭宅鎮中心小學 金 麗
習作教學 微課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傳播媒體技術的發展,全世界正在進行一場“微”革命。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無論是教師、家長還是學生都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如何利用微課程改善傳統習作教學,讓我們的教學與時俱進?這將是我們今后需要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之一。最關鍵的是要從學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課,而不是在教師的角度去制作,要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無論我們采取國外翻轉課堂的方式,還是自創更多混合學習的方式,其根本都是為了更大程度的支持個性化學習。從第一次聽說微課,我就萌生了一個想法:微課如果應用到習作教學中來,讓原本枯燥的教學變得有意思,讓原本復雜的教學變得簡單,孩子們便也會從“要我寫”走向“我要寫”了。
把微課引入我們的習作教學,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和交流方式。它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們的寫作興趣,提高習作水平。我們可以見到一種普遍現象:孩子畏懼習作,但看起電影、電視卻如癡如醉:或陶醉于繽紛的畫面,或震撼于壯闊的畫面,或感動于主人公的情懷,或癡迷于精彩的對白……看過之后,總是暢所欲言。
1.跨越時空,提高習作效率
以觀察日記類文體為例,寫此類文章,由于小學生年齡特點,缺乏持久觀察力和細致觀察力等原因,導致了不少學生記流水賬為完成任務。而微課突破了時空限制,真實呈現了過程,也使教學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滔滔不絕。
2.拓寬視野,豐富習作材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因為對身邊的人、事、物熟視無睹,即使有意觀察,也如走馬觀花,提筆之時便無從下手。微課的素材,可以是微電影、影視片段,還可以是隨手拍攝的DV等,通過教師的處理,在作文課堂上適時呈現,主題鮮明,結構精巧,情節緊湊。如看主題漫畫作文,觀微視頻續寫等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
葉圣陶先生告訴我們:“寫作的根源是發表的欲望;正如同說話一樣,胸中有所積蓄,不吐不快。同時寫作是一種技術;有所積蓄,是一回事;怎樣用文字表達所積蓄的,使它恰到好處,讓自己有如量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可見,要寫出好文章,必須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積累一定的寫作素材,二是要學會如何表達。“怎樣寫比寫什么更重要”。如果一個學生知道自己怎樣整體地進行文章框架的建構,相信這樣的素養一定能寫出感情真實、文質兼美的習作來。
1.激活運思,為學生寫作導航
寫作是一種技術,掌握技術需要自己去感悟,也需要老師來點撥。學生回家里習作的時候,當遇到問題的時候找誰呢?因此,學生的需求是在家里遇到學習問題需要教師講解幫助,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微課,學生自助詢求寫作技能的指導。其優點在于:知識點的講解可以重復進行,方便準確地鞏固知識。
2.盤點文體,使學生舉一反三
我們的習作教學提倡與應用相結合,提倡多樣文體的練習。不同文體各有特點,多掌握幾種文體,就可以從容選擇最適宜的文體來表情達意,可以選擇新鮮的文體更有創意地表達內容。我們可以就一種文體錄一個微課,旨在指導學生學會這一類文體的寫作方法,真正“授之以漁”。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身邊同學的榜樣的影響更是強大的。兒童心理學指出: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快樂,即使是一個小小的成就,也會激發起繼續奮斗的志趣。當一個孩子寫成一篇習作,盡管有這樣那樣的錯誤、缺點,但這本身就是一種創造,一個成就。
1.凸顯靈性,催發習作活力
我在一次主題性研討之后,將學生的佳作制作成一個微課讓全班共享,為學生習作展示打開了又一扇窗,讓他們與同學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形成同學間互相學習的良好效果。這樣,激發了他們的進取精神和寫作激情,也增添了他們熱愛寫作的活力。
2.翻轉課堂,實現多維評價
同時,“作文秀”微課的發布,也極大地豐富學生的閱讀積累,欣賞自己或身邊的“大作家”的作品自然別有一番滋味。于是,我抓住這個良好的契機,鼓勵學生給同學的佳作“點贊”“評論”。這像吸鐵石一樣,深深吸引著學生們的心,他們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就這樣,一旦自己的佳言妙語得到同學的品評喝彩或高手挑戰,都興奮不已。他們從同伴的評點中感受到尊重、信任、理解與關心,就會產生積極態度,煥發巨大的熱情,促進其主動、積極、動情、有效地進行習作,創造的火花也在思維的碰撞中不斷地迸發。由于他們的成果得到同學、老師和家長們的關注,有“互訪”、有“神秘留言”、有“粉絲團”……這種成就感也成了一種巨大的激勵。
對于一線教師來說,對于微課可能會望而卻步,其實這并不是空白,每一位一線教師都有自己豐富的教學經歷,都有自己講解知識點的方式方法,都應該充分地發揮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將自己的教學智慧融入微課程制作中。就讓我們巧用微課改善傳統習作教學,做到與時俱進,讓習作教學中亮麗的風景線層出不窮,讓“微課”給習作教學帶來一場“微”革命,最終成就教學改革的“巨”變化!
【1】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01)
【2】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
當今多媒體技術快速發展,我們要合理利用微技術,明白如何與傳統教學結合,又要區別于現今的多媒體教學,處理好教學方法現代化、教學理念新穎化、教學形式多樣化,保證微技術健康有序地發展。筆者認為通過開發微課,突破時空局限,為習作奠定底色;打造微課,提供技法借鑒,使習作文質兼美;分享微課,展示學生成果,讓習作個性飛揚。我們的教學只有做到與時俱進,才能讓習作教學中亮麗的風景線層出不窮。讓“微課”給習作教學帶來一場“微”革命,最終成就教學改革的“巨”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