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松落
張愛玲的一句話可以解釋真人秀節目為什么成立:“人類天生愛管閑事。為什么我們不向彼此的私生活里偷偷看一眼呢,既然被看者沒有多大損失而看的人顯然得到了片刻的愉悅? 凡事牽涉到快樂的授受上,就犯不著斤斤計較了。”
《我們相愛吧》和《旋風孝子》都是“向彼此的私生活里偷偷看一眼”的成果,只是兩個節目設定了各自的偷看領域,《我們相愛吧》偷看的是中國人的戀愛幻想,《旋風孝子》偷看的是親子關系及其后果。
《我們相愛吧》整個節目構架讓人想起小時候的游戲“過家家”,模仿家庭生活里發生的一切,只不過這一次是由媒體選出人來,替我們扮演男朋友女朋友,展演愛情生活里的各種細節:吃飯、喝咖啡、唱K、旅行、做飯、招待朋友。第一季的崔始源和劉雯、林心如和任重、喬任梁和徐璐,第二季的余文樂和周冬雨、李沁和魏大勛、陳柏霖和宋智孝都是我們的替身,去實現我們對于戀愛的幻想。
這一類節目之所以成立,是因為人們對明星、特別是對于他們的情感能力懷有想象。他們演過那么多的戲,唱過那么多的歌,觀察了那么多的人和事,一定特別善解人意,一定能夠捕捉到伴侶內心的各種幽微,他們肯定是最強的情感對手,最強的戰友,最好的舞伴,一定會讓情愛這件事變得與眾不同,尤其是在不為金錢發愁又有節目組提供后勤保障的前提下,一定會讓戀愛格外好看,而這種好看,還和偶像劇不同,不是徹底的假,多少帶點真,最適合人們意淫。
《旋風孝子》節目用“孝”作了題眼,符合中國人的價值觀,但事實上,它展現出來的,不完全是傳統意義的“孝”,而是借著這個題目,探究了一下中國人的親子關系和后果。尤其它用了明星和父母親作為樣本,更是特別有意思。對于明星,我們多少有點了解,不論他們的性格還是他們的成就,都是他們在這個世界上的成果。看到果,就想看到因,他們和父母相處的情形,就是這個因。盡管節目有腳本,對參演者的角色早有設定,但明星和家人相處的真實情形還是被我們捕捉到了,他們生活的因果鏈,完整地呈送到了我們面前。
黃曉明和母親的相處讓我們知道,他何以成為這個性格溫厚的他,陳喬恩和母親的相處讓母女倆慘厲的過去暴露出來,鄭爽和爸爸的相處,牽連出許多往事,讓我們明白了鄭爽為什么會成天擔心被人瞧不起,又為什么會在面對媒體時耍小情緒。在“孝”字的掩護下,節目制作方把家庭成員之間的相處,作為素材呈現到了我們面前,供我們領會和分析。
中國人的是非觀里,有一塊很大的免責區域,就是家庭。與家庭扯到一起的事,一向是糊涂賬。每逢當事人試圖斷是非的時候,就會有人說孝悌,當事人想要辨黑白,就有人扯大局。在國人看來,“兒女”、“父母”是兩個概念集合,都得按照一個虛無的規范統一行動,泯滅愛恨情仇,以確保整個社會井然有序。《旋風孝子》沒有把“父母”和“兒女”當成集合,而是給出了具體的樣本,這就已經是很大的進步。
《我們相愛吧》和《旋風孝子》并不算最熱的真人秀節目,不過,這兩個節目都在真人秀節目的框架里容納了對國人現實生活的探究,雖有設計,卻仍然夠得上一個“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