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
摘 要:關注生活體驗,創設和諧情境;借助生活事例,鼓勵自由探索學習;嘗試生活活動,提高語用技能。突出英語生活化教學,引導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大膽探索與積極互動,對提高教學有效性有一定現實意義。
關鍵詞:初中英語;生活;情境;活潑
中圖分類號:G424;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7-0081-01
英語教學的開放性和生活化,已成為很多教育專家和教師推崇的課堂教學理念,集中體現了語言交際的生成特征。突出生活化情境引導,鼓勵學生在主動嘗試和自由探索的過程中調整學習感知思維,給學生提供自由展示的舞臺,更有利于活躍課堂教學情境和氛圍。圍繞英語教學生活化,注重學生學習感知與實踐體驗,不僅能有效豐富課程學習內容,還能夠幫助學生在寬松愉悅的學習情境中豐富知識底蘊和文化內涵。
一、關注生活體驗,創設和諧情境
學習英語需要用心體驗,圍繞學生生活感知挖掘豐富的學習素材,能使學生跳出枯燥無味的文本資源束縛,幫助他們在自覺調整學習策略方法的基礎上增強學習的內驅動力與激情。建立在生活體驗基礎上的課堂教學,更能為學生創設和諧的情境氛圍。注重生活體驗感知,讓學生走出聽講識記的模式,更利于他們開闊視野。比如,譯林版八年級上冊Unit6 Bird watching的“Reading Birds in Zhalong”教學中,可以建議學生就“Where did you visit”搜集相應的圖片資料,讓學生能夠帶著自己的感想主動參與學習和感知。同時,要求他們就自己日常生活中觀察所得,圍繞“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wild birds”和“What should we do for wild birds”等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幫助他們延伸課程學習內容。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就“Where is my favorite place”進行自由演講,讓學生在暢所欲言的過程中體味英語學習的寬松環境與氛圍。注重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營造民主、平等、自由的學習情境,讓他們帶著好奇心主動表達,使得課堂跳動著悅耳的“音符”。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生活體驗,幫助他們在描述親身感知中不斷開闊視野,拓寬思維,增強學習主觀能動性和學習激情。
二、借助生活事例,自由表達主動探索
現實生活中的事例,往往是學生不斷獲得知識和表達技能的重要途徑。用好生活中的事例,鼓勵學生在自由表達和主動探索學習的過程中發現豐富內容,會使得他們在演繹著精彩的過程中產生深厚的感思體驗。圍繞生活中的事例活化教材資源,能夠使得學生挖掘有效的學習內容。比如,在八年級上冊Unit1 Friends的“Reading Best friends”教學中,建議學生圍繞“How many characters about your good friend do you know”“Can you tell us your good friends interesting story”等話題進行表達,幫助他們在打開思維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歸納總結。結合文章教學內容,還可以給學生設計這樣的內容“What are you going to say about your good friend”。建議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提出相應的觀點和看法,幫助他們將自由探索學習主動轉變為實踐運用。在此基礎上,建議學生就“How do we make good friends”進行主動演講,讓他們能夠結合生活中的事例延伸課程學習內容,強化整體感知。通過生活中的事例來安排課堂教學,能夠使得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主動表達,幫助他們在延伸課程學習內容的基礎上產生獨到的意見和見解。創設的生活事例應該具有一定的鮮明導向性和層次感,便于學生結合課程學習內容主動發揮自己的思維想象力。尊重學生的學習認知差異,引導他們大膽陳述,幫助他們歸納生活事例中有價值的信息,便于他們主動調整學習策略和方法。
三、嘗試生活活動,提高語用技能
語言交際性需要學生將識記主動轉變為體驗運用,幫助他們在實踐中掌握語言表達運用技能。從生活活動中挖掘教材素材內容,有利于幫助學生在自覺靈活運用中積累敏銳的語言感知。生活中的活動給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學習素材內容,讓學生有更多表達和互動的機會。嘗試將生活中的活動搬進課堂,能使得學生在開闊視野和豐富思維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語言感知。比如,生活中的詩歌朗誦、歌曲表演、演講、小話劇等形式,都可以體現在課堂教學中。這些形式能讓學生在熟悉的環境背景中主動校正問題,增強理解感知,還能活躍課堂氣氛,展示多方面的才能,豐富課堂內容,提高語用技能。在指導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發揮想象思維,有針對性地找出相應的學習素材,幫助他們歸納整理,并形成相應的學習情景。要給學生搭建展示的舞臺,引導他們結合自己的知識積累主動靈活地進行表達,讓他們能在實踐中提高綜合運用能力。
四、結束語
由此可見,改變傳統封閉式英語課堂教學,引領學生在自由探究的過程中發現更多精彩,是開放化教學的必然。要從學生熟悉的環境背景和生活資源中活化學習內容,引導他們在積極嘗試與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學習與使用英語,讓學生喜歡上英語,提高英語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李一白.創設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模式[J].山東教育,2011(07).
[3]陳愛琴,林立.初中英語閱讀課生活化的教學設計與實踐[J].現代教育科學,2013(02).
[4]賈繼南.“快樂英語”理念下的英語教學生活化探究[J].教學與管理,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