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輝
(遼寧省朝陽縣林業局,遼寧 朝陽 122000)
?
不同種植年限的蘋果樹對土壤氮磷鉀的含量的影響
劉彥輝
(遼寧省朝陽縣林業局,遼寧 朝陽 122000)
摘要:以不同種植年限的蘋果樹為研究對象,通過根系附近土壤NPK含量變化,來分析生長年限對土壤營養元素的影響。試驗結果可知,土壤全K、全P和土壤堿解N、速效P和速效K含量隨著種植年限的延長而上升,而且各處理間差異顯著,15年處理含量最高比0年處理差異達到了極顯著差異。而土壤全N含量隨著種植年限的延長而下降,0年處理含量最高比15年處理差異達到了極顯著差異。
關鍵詞:蘋果樹;種植年限;氮磷鉀
1引言
蘋果產業是我國當前經濟農業中的重要產業,其每年的年產值可高達 1000億元左右。近些年由于盲目的追求產量,而大量施用化肥,不僅造成肥料的浪費還造成土壤的污染。從長期看會影響果實的產量與品質。本試驗研究了不同年限的蘋果樹根系土壤的養分差別,以期為蘋果樹的合適施肥提供基礎。
2材料與方法
2.1試驗材料與地點
試驗地點選在遼寧省朝陽縣附近一蘋果園。
試驗材料選擇為長勢大致一致的5年、10年和15年生的蘋果樹為研究對象。
2.2試驗設計
試驗于2015年6月,在果園內選擇5年、10年和15年長勢大致一致的的蘋果樹,以沒有種植果樹的土壤為CK(記為0年)。供給四個處理,其中三種不同年限的果樹每個處理選擇10顆,重復三次。在離樹根30 cm處,挖地下方50 cm的土壤,帶回陰暗處鋪平自然風干。風干后過100目篩,放在密封袋中備用。
2.3項目測定
全N測定:半微量開氏法;全P測定:HClO4-H2SO4法;全P測定:NaOH 熔融火焰光度法。
堿解N測定:堿解-擴散法;速效P測定:鉬藍比色法;速效K測定:火焰光度計法。
2.4數據分析
本試驗采用Microsoft Excel軟件和SPSS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
3結果與分析
3.1不同種植年限的蘋果樹對土壤全氮、全鉀和全磷的影響
由圖1可知,幾種不同種植年限蘋果樹處理土壤中的全N含量隨著種植年限的延長而逐漸下降,并且各處理存在顯著差異性。種植10年和15年處理的蘋果樹土壤全N含量之間差異不大,但是較對照的0年處理1150.2 g/kg差異達到了極顯著水平(P<0.01) 幾種不同種植年限蘋果園土壤中全K和全P含量的變化趨勢與全N含量的變化趨勢相反,隨著種植年限的延長而逐漸上升,各處理間存在顯著差異。15年的蘋果樹處理全P含量683.3 g/kg,較0年和5年處理差異性達到極顯著水平(P<0.01)。15年的蘋果樹處理全K含量21.7 g/kg,較0年處理差異性達到極顯著水平(K<0.01)。

圖1 分別表示不同種植年限的蘋果樹對土壤全N、全K和全P的影響

圖2 分別表示不同種植年限的蘋果樹對土壤堿解N、速效P和速效K的影響
3.2不同種植年限的蘋果樹對土壤堿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鉀的影響
由圖2可知,幾種不同種植年限的蘋果樹處理土壤堿解N、速效P和速效K含量隨著隨種植年限的延長而逐漸上升。堿解N、速效P和速效K各處理間存在差異,但是速效P各處理間的差異性達到了極顯著水平。15年處理年限的蘋果樹堿解N、速效P和速效K含量分別達到601.3 mg/kg、21.7 mg/kg和683.3 mg/kg.
結果可知,種植過的土壤的的速效元素較對照土壤速效元素都有提高。
3結語
試驗結果可知,土壤全K、全P和土壤堿解N、速效P和速效K含量隨著種植年限的延長而上升,都以15年的蘋果樹土壤的含量最高。而土壤全N含量隨著種植年限的延長而下降,以0年的蘋果樹土壤的含量最高。而土壤中的P元素很難轉換成速效P,可能是蘋果園中土壤為堿性,而使P元素被固定難以轉換。
參考文獻:
[1] 鄭昭佩,劉作新.土壤質量及其評價[J].應用生態學報,2003,14(1):131~134.
[2] 常顯波,劉舉,韓京龍,等.不同種植年限蘋果園土壤理化性質及微生物數量[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5):1423~1426.
[3] 束懷瑞.我國蘋果根系研究的成就與應用[J].中國科學技術前沿,2003:31~32.
[4] 王海云,姜遠茂,彭福田,等.膠東蘋果園土壤有效養分狀況及與產量關系研究[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9(1):31~38.
[5] 彭福田,姜遠茂.不同產量水平蘋果園氮磷鉀營養特點研究[J].中國農業科學,2006,39(2):361~367.
混交林培育方法
混交林營造成功的關鍵在于正確處理樹種間的關系,使主要樹種在伴生樹種的輔佐下取得最好的生長效果。 造林前首先根據造林地的條件和造林目的選擇適宜的主要樹種,再確定相應的伴生樹種、混交方式和混交比例。 造林時,通過控制造林時間、造林密度、株行距、苗木年齡和造林方法等措施調節樹種間關系。為了協調兩個樹種之間的相互關系,有時還可以引進第3個樹種栽培于二者之間,這個樹種稱為緩沖樹種。 黃土高原的混交林的營造在無林地區是按照設計進行全面人工造林。在有一定數量天然林木的造林地上,在整地中應盡可能多地保留天然林木,與人工種植的樹木形成混交林。 在林分的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同樹種間的關系更為復雜,它們對于環境資源的爭奪更加激烈。這時需要通過各種措施對林分實施調控。當伴生樹種的生長速度超過主要樹種,并因樹高、冠幅過大造成光照不足并影響主要樹種生長時,可以對伴生樹種實施修剪、平茬、環剝、斷根等措施以抑制主要樹種的生長。
——摘自湖北林業網
中圖分類號:S66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1-0100-02
作者簡介:劉彥輝(1971—),女,遼寧柳城人,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果樹栽培工作。
收稿日期:2015-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