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巧,夏明安,楊波,孫雅麗,哈林
(陜西省勉縣氣象局,陜西 勉縣 724200)
?
縣級氣象影視廣告社會化服務管理探討
李文巧,夏明安,楊波,孫雅麗,哈林
(陜西省勉縣氣象局,陜西 勉縣 724200)
摘要:根據對漢中市10個縣氣象局2002~2014年氣象影視廣告工作效益、管理模式、人員、資金等情況的調查,分析目前縣級氣象影視廣告工作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勉縣氣象局、城固縣氣象局氣象影視廣告社會化管理做法,提出社會化管理新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做好公益廣告,在擴大社會效益的同時,帶來一定經濟效益,以適應在新形勢下氣象影視廣告穩中向好發展。從而為完善全市氣象影視廣告社會化管理提供相應的參考。
關鍵詞:氣象影視廣告;社會化;管理辦法
1引言
漢中市氣象影視在現代氣象業務體系建設和電視媒體支持協作下,80 %縣級氣象影視工作從2000~2002年開始起步。近5年來,隨著氣象綜合類節目開播及縣廣電網絡覆蓋面逐步擴大,氣象影視覆蓋面得到極大拓展。目前,全市10個縣的氣象影視節目在16個頻道播出,范圍廣、受眾多,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已成為老百姓獲得氣象信息的主渠道。在氣象影視欄目中開展廣告服務是依據《氣象法》開展的技術服務,廣告業務量不斷增長,在帶來社會效益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經濟效益。然而,隨著縣級氣象機構綜改和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縣級氣象部門人少事多,氣象影視業務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廣告收益呈逐年下降趨勢。新形勢下,如何破解困境,是氣象科技服務發展的一個重要任務,通過分析漢中市縣級氣象影視現狀,提出社會化業務發展的新模式,促進氣象影視業務持續向好發展。
2全市2014年氣象影視業務情況
全市縣科技服務隊伍據初步統計,共40人左右,其中在編人員30人,占總人數的60 %,外聘人員16人,外聘人員主要為兼職科技服務工作的司機。通過對2002~2014全市區縣氣象影視業務效益進行分析,以勉縣局為例,由表1看出氣象影視業務占科技服務份額逐年減少,每年減幅3.7 %,下降趨勢顯著。2009年為科技服務第一大產業(49 %),2014年跌倒低谷(2.5 %),位居第3位,在防雷和專業服務之后,效益總額不足防雷業務的10 %,減少趨勢明顯。2002~2008年是氣象影視市場快速發展時期,但在氣象影視效益迅速下滑資產比例大幅縮減的同時,全市氣象科技服務卻顯現出良好的勢頭,目前全市各縣區從事氣象影視廣告工作人員基本上都是由本局在編人員和外聘人員構成,個別區縣氣象局全部由外聘人員承擔。區縣由于重視程度、資金人員狀況、以及地域等差異,管理模式各有不同,大致分為以下2 類:①行政管理模式:制定氣象影視廣告管理辦法,將任務落實至相關人員,制定詳細的考核目標以及運行機制,作出明確要求,并在收入上具體體現。人員為本局編內人員為主,外聘人員為輔,車輛由本局統一安排調度,司機基本上是外聘人員。②其它模式:沒有下達具體任務和考核指標,沒有專職人員,責任人不明確,人員以本局編內人員為主,外聘人員為輔,有業務時人員臨時組織。

表1 勉縣10年間氣象影視廣告收入
3全市電視天氣預報廣告業務服務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3.1人力不足
氣象部門歷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特別是區縣氣象局,有的區縣氣象局在編人員還不到10人。隨著科技服務防雷工作量的加大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全市氣象部門在人員編制沒有增加的情況下氣象影視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力量的不足已經成為影響全市氣象影視業務的的突出問題,不能適應新形勢下對此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如漢中80 %縣級氣象影視廣告工作中,制作人員大多為兼職,影視制作沒有專門培訓,現學現用,疲于應付日常工作,在畫面制作技巧上沒有下功夫,公益性廣告從開播以來多年沒有更換過內容,商業廣告以靜態畫面為主,色彩單調,談不上動畫和特技。 隊伍不穩定,全市各區縣氣象局由于人員編制少,業務繁多,在職人員往往都是身兼數職,再加上人員不固定,流動性大,氣象影視工作人員幾乎都不是專職人員,辦公室、財務、預報、防雷等人員兼職的情況相當普遍,責任人不明確,從而導致全市氣象影視廣告業務隊伍不穩定。

表2 漢中市10縣氣象影視廣告現狀
3.2技術能力受局限
各區縣氣象局長期以來由于人手緊、任務重以及人員流動性大等原因,造成全市影視隊伍整體接受教育培訓機會少,知識老化嚴重,整體知識結構很難適應現代化氣象科技服務的發展,經常出現更換影視廣告畫面不及時,有些合同到期仍在播放,時間界限不明確,出現扯皮的情況。
4氣象影視業務社會化措施
4.1培育社會化影視市場
實現全市氣象影視業務社會化服務其核心理念是“服務外包”管理模式。開展氣象影視廣告社會化,最重要的前提是要有市場,要有社會專業公司的參與,對于氣象影視業務來說,具有一定的社會通用性,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培育市場,與一些有條件的公司開展合作,對符合基本條件的社會化公司采取招標方式,引入競爭機制,實行社會化影視工作管理。
4.2社會化管理
氣象影視社會化尚在起步階段,無成熟經驗借鑒。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運行機制,明確管理要求。在確定社會化影視公司后,由市相應宣傳管理部門承擔對社會化公司的管理,實行統一市級平臺制作,縣區定時分發、發布。按照突出公益廣告的原則,依據廣告法和國家廣電總局61號令等有關法律法規定期對影視節目的廣告內容真實性相關材料進行抽查考核,根據考核結果確定來年能否繼續由該公司外包。社會化公司應當負責工商、稅務、勞動、衛生、藥監等部門的一切相關手續(如廣告審批證明、辦學許可證等),依照相關廣告管理法規搞好廣告經營,應牢牢把握民眾的最急切需求,不斷提高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時效性和覆蓋面,減少人們的生命財產損失,應適量增加民眾更加關心的氣象要素信息,增強實用性,更好地指導人們的生產生活。社會化公司可以自行聯系一些商業廣告,便于客戶拓展,調動其創收積極性。對配合縣委、政府播出的行政性、通知公告、氣象防災減災等公益性廣告應由氣象局領導簽字后按要求播出,社會化公司不得收費,與外包公司要加強聯系和管理,避免社會化公司與氣象局職責不清,導致扯皮現象。社會化公司可采取代理制承包制,在確保公益性廣告不少于總畫面60 %的前提下,一次性繳納一定額度的承包金;或者按廣告實際到賬收入的一定比例發放薪酬及管理費。
電視天氣預報其特點是黃金時段播出,收視率高,隨著人們防災減災意識的不斷增強,日常生產生活對天氣預報預警等氣象信息關注度高和天氣預報精細化、準確率明顯增強,因此,應對欄目從畫面制作、文字用語和天氣預報精細化、準確率等方面進一步下功夫,突出其公益性,牢牢抓住公眾的眼球,將該節目不斷深入人心,走進更多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到更好的宣傳作用。
5結語
加快推進氣象影視業務社會化管理體系建設,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1)隨著氣象現代化的不斷發展,氣象影視業務社會化也將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需要充分利用社會豐富的人力、物力等資源服務于全市氣象影視業務工作,根據前期調研結果以及從目前全市各區縣氣象局的需求來看,也具備了這方面的基礎條件。
(2)充分利用全市廣告資源搭建市級平臺委托代理經營,不僅能從廣告數量上形成規模效應,還能夠激發代理商的積極性,解決廣告資源開發不力的問題,同時,既有利于廣告市場培育,也有利于保證制作質量,可有效解決各縣區專業制作人員匱乏的現實問題,減少各自為戰帶來的人工成本及費用,并為下步競價發布廣告打下基礎。
(3)不斷完善目前各項管理制度以及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辦法,從行政層面加強全市氣象影視工作的組織和領導,建立相應的工作流程,從根本上提高全市各相關部門的責任意識。
參考文獻:
[1] 陳正輝.公益廣告的社會責任[J].現代傳播,2012(1):22.
[2] 于艷.喀什氣象影視廣告市場的現狀及發展分析[J].沙漠與綠洲氣象,2009,3(z1):24~26.
[3] 梅瓊林,劉艷蓉.廣告公信力基本問題探討[J].當代傳播,2008(6):80.
[4] 趙國生,康向玉,那順吉雅,等.翁牛特旗氣象影視廣告的發展與前景[J].內蒙古氣象,2009(5):52~53.
[5] 洪國平.氣象影視廣告資源開發和形式創新[J].福建氣象,2008(3):59~61.
[6] 楊志勇,郭芳.氣象影視廣告營銷策略探討[J].山東氣象,2010(2):59~60.
[7] 黃薇.基于社會化媒體的公益廣告互動傳播的構想[J].人民論壇,2010(2):59~60.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1-0169-02
作者簡介:李文巧(1966—),女,甘肅臨洮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氣象業務服務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