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文
勇闖龍江糧食流通振興發展新路
朱玉文
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省考察指導工作時,提出在玉米結構性過剩、收儲消化困難情況下推動發展原糧加工、做大做強水稻產業經濟等科學論斷,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為推動我省糧食流通產業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南和行動綱領。按照省委要求,全省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立足省情糧情實際,主動服從服務于實施“五大規劃”,做好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子號”、培育壯大“新字號”三篇大文章,加快發展“十大重點產業”,著力建設“龍江絲路帶”等大局,堅持問題導向,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激發創新活力,打造全面振興好環境,勇闖龍江糧食流通振興發展新路,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更好發揮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作用。
一、服務糧食生產發展和農民增收,著力增強糧食收儲能力。加快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減玉米、穩定并適當增加水稻、增大豆雜糧,以穩定糧食生產為抓手,夯實現代農業基礎,鞏固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全國人民的飯碗裝更多的龍江糧,確保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按此要求,在目前倉容爆滿、庫存居高難下和糧食生產將持續發展等實際情況下,抓好秋糧收購,保證農民余糧順暢銷售,是當前糧食流通工作的首要任務;加強庫存管理,確保規模空前的庫存糧食儲存安全是我們的責任。必須堅決打好糧食收購和安全儲糧“攻堅戰”和“持久戰”。要繼續立足于2016年糧食再獲大豐收,圍繞確保農民余糧順暢銷售、不出現新的“賣糧難”,盡早落實糧食收購總體預案,全力抓好糧食“去庫存”,采取加快糧食調銷、騰倉騰場、增擴場地和建設倉儲設施等舉措,擴大收儲能力,確保秋糧收購前增加收儲能力800億斤;全面落實玉米收儲新部署,通過組織召開國內玉米市場行情分析會、金秋糧食交易洽談會,促進玉米市場化購銷;強化政策宣傳、信息引導、技術指導,優化糧食接收流程,升級改造為農服務設施,提高糧食收購綜合服務能力;加強政策性糧食管理,提高企業規范化管理水平,防控風險,確保安全儲糧、安全生產。
二、服務發展現代農業,著力增強綠色糧油食品產業發展能力。全省糧食系統將按照中央和省委關于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增強市場意識和服務意識,盡快改變習慣于小生產、過度依賴政策糧收儲等傳統思維方式和發展路徑,主動適應糧食購銷市場化和消費升級新形勢,圍繞改造升級“老字號”,以“糧頭食尾”為抓手,加快發展具有龍江特色的優質大米產業鏈,在構建綠色生態安全的產業體系和市場營銷體系上實現新突破,破解水稻產業大而不強突出問題。采取產能和品牌整合重組等措施,淘汰低水平水稻加工能力,集中力量做大優勢骨干企業和知名品牌;采取發展“互聯網+糧食”經營模式等措施,實施龍江優質大米營銷專項重點推進行動,搞活市場經營,培育一批叫得響、信得過的優質大米知名品牌。加強協調指導,落實好國家和省相關支持政策,發展壯大優質大米和大豆等糧油食品產業,推動我省由大糧倉變成綠色糧倉、綠色廚房。
三、服務優化產業結構,著力增強糧食深加工產業發展能力。推動龍江振興發展,關鍵要靠產業振興發展。糧食是龍江重要資源優勢,現代糧食產業沒發展起來,關鍵在于精深加工不夠,優勢變成了短板,但短板也是潛力。省委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長三短”要求,結合近年來我省重點產業發展實踐,對“十大重點產業”進行了調整,要求全省上下要橫下一條心,打好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翻身仗,使我省產業結構層次出現一個大的躍升。按此要求,省糧食系統必須依托糧食優勢資源,找準糧食深加工發展滯后這一突出短板,凝神聚力、精準發力,圍繞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以“農頭工尾”為抓手,以加快發展玉米深加工產業為重點,積極引進戰略性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糧食深加工項目,實施糧食深加工業發展重點專項推進,推動傳統糧食優勢產業鏈條向下游延伸,提高資源深加工比重,提高糧食資源附加值和產品競爭力。
四、服務創新體制機制,著力增強糧食企業活力。必須創新體制機制,全面增強糧食企業活力。一方面,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堅持資源深度整合重組、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骨干企業,加大體制機制創新和改造建設力度,實施“百企提升”工程,改造升級國有倉儲企業“老字號”,堅持“老字號”“國字號”糧食倉儲優勢產業家底不能丟,深化資源整合重組,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完善企業治理模式和經營機制,以構建“一縣一企、一企多庫”的緊密型集團化經營管理模式為基礎,加快打造新型優勢骨干企業群體。通過創新促升級,把舊的存量轉化為新的增量,促進糧食倉儲傳統產業老樹不斷發出新枝,全面優化國有糧食倉儲企業存量、引導增量,增強企業內在活力、市場競爭力、發展引領力。另一方面,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消除歧視民企思想觀念和各種隱性壁壘,加快完善和落實相關政策,支持民營企業和社會資本參與國有糧食企業改制重組,參與糧食經營和產業發展投資。堅持以破解地方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發展問題為導向,以增強企業活力與產業競爭力為核心,積極穩步探索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引進有實力大型企業,采取靠大聯強等措施,推進跨區域聯營聯合,發展混合所有制區域性優勢骨干企業,逐步培育成集倉儲、物流、加工、銷售等綜合功能為一體的大型全產業鏈龍頭企業(集團)。要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完善對民營糧食企業指導服務措施,幫助解決困難,保持同企業家關系清白純潔,真心實意支持民營經濟做大做強。
五、服務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著力拓展糧食流通產業發展空間。黑龍江省糧食系統既要立足國內,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糧食產銷合作,擴大產銷區市縣間、企業間資本聯合、產業項目共建和互建生產、儲存、加工、銷售基地等深層次實質合作成果,還要放眼全球,服務推進“龍江絲路帶”建設,推動對外交流合作向寬領域、深層次、高水平發展。利用我省主動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積極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跨境基礎設施多點對接、互聯互通,暢通國際經貿大通道的有利條件,研究優化糧食倉儲、加工、批發市場等產業布局,發展大物流,集聚大產業,打造大平臺,降低運輸成本,提高糧食流通效率。同時,利用中俄博覽會、哈洽會等大型展會平臺,多措并舉,著力打造開放包容、互惠共贏的糧食流通產業合作體系,拓展糧食流通產業發展空間。
六、服務生態文明建設,著力增強糧食流通產業綠色循環發展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就是幸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省委要求要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以推動綠色發展為抓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走出一條生態優勢充分發揮、綠色生態產業富省惠民、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路子。省糧食系統將充分利用行業資源條件,著力在構建綠色產業體系方面實現新突破。要結合推進糧食倉儲物流現代化,支持企業推廣應用現代綠色環保安全儲糧技術;結合發展糧食精深加工,支持企業開展熱源、水源、氣源循環利用和建設稻殼發電、稻殼板材,玉米胚芽、玉米皮、玉米芯等加工副產物資源深度開發利用新項目,發展清潔環保、節能減排、節糧減損的綠色環保糧食產業循環經濟。
七、服務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增強促農增收和城鄉居民糧油供應服務保障能力。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工作”要求,省委要求通過編織好穩固社會保障網,走出一條基本民生得到改善、小康民生全面實現、人民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的新路子。省糧食系統堅持把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抓好糧食收購,完善和落實為農服務措施,促進農民賣糧持續增收;進一步做好糧油鹽市場供應工作,加強市場監測預警和應急供應能力建設,著力打造優質安全糧油產品供應體系,滿足城鄉居民糧油產品健康消費需求。切實加強發展環境問題整治,努力營造風清氣正、公平正義、誠實守信、開放文明、服務高效的發展環境,進一步釋放全省糧食流通產業發展活力,奮力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
(作者系黑龍江省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
責任編輯/杜金瑩dujinying@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