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東
開創黑龍江網信事業全網工作新局面
李耀東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網信工作座談會上,站在黨和國家戰略全局高度,闡釋了網信事業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大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從推動網信事業造福人民、形成網絡良好生態、加快核心技術突破、網絡安全和發展關系、推動互聯網企業的發展、為網信事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等六個方面,提出了關于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為網信事業的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是指導網信工作的最高綱領。
一、貫徹落實好講話精神,要樹立全網工作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的總要求和大趨勢”“網信事業代表著新的生產力、新的發展方向,應該也能夠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隨著互聯網的快速普及并滲透到社會生活各個領域,通過新的技術手段、新的傳播方式、新的媒介載體,逐漸形成了新的社會結構、新的互動模式、新的社會關系,建立起新的社會秩序和社會空間,正在改變著各個行業的生產方式。原有條塊分割的管理模式不再適應網絡信息化發展需要,迫切需要樹立全網工作理念,建立起統一指揮、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解決好原有行業管理的碎片化與互聯網發展的整體化之間的矛盾;建立起部門協調、行業融合的工作體系,解決好原有產業職能的單一性與互聯網眾創時代的復合性之間的矛盾;建立起互通有無、群策群力的工作格局,解決好原有行政職權的屬地限制與互聯網數據的無障礙互通之間的矛盾。這就要求我們按照協調發展的理念,構建“全網”工作格局,形成連接網絡基礎建設、網絡安全防線、網絡生態凈化,連接網上網下、各個領域“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全網”工作體系;還要求我們推動互聯網的整體管理、平衡管理和協調管理,建立我省網絡疆域,維護我省網絡主權,改善我省網絡環境。
二、貫徹落實好講話精神,要塑造良好網絡生態。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引用了東漢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的“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同時還指出“網民來自老百姓,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這兩句話寓意深刻,凸顯出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網絡民意的高度重視,對塑造良好網絡生態的高度重視。當前,互聯網正在輿論傳播領域催發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受眾對象和傳播技術都在發生深刻變化,網民既是信息受眾,同時也扮演著自媒體的角色,呈現出明顯的去中心化、分眾化、差異化傳播特點,將原有通過權威平臺單向傳播的形式徹底解構,傳統媒體逐漸轉變為全媒體時代的組成部分和參與要素。面對網絡信息傳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按照綠色發展的理念,打造清朗網絡空間。首先要強化網絡正面陣地建設,建立起網絡媒體聯盟,強化省內新聞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公眾賬號臺賬式管理,推動各有關部門踐行網絡群眾路線,圍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最大公約數,畫好網上網下“同心圓”,形成有利的網絡輿論場;還要進一步加快網絡輿情應急指揮中心建設,及時清理意識形態領域有害信息等網上不良內容,加大對發布惡意內容的違規網站和重點人員查處力度,從重打擊利用網絡欺詐攻擊等違法行為,堅決阻斷網上有害信息傳播渠道。
三、貫徹落實好講話精神,要打造信息化動力引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民”“要適應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降低應用成本,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網絡是一個全民的信息化工具,公民就是網民,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按照共享發展的理念,積極推動“互聯網+”戰略,大力發展網絡生產力,實現經濟結構優化,資源要素分配合理,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環境支撐。要大力發展以網絡信息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發揮黑龍江省在農業、旅游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實施好“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與阿里巴巴、中國聯通、騰訊、京東等“互聯網+”合作項目落地。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步伐,進行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的政務信息共享和業務協調,逐步完善人口、法人、空間地理等基礎數據庫,并積極推動浪潮集團在黑龍江省建立大數據中心,統一評估全省數據價值,聯合開發數據產品,助力全省電子政務建設和大數據系統深入應用,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要深入貫徹“寬帶龍江”戰略,推動有關部門加快實現“三網融合”,推動4G技術規模商用,加快城市寬帶提速和農村寬帶普及,重點抓好中國移動哈爾濱數據中心、大慶聯想科技城云計算中心一期建設,將信息化建設成果轉化為全省調結構促轉型的強勁引擎。
四、貫徹落實好講話精神,要構筑網絡安全防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發展要同步推進。”網絡是一個安全危機與發展機遇并存的復雜系統,從行業特點上看,網絡安全涉及數據、技術、應用、資本、渠道以及關防等各個方面,只有多管齊下、標本兼治,才能有力地筑牢網絡陣地。2015年省委網信辦組織國家級專業技術隊伍開展了全省網絡安全大檢查,對我省部分單位網站進行了遠程初級滲透攻擊,檢查中發現了一些單位和部門存在重大安全漏洞。下一步,我們要全面摸清全省網絡安全的家底,構建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形成跨部門、跨領域的網絡攻擊應對協調工作機制,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網絡安全態勢,提高網絡安全應急處置、技術反制能力。我們將常態化開展網絡安全檢查和風險評估,結合檢查中發現的隱患和問題,重點抓好對黨政機關、重點行業網絡安全大檢查、大評估、大補漏行動,大力整治安全隱患,及時封堵管理漏洞,確保全省重要信息系統安全平穩運行。我們將重點推進我省網絡系統安全感知檢測處置中心建設,加快引進、培育、運用網絡安全核心技術,同時鼓勵和支持網絡安全技術企業加強自主創新,有效整合全省網絡安全科研力量,加強協同攻關,努力在核心信息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上取得突破,盡快建立起技術領先、產業先進、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網絡安全體系。
五、貫徹落實好講話精神,要依法治理網絡空間。進入互聯網時代后,網絡空間逐漸成為經濟競爭的新領域、文化交鋒的新戰場和國際斗爭的新陣地,各種社會行為在互聯網上集合呈現。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加強對網絡空間的治理,對于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至關重要。網絡空間治理工作重點在于建立完善法制體系。根據省政府法制辦的安排,省委網信辦將牽頭制定“網絡公共信息資源開放和管理的意見”,聯合公安、司法、宣傳等部門研究制定“網絡空間信息發布內容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個人在網絡空間的權利和義務,規范個人在網絡空間的行為;進一步明確各類社會組織的網絡空間行為準則,探索實行行業管理,強化自我約束,構建我省網絡空間地方法制體系。網絡空間治理工作難點在于形成網上網下良性互動。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黨委統一領導、網信部門統籌協調、職能部門密切配合、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工作機制,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網信工作體系,解決網絡跨地域、跨領域傳播與傳統屬地化、屬事化和局部化管理相背離的問題,實現統一指揮、上下聯動,確保政令暢通、反應迅速。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責任體系,將“法外之地”納入法制軌道,明確網上現象映射出的現實問題及相對應的責任歸屬,推動網絡空間法治管理責任網格化,形成網信部門指導引領,各涉網部門分工負責,人民群眾監督反饋,黨委政府考核問責的工作格局,確保“網上問題有人管,網下事情有人辦”。
(作者系中共黑龍江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責任編輯/胡蕊hurui@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