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宏博
張聞天同志保護民族工商業的理論創新
富宏博
張聞天同志是中國共產黨忠誠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理論家。抗日戰爭勝利后,為了建立鞏固的東北革命根據地,張聞天主動要求到東北做地方工作,從1946年5月到1948 年5月,整整兩年,在合江省擔任中共合江省委書記、合江軍區政委。
全國解放戰爭初期,合江省是東北地區的戰略后方,擁有較多的城鎮、工礦林區和工商業。張聞天認為,這些民族工商業是建立東北革命根據地,支援東北解放戰爭的主要經濟基礎。特別是他對整個東北地區和合江省民族工商業現狀進行客觀分析后,提出了保護民族工商業的理論和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不但使合江省的工商業沒有衰落,反而有了普遍增長,為迅速恢復生產,繁榮經濟,推動東北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他提出保護民族工商業的理論和政策,在當時全國解放區內是獨樹一幟的,有著特殊的貢獻,受到中共中央和東北局的充分肯定。
正確分析東北地區特別是合江省民族工商業的特殊性。當時,合江省擁有佳木斯、鶴崗、雞西、雙鴨山、南岔等一批中等城市和工礦林區,還有一二百個小城鎮。日偽統治時期,城鎮民族工商業備受摧殘,到“八·一五”解放時已相當凋零。但與全國和東北解放區相比較,合江還是擁有城鎮民族工商業較多的地區。對于民族工商業問題,當時有一種觀點,認為東北日偽統治14年,并且實行了專賣配給制度,已經不存在民族工商業與私人資本,而只有敵偽資本。張聞天經過認真調查認為,東北民族工商業的主要部分屬于封建官僚買辦資本,在我接收時已收歸國有;也有相當數量的民族資本,但有的行業也有買辦成分,這就是東北民族工商業的特殊性。如日偽時期的大配給店和興農合作社的頭目、主持人,很多是漢奸與地主,帶有濃厚的封建官僚買辦性質。張聞天認為,我們黨領導群眾對他們進行清算斗爭,沒收屬于封建官僚買辦性質的資產,是完全應該和必要的,而對小配給店和其他民族工商業則應采取嚴格保護的政策。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張聞天根據中央指示精神,結合合江實際,于1946年7月4日親自為省委起草了《城市清算運動中應注意事項》的指示。這個文件強調黨對民族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應有原則的區別,規定了清算的具體政策界限:凡群眾已交款而未給群眾配給品的配給店,或雖未交款但配給店已從敵人手里領到了配給品的,均應清算;對配給店歷年克扣群眾的物品,在不使配給店倒閉的原則下適當進行清算,盡量不影響其正常的營業與生產。這就妥善地處理了群眾的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防止了“左”的或“右”的偏向。
提出保護民族工商業的理論。1946年5月,由民主政府領導的反奸清算運動在合江省全面展開。在“砍大樹,挖壞根”(即砍挖運動)和平分土地運動中,部分地區在清算的主要對象上出現了“左”的傾向。主要是對工商業者,不論大小,不論有無罪惡,一律看待。部分地區出現了農民到城鎮去挖浮財和平分地富兼營的工商業,使城市工商業遭受嚴重破壞。
張聞天得悉這些情況,在多次分析研究后指出,民主革命的任務是打倒地主階級,而不是打倒資本家。我們在城市清算中的主要對象,是罪大惡極的漢奸特務,而不是所有的工商業者。他立即主持召開全省城鄉干部會議:現在農村正在進行土地改革,凡農民群眾提出的合理要求,我們一定要堅決支持并盡量滿足;我們也要根據黨的政策,制止他們不要隨便到城內來抓人和“挖浮財”。譬如,把鐵工廠、木工廠分了,開春誰給農民生產和修理農具呢?把被服廠分了,誰給前線戰士做衣服呢?這對革命、支前和發展生產都不利。明確指示:“對城鎮私營工商業必須采取保護政策”。
他在1946年11月7日代省委起草的《發展工商業的若干政策問題的決議》中指出:“正確的規定與執行工商業政策已經成為當前的迫切任務。今后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工商業政策,則人民經濟生活的真正改善是不可能的。因而根據地的真正鞏固也是不可能的。”“為繁榮工商業、改善人民生活、支持長期戰爭,必須承認,大量的吸收私人資本,發展私人資本主義,是非常重要的任務。”“我們即應停止城市中的清算運動,而把我們的注意力轉移到繁榮工商業方面去。”這是一個非常及時的文件,使各縣、區工作團下決心把全省工作重心從清算斗爭轉移到發展工商業生產方面來。
制定出臺保護民族工商業一系列政策。張聞天主持省委會議,多次討論制定了相關政策。在1946年9月15日,他以中共佳木斯市委名義制定了《佳木斯市反奸清算處理辦法》,以合江省委名義發各縣、市委執行。《辦法》中明確規定:“非漢奸、特務,又非配給店主之中、小工商業資本家一律保護。在城市中經營正當工商業的中、小地主,其本人過去非為漢奸、特務,又非配給店主,現在為人安分守己者,應保留其工商業,并不起其在城市中的浮產。”
1946年9月21日,合江省委又發出了《關于恢復工商業的一些指示》,更明確規定一律停止對城鎮工商業者的經濟清算,并針對當時出現的新情況決定:被沒收的民族資本家企業,為原主經營的,應發還;軍警機關及部隊,不得任意扣押正當商人的一切貨物往來,并保障其生命財產的安全;執行勞資雙方有利的分紅制度。為了恢復發展有利于國計民生的工商業,省委省政府還命令迅速退還被占用的私人商店,調整稅收政策,獎勵必需品入境,銀行發放貸款,減輕從業者負擔。
中共合江省委為保護民族工商業,并于同年11月7日作出了關于《發展工商業的若干政策問題》的決議,正確處理了貿易、稅收、信貸、勞資、物價等方面的問題,規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恢復和發展私營工商業的具體政策。如規定:取消各種不合理的雜稅,一律采取合理負擔的辦法,使稅收政策成為調節公私關系、促進私人工商業發展的有力杠桿;在物價政策上要有利于工商業品的輸入與農產品的輸出,使工農業產品價格比例適當等等。早在1946年11月張聞天同志就對保護和發展工商業作出這樣全面、系統、明確、具體的政策規定,是難能可貴的。這項決議稱得上是我黨保護民族工商業政策的一份重要的歷史性文件。
1948年1月12日,在平分土地運動的高潮中,張聞天以合江省委名義起草了《在平分土地運動中保護工商業的指示》,作出了保護民族工商業新的政策規定:
①“地主兼工商業者,除沒收其封建剝削部分(即沒收其土地及出租的牲畜,在農村的房屋,并廢除其高利貸)外,其他一律不動。”②“凡在1946年3月以前之純工商業者,不管其過去出身是否地主或富農,一律保護。”
“農民不得直接查封工廠、商店,更不得沒收工商業者的財產。”“凡未經市及縣公安局,或市及縣政府,私自查封沒收者,為非法行為。”他在保護民族工商業政策中,提出了“公私合營”“民辦合作社”“經濟核算制”“股份分紅”“民主管理”“私人資本主義”等理論觀點,都開辟了我黨經濟理論的先河。
該文件報中共中央東北局后轉中共中央。1948 年1月31日中央批示:“合江省這一指示,經修改后,可適用于整個東北各地。”后來,省委就城市工商業的幾個政策問題向黨中央作了請示報告,中央批轉了省委的報告,指出:合江省關于保護城市工商業的意見是正確的,他們在這個問題上采取了馬列主義的政策。
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使工商業者對黨的保護民族工商業的政策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他們廣開貨源,經營積極性普遍高漲,使佳木斯市工商業出現了繁榮局面。1948年1月至4月,三個月的時間,佳木斯的工商業就增加了775戶,資本總量翻了一番。到年底,全市工商業發展了66%。當時,各工商企業都飽和生產,呈現生產上升、市場繁榮、秩序安寧景象,使佳木斯成為東北根據地的主要軍需基地,這是貫徹保護民族工商業政策的結果。著名軍旅作家劉白羽在佳木斯采訪,看到佳木斯工商業的發展后,描述了這樣一副場景:“從我的走廊望出去,佳木斯全市在目,多數的煙囪冒著煙。”他深情地評論:“記者從重慶、上海目睹民族工商業凋零慘狀而來,深覺真正新中國的民族工商業是在解放區生長了”。
張聞天提出的保護民族工商業的理論和政策,被中共中央東北局與黨中央充分肯定,其內容被吸收到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決議中,為我黨在全國解放后制定“公私合營”和過渡時期總路線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張聞天同志對毛澤東思想的豐富和發展做出的貢獻,永載史冊。
(作者系佳木斯市“東北小延安”文化研究會會長)
責任編輯/徐朝 xuzhao@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