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勤剛
創新思維抓黨建夯實基礎促發展
徐勤剛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努力學習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防止出現“新辦法不會用,老辦法不管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的情況。作為基層鄉鎮,堅持用好辯證思維、精準思維、系統思維的理念,圍繞基層黨建創新的要求,結合庫區偏遠鄉鎮的實際,找準基層黨建的問題結癥,努力在黨建與經濟上找準平衡點和突破口。
一、用好辯證思維,擺好基層黨建與經濟發展關系,增強雙抓雙促的自覺性主動性。地方經濟發展與鎮村基層黨建,兩者緊密相關,相互影響。一方面,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的強弱決定村級經濟發展的快慢。基層黨組織不僅是經濟建設各項政策的落實終端,更是鎮域經濟建設的具體核心。就實質而言,抓經濟發展,必須首先抓好基層黨組織的執政能力建設。實踐證明,凡是村級黨組織團結、務實、廉潔的地方,村級的工作就有聲有色,充滿活力;反之,就會死氣沉沉,沒有生機。另一方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執政能力是推進村級經濟發展的迫切要求。基層黨組織和經濟發展是有機統一,辯證一體,基層黨組織為經濟發展提供保障,經濟發展需要堅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作支撐。因此,要善于用辯證思維、全局觀點看待問題,摒棄就黨建抓黨建,就經濟抓經濟的單一做法,切實做到兩手抓,兩促進。
二、用好精準思維,堅持問題導向,找準基層黨建與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在工作實踐中,基層黨組織,特別是黨支部書記中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會嚴重影響基層黨建和經濟發展。一是服務經濟發展的意識相對薄弱。部分村級黨組織成員宗旨意識弱化,先鋒模范作用不突出,缺乏敬業精神。村民調侃說“黨員不黨員就差兩毛錢”,甚至在涉及個人利益時寸步不讓,覺悟還不如一般村民。二是黨建與經濟工作發展不平衡。偏遠鎮村經濟與黨建,存在一頭重、一頭輕的現象。由于缺乏領導核心,相關政策落實不及時,影響經濟發展。有些地方就黨建抓黨建,缺乏有效的載體,經濟工作也缺乏相應動力和組織保證。三是發展經濟的能力不足。部分村級黨組織成員的結構素質堪憂。以二道河鎮為例,現有黨員普遍存在年齡偏高、整體素質低、女黨員比例低、少數民族占比低的“一高三低”現象。同時,沒有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盲目執行上級政策,導致村民反感,工作難以開展。四是缺乏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必要物質條件。農村稅費改革后,村級收入大幅減少,村集體經濟狀況薄弱,黨組織帶領群眾發展經濟缺乏啟動資金,提供的公共服務日益減少。
三、用好系統思維,對癥下藥,努力實現基層黨建與經濟發展雙促雙建。按照“把基層黨建作為事關全局的一項戰略性、基礎性工作來抓”的要求,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任務體現在基層、落實在基層,不斷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整體水平。一是提高村級黨組織領導能力。農村基層干部作為農村發展的“領頭雁”,把選準村黨支部書記作為關鍵,把那些思想品質好、政治上過硬、會經營、講奉獻、能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黨員干部選上來,建立一支優秀村支部書記隊伍。二是健全民主管理監督制度。當前農村問題主要集中在集體經濟管理、干部辦事能力、黨員作用發揮三大方面。充分發揮村民代表會議、村理事會、監事會作用,規范村級財務,全面實行黨務、村務、財務三公開制度,實施村干部任期目標責任制,讓村民了解村里要干什么,村干部在干什么,提高村務的透明度。三是實現黨建與經濟發展有機鏈接。通過不斷創新黨建載體,直接融入經濟建設主戰場,以“雙建雙帶”為載體,積極探索多種路子,努力實現黨建與經濟相互促進,協同發展。四是保持農村良好社會風氣。加強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大普法教育力度,重視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建設,守住思想文化陣地。充實村級調解委員會,特別注重解決好老百姓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引導農民積極開展科技文明示范戶、美德進農家示范戶、優秀黨員評比等活動,為村級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作者系海林市二道河子鎮黨委書記)
責任編輯/張博zhangbo@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