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呂云婷++任蘭蘭
摘 要: (中)摘要 運用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數據和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方法,對“二孩”給城鎮青年平衡工作家庭帶來的影響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孩子數量和孩子年齡對城鎮青年平衡工作家庭具有顯著影響。在公共托幼服務短缺情況下,生育二孩和有3歲以下孩子的城鎮青年女性,家庭沖擊工作的比例更高,性別差距更大,部分女性被迫中斷工作。該發現對二孩政策的啟示在于,增加公共托幼服務對于促進符合政策的城鎮青年生育二孩、平衡工作家庭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關鍵詞: (中)關鍵詞 城鎮青年;生育二孩;家庭沖擊工作
中圖分類號: (中)中圖分類號 C9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49(2016)02-0001-09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602001
工作家庭沖突不僅影響員工的工作情緒和精力分配,甚至還會對勞動參與率產生影響。近年來,社會支持不足增加了女性家庭負擔,有嬰幼兒的職業女性容易產生家庭沖擊工作的矛盾。二孩政策的實施,是否會給符合二孩政策的城鎮青年女性平衡工作家庭帶來更多挑戰?究竟哪些因素會影響有兩個孩子的城鎮青年工作家庭平衡?按照《北京行動綱領》和《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的目標要求,為了給職業女性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政府需要采取哪些積極措施?如何才能促進男女平衡工作與家庭?對以上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無論對于促進女性職業發展,還是對于推動單獨二孩政策順利實施,都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文獻回顧
女性既是生育的主體,又是重要的人力資源。二孩政策的實施,將會對女性就業產生重要影響。本文分別從二孩政策對女性就業影響和平衡工作家庭兩個方面進行文獻回顧。
1有關二孩政策對女性就業影響的文獻回顧
有學者認為,單獨二孩政策必將給女性帶來更大的生育壓力,使女性發展機會受限和勞動權益受損[1]。很多用人單位對女性生育二孩增加用人成本的擔心,使女性在入職、升遷和終身發展中雪上加霜[2-3]。實證分析表明,生育二孩會顯著降低城鎮婦女的就業可能性[4],已婚已育、有工作經驗的職業女性,在單獨二孩政策實施前,曾經是企業招聘中的強勢群體,目前在重返勞動市場時,因存在再生育可能而面臨更加嚴峻的就業挑戰和性別歧視[5]。不僅如此,單獨二孩政策還增加了用人單位對應屆女大學生的就業性別歧視。2014年針對招聘性別歧視行為的平等就業監管機制研究課題組調查發現,有5848%的女大學生“被問及是否獨生子女或生育二孩事宜”,被問及次數平均達到288次[6]。
對于如何消除單獨二孩政策給職業女性帶來的不利影響,有學者建議提高生育成本社會化程度,減輕單獨二孩政策給用人單位帶來的生育負擔,加強對勞動力市場和用人單位招人用人的監管力度。同時,政府應將托兒服務納入公共服務范疇,減輕單獨二孩政策給職業女性帶來的育兒負擔,推動男女兩性共同發展[7]。
2 有關平衡工作家庭的文獻回顧
20世紀60年代以來,國內外已經圍繞工作家庭沖突開展了很多研究。凱恩(Kahn)等學者認為工作與家庭領域的需求在客觀上互不相容,導致相互沖突[8]。格林豪斯(Greenhaus)等認為,個體在同時扮演不同角色時,一種角色的責任可能會影響其他角色,來自工作和家庭的壓力,會使工作、家庭角色難以協調;同時他們基于壓力的來源不同,分別提出了工作沖擊家庭(workfamily conflict)和家庭沖擊工作(familywork conflict)兩種具有指向性的沖突方式[9]。
國內調查發現,家電行業銷售人員的工作安排和家庭支持,對工作家庭平衡具有顯著影響[10]。在工作家庭沖突的性別差異方面,陸佳芳等學者對北京部分需要照料孩子的員工調查發現,男性員工的工作沖擊家庭比例和家庭沖擊工作比例均大于女性[11]。而格瑞茲瓦茲(Grzywacz)等研究則發現,女性的工作沖擊家庭比例高于男性[12]。佛斯曼(Fursman)認為雖然美國女性在工作領域取得了諸多成就,但其社會文化仍然要求女性首先應扮演好母親角色[13],女性照料孩子并承擔家務勞動比職業發展更為重要[14]。正是基于這種文化要求,美國職業女性經常被塑造成既能出色工作又能很好地平衡工作家庭的超級媽媽[15-16]。實際上,女性參與社會勞動后,其配偶并沒有相應的加入到家務勞動的大軍[17]。與配偶相比,女性除了承擔有酬勞動外,還要承擔更多家務勞動[18];與家庭婦女相比,職業女性照料孩子的時間并未因工作而減少,為此她們只能通過壓縮睡眠時間來應對工作和家庭的雙重負擔[19]。
實際上單純依賴個人或家庭力量,難以解決工作家庭沖突問題。雖然美國中產階級可以把孩子送到日托機構或日托中心,通過購買孩子照料服務來緩解工作家庭沖突[20]。但是在美國低收入家庭中,單身媽媽比例較高,她們不但沒有經濟條件購買照料服務,而且還因其工作缺乏靈活性和穩定性而加劇工作家庭沖突的矛盾[21-22]。在中國現階段托兒所短缺、社會支持不足的情況下,部分無法協調工作家庭沖突的職業女性,只能中斷工作、回歸家庭。在2010年城鎮18-29歲女性中,有0-6歲孩子的女性就業率比未婚或已婚未育女性低84個百分點。八成未就業女性不是不想工作,而是由于需要照料3歲以下孩子而不得不放棄工作[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