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猛 鎮(zhèn)江技師學院
淺析項目教學法在《電子線路》教學中應用
張 猛 鎮(zhèn)江技師學院
優(yōu)化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著力于開放式、多元化教學的實現。本文基于對項目教學法的認識,從項目教學法的模式構建、項目難度把握、項目層次構架三個方面,闡述了項目教學法在《電子線路》教學中應用策略。
電子線路;課程教學;項目教學法;應用
項目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強調教與學的良性互動,促進有效教學的實現。在《電子線路》教學中應用項目教學法,契合了課程的特點要求,也進一步優(yōu)化了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了教學理念,表現出良好的應用價值。項目教學法是基于構建主義理論發(fā)展而來,教與學是實踐探究的過程,是學生主動學的再創(chuàng)造。因此,項目教學法在《電子線路》教學中的應用,應切實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電子線路》課程具有理論與實踐并重的特點,強調項目教學接地氣、契合實際生產生活,即突出項目的“生活性”,實現“項目+生活”的模式構建。因此,在項目確立的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緊扣課程教學內容,強化課程內容在項目中充分融入;另一方面要以學生為主體,生活性的項目構建,能夠契合學生的興趣導向,立足于生活、解決實際問題,進而在興趣的導向之下,實踐操作的促進之下,以項目盤活僵化的課程教學。傳統(tǒng)《電子線路》課程教學,僵化于“概念——定理(公式)——練習”的教學框架,教與學的活動性不足。以項目驅動教學,以“生活”搭建探究因子,有助于師生教與學的良性活動,轉變傳統(tǒng)僵化的課堂教學。以“單級低頻小信號放大器”課時教學為例,創(chuàng)設項目教學。
教師為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項目”內容課時設定為“生活+課內知識”,的方式,以項目促進教學由淺入深、有簡入難,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識記,以及良好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師將項目設定為:“設計有使用價值的‘家用對講機’”,從實際生活入手,又以生活應用落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項目的實用性,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積極性。教師將項目的知識框架設定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之上,通過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項目內容,讓項目成為學生主動探究的激發(fā)因子。

圖3-1:“音樂門鈴制作”的層次架構
項目是教與學的基礎,其難度性的有效把握,直接關系到項目教學的成果。“度”的拿捏,應注意三點:一是項目不易過易,造成學生在項目完成中,缺乏探究性、實踐性的樂趣,一蹴而就的項目任務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項目不易過難,難于思考、難于實踐的項目,往往會挫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在項目完成中出現“半途而廢”的情況,反而弱化了項目的導向作用。因此,項目拿捏“有度”,“度”在于難度適中,基于適度情境障礙的設計,讓學生在知識認知與實踐探究形成一定的沖突,進而在沖突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積極探究。與此同時,項目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為學生完成任務創(chuàng)設問題解決“梯度”,進而讓學生既不可一步到位,解決問題;也不會面臨較大的知識困境,面臨半途而廢的窘況,而是在已有知識的認識及構建之下,基于教師的指導、學習資料的搜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以“晶體二極管”教學為例。
在項目的設計中,教師將項目設定為“充電器的制作與調試”。該項目是二極管在現實生活中最為常見的電路應用,學生對于項目內容有親切感,但對學生的知識儲備有所要求(如,電路分析),也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這就說明,教師的項目設計過難,學生現有的知識與操作能力難以完成任務,需要新知識的進一步學習。因此,在項目的設計中,教師可以將“充電器的制作與調試”項目進行細化為4子項目體系(項目1:二極管整流電路制作:項目2:電容濾波電路制作;項目3:穩(wěn)壓電路制作;項目4充電器調試),形成項目問題梯度。學生在子項目的完成中,實現了“”。
教學的連貫性構建,是實現“整體性”教學的重要基礎。學生基礎不同,項目教學如何面向全體學生,并形成良好的教學效果,關鍵在于構建好項目層次架構,促進學生有效學習。在傳統(tǒng)教學中,知識點零散,基礎能力差的學生學的吃力;而基礎好的學生“學不飽”,出現教與學的不均衡性。為此,教師在項目教學中,一是課程內容,創(chuàng)設具有層次體系的項目,滿足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需求;二是項目指向于全體學生,項目實現知識的完整性構建,從基礎知識,到探究性知識,再到開放性知識,知識形成連貫性,提高學生學習與實踐的有效性。以“制作音樂門鈴的制作”項目為例,對項目層次構架的說明。
教師在項目的設計及推進過程中,為了形成知識的體系化,實現“整體性”教學。教師將項目所包含的知識,構建成為了如圖3-1所示的項目層次架構。
在圖3-1層次構建的基礎之上,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構建“開放性知識”層次。即,該層次的構建應建立在學生知識充分、1-3項目層次充分實現之上。如,“聲光同步的音樂門鈴制作”,這就是基于1-3項目的基礎之上,學生基于開放性知識的探究,“創(chuàng)新性”的設計,超出教師的任務層次。
總而言之,《電子線路》教學的優(yōu)化與調整,是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改革的過程。項目教學法契合了《電子線路》的課程要求,也為開放式教學的搭建創(chuàng)造了空間。通過項目的科學設計、項目模式的有效構建、項目層次的良好創(chuàng)設,實現項目教學法在《電子線路》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提高其應用價值。
[1]沙麗娟.項目教學法在電子線路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01)
[2]謝麗君.項目教學法在中職《電子線路》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理科原地,2013(12)
[3]賴慶蓮.淺談項目教學法在Protel DXP 2004教學中的應用[J].赤子(中旬),2014(03)
[4]張維.項目教學法改革實例—基于《電子線路CAD技術》課程[J].科技資訊,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