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爾蘅
摘要:盡管城投類企業在城市基礎設施投融資建設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融資規模劇增導致政府債務問題以及企業內部本身存在一些管理機制不健全的問題都在新常態的時代背景下為其發展增加了風險。因此本文主要針對城投類企業未來的發展進行探究,提出有具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城投類企業 新常態 發展對策
城投類企業是上世紀90年代初期政府為有效籌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而專門成立的投融資平臺類國有企業。這類企業能整合資源、拓寬融資渠道、統一代政府行使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等職能。自2008年6月國家投資政策刺激下,各地的城投企業得到了較大發展。
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發展速度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發展,發展方式從粗放型增長轉向集約型增長,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存的供給側改革,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轉變。特別是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實施之后,過去主要依賴土地發展的城投類企業發展狀況不容樂觀。這種情況下,城投類企業如何明確發展方向,實現企業轉型升級,是當前面臨的問題,本文從四方面對城投企業提出以下建議:
一、以政府引導,市場化經營為原則導向
城投類企業中目前發展勢頭較好的企業在依托于政府的同時,已經逐步向市場化發展方向上進行轉變,在經營管理上市場化操作程度越來越高,政府與企業的職能權責分配越來越清晰。如天津泰達,它的成功離不開規范和科學的政企關系,政企分開和管委會充分放權,使泰達控股能以股東身份依法享有資產收益權、重大決策權、選擇管理者和轉讓股權等的權益,同時又不妨礙其承擔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資本經營型控股公司。
由此可見,責權明晰的政企關系有利于企業更加合理和高效管理。在制定發展戰略時,企業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引導,充分利用政府資源,不斷調整和優化資產結構的,同時,在企業的運營和管理上要堅持市場化運作,以市場化手段配置資源,充分挖掘現有資產價值,實現資產價值最大化,這是城投類企業在新常態背景下實現發展的重要基礎。
二、以整合資源,業務多元協同化為發展方向
對企業內部資產進行高效整合,以形成具有競爭力的核心業務,圍繞核心業務向相關多元化和專業化的業務單元聚焦發展,各板塊的業務之間形成協同發展的聯動模式,使得優勢資源能夠集中發揮、資產效率實現最大化。如上海城投作為城市資源開發商、專營商,以土地為核心要素,以城市資源經營為核心業務板塊,用這條主線將不同業務單元串聯起來協同作戰,形成了集投資、運營、建設、服務和資金保障為主線的城市一體化運營模式,各業務板塊之間獨立發展,但是在功能上相互補充,聯動合作。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大規模的城市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帶來了土地升值,也推動城市各方面的發展。
三、以城市運營,產融結合化為推進方式
作為依托于政府的城市資源開發商和運營商,以資源經營為主營業務,以城市運營為主要業務板塊。政府和城市運營商在充分認識城市資源基礎上,運用政策、市場和法律等手段對城市資源進行整合、優化、創新,進而取得城市資源的增值和城市發展最大化。城市資源不僅包括如土地、道路、建筑物等自然資源,還包含涉及歷史文化遺產、社會文化習俗等人文資源。通過城市運營,把城市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有效推向市場,使城市綜合競爭力得到提高,城市財富得到增加,城市居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感得到提升,增加了城市精神內涵,這是城市運營問題的關鍵,也是城市運營的終極目的。
在城市運營過程中,要提升資本運作能力,運用金融工具積極探索多元化的融資途徑和融資模式,充分利用多種融資手段和融資工具,發揮資本杠桿作用撬動項目,依靠公司在融資創新方面的優勢,為公司項目提供資金保障。在產業和資本運作能力協同發展的情況下,共同推進城市建設的發展。
四、以規范化管理,專業化運作為經營模式
城投類企業作為以城市資源運營為主,多產業開發的現代企業,其經營離不開規范化的管理方式。首先要利用現代企業管理的觀念、方法和手段,使企業的管理制定不斷健全和完善,增強企業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提高企業對市場的應變能力,從而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其次,城投類企業需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形成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引導企業良性發展。第三,建立公開公正的用人、分配和考核制度,積極引進具有現代管理理念的管理型人才。
而高效的城市運營商治理結構不但要求管理的規范化,更要求運作的專業化。專業化運作要求在公司全面運營的基礎上,對業務進行具體劃分,不同類型業務的運營和管理模式不盡相同。如上海城投,獨特的“三分法”業務管理模式,將政府項目、公用事業和經營性產業分開經營,分級管理,比如項目類做項目周期考核,運營類進行市民行風評議考核,經營性的交給市場去檢驗;分類指導,強調專業化。
總之,城投類企業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要實現良性的轉型升級,必須形成利用兩條腿走路的機制,其一是向市場化發展轉型,盤活企業現有的經營性存量資產,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其二繼續履行建設、管理、運營城市基礎設施的職能和承擔政府發債主體的功能。這樣才能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走得穩,走得遠。
參考文獻:
[1]呂韜.城投公司發展模式研究——以云南城投為例[D].云南大學,2012
[2]劉洋.論市級城投公司運營模式轉型[J].中外企業家.2015,26:14
[3]王錚.變與不變上海城投20年的堅守與蛻變[J].上海國資, 2012,07:31-34
[4]鄭三明.城投公司“委托代理”轉型模式的思考[J].當代會計, 2015,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