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洲
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國內多項公共事業逐漸得到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密切聯系著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兩者共同發展、互相促進。但目前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并沒有實現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與內部控制制度完美結合,導致很多方面依然有問題,例如:管理人員控制的意識不高,單位內部執行力比較弱等。因此,詳細深入分析兩組的契合點,實現國庫集中的支付制度與內控有機結合,從而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發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國庫集中支付體制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現狀,并提出相應的建議,以期加強行政的事業單位內控力度。
關鍵詞:國庫集中支付制度 事業單位 內部控制
在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政府性財政資金撥付渠道與入庫有了根本的改變,簡單地說,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主要是應用國庫集中的收繳支付手段,操作各類財政資金的收支,全部財政資金收支均通過財政部門所設立統一賬戶。在支付時通過財政部門的審批,把資金資金匯到供應商的戶頭,這種方式徹底改變傳統的財政資金撥付制度。通過應用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不僅可以降低政府資金運作成本,而且可以提高政府部門資金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與規范性。
一、在行政事業的單位中應用國庫集中的支付制度重要性
近幾年來我國加大了行政事業單位改革的力度,例如:應用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可以對傳統層層撥付資金的方式進行改變,明顯提高了國庫資金的使用率,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提供了良好環境,同時使內部控制工作量得以減輕。但是國庫集中的支付制度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與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建設內部控制機制對于行政事業的單位實施全方面管理有著重要作用,其貫穿于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全過程中。目前,國庫集中支付主要是按照部門預算來執行,在建立規范、統一與高效撥付和預算資金的申請體系的前提下,對預算監督以及執行進行強化,這和內部控制執行目標一致,但是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還不能代替內部控制制度,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前提是控制單位的經濟活動風險,且經濟活動主要涵蓋了政府采購業務、預算業務與收支業務等。此外,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中只納入了財政預算資金,并不是包含行政事業單位全部資金,例如:本級與上級部門撥入非同級的財政撥款沒有納入其中。所以強化國內事業單位的內部風險控制和監督,對于事業單位發展尤為重要。
二、國庫集中的支付體制下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現狀
(一)沒有合理設置職能權限
國內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者在設立內部控制體制時,由于缺乏專業性的知識,導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無法準確理解內部控制的制度設立重要性,導致內部控制信息數據比較缺乏,不能科學的、及時的貫徹落實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此外,在職能權限分布過程中,只把會計工作者納入算賬、報賬與記賬團隊里,這與內部控制的建設整體性、本質相違背。
(二)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者內部控制意識不強
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負責人在風險管理方面的意識不強,沒有充分認識到完善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現實意義與重要性。嚴重忽視了內部控制落實情況,特別是實施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以后,因對內部控制缺乏了解,過于神化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主觀認為可以防止發生違規違紀的情況。
(三)資金監管存在中間地帶
目前,國內行政事業單位雖然實施國庫集中的支付制,同時也保留銀行基本賬戶,主要用來進行其他貨幣資金收付的結算。例如:某事業單位已經實施了國庫集中的支付制,還保留著另一個銀行基本賬戶,在2011年銀行基本賬戶中收到上級部門專項撥入資金,沒有登記到國庫集中支付管理中。根據上級部門規劃該資金用于某項目的建設中,并且項目所需金額滿足政府采購的限額標準,該事業單位使用該專項資金進行項目建設,且須保證項目質量。項目的建設在2014年到期,到了2014年相關部門進行項目驗收,發現這個單位沒有根據資金進行項目的建設,并且專項資金全部被挪用。
(四)國庫集中支付系統程序方面的缺陷
目前,國庫集中支付制以及會計核算系統需要對經濟業務進行分別處理,兩種處理方式的要求與內容都存在差異,互相獨立,這種分別處理方式容易導致國庫賬出現錯誤。此外,財務部門只需進行核算、支付與記賬等工作,并不了解業務與資金去向,不能給業務實施與決策過程提供參考。
(五)內部監管以及執行力不足
由于財務管理的體制不完善,單位會計基礎工作缺乏規范性,沒有嚴格按照適應性的原則,也沒有按照單位實際情況以及管理要求執行財務管理制度,導致管理活動存在較大的隨意性。此外,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沒有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內部控制的制度,經常是直接套用其他單位內部控制的制度,導致內部控制效果得不到發揮。雖然部分單位完善了管理系統,但是由于違章不究與有章不循,導致獎懲制度與控制措施形同虛設。
三、在國庫集中支付體制下,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的措施
(一)組織單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對崗位分工進行明確
在行政事業單位實行內部控制,第一,組織單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由于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工作者具有專職性,其主要負責會計審計與預算工作,這就要求內控工作者具備會計的專業技能與知識,全面熟悉會計系統。第二,需對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工作者管理崗位進行明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者不僅需要進行財務控制,而且要進行審計與預算等工作,必要時還需進行監督、業務經辦與授權等職責,因此需要對每一個工作人員的崗位進行明確。
(二)加強風險控制的意識,落實內部控制的制度
在國庫集中支付體制下,行政事業單位更需嚴格落實單位內控制度。很多行政事業單位由于管理人員與部門風險控制意識不高,導致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得不到有效落實。所以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強化內控制度的執行,提高工作人員內控意識,貫徹落實內控制度。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者應該充分發揮帶頭作用,全面分析風險存在可能性,同時主動積極承擔相關責任,強化政策可操作性與有效性,進而提高全部工作人員內控與風險控制意識。此外,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大力宣傳內控體制,組織單位全體員工學習與了解內控制度作用與優勢,加強內控意識,充分貫徹落實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
(三)實施會計的制度,健全財務管理制度
會計控制主要是在加強會計工作監管前提下,保證會計制度適應國庫集中支付政策。強化會計控制,對財務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并以此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制度。同時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充分熟悉國庫集中制法律法規與具體章程,切實把握國庫集中支付特點。此外,行政事業單位還應尋找單位和國庫集中的支付制對接點,對兩者的不適應部分進行改革;加強財務審計工作。還要認真核對會計憑證資料,保證其合法性與真實性;仔細核對各項財政收入與支出,對每筆資金動態與流向進行明確。
(四)落實單位管理人責任,落實單位內控制度
不管是內控制度亦或是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都屬于行政事業單位的宏觀管理,需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者樹立責任意識,科學的對兩個制度進行安排與落實,加強制度可執行性和可操作性。使責任風險和經濟效益、決策層的人事任命相掛鉤,再根據領導分工進行授權,落實授權審批的制度和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制度。此外,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加強員工內部控制意識,強化單位員工學習與培訓,充分掌握操作的方式,防止內部控制過于形式。
(五)提高內控工作者自身業務素質,充分發揮內控制度作用
行政事業單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與內控制度實施成敗取決于工作人員素質高低,行政事業單位應加強對單位工作人員專業能力與道德素質進行考核。行政事業單位對于人力資源的管理需要與人才特殊要求相結合,組織政策宣傳教育與職業技能培訓,確保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職業道德素養與專業素質得到提高。
提高單位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不僅可實現財政部門信息和上級主管部門互聯互通,而且能夠實現代理銀行、財政部門與支付中心之間信息的互動,提升國庫支付效率;同時完善財務信息上報及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落實情況,強化單位管理,從而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在國庫的集中式支付制下,行政事業單位要想取得發展,勢必要貫徹落實內控制度。換句話說,行政事業單位應充分聯系自身實際情況,吸收引進優秀管理經驗,對單位內部控制制度逐步完善,保證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支出規范性與合理性,確保單位工作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任萍.淺析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J].財經界,2013,14(09):46-47
[2]包貫華.財政國庫集中支付與會計集中核算融合運行模式探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14(16):13-15
[3]黃麗香.淺析縣級行政事業單位國庫集中支付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5,24(20):24-26
[4]程娟.試論國庫集中收付體系下完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J].財經界,2013,15(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