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婕
摘要:小微企業會計信息質量不高,對小微企業自身以及整個社會經濟均有重大影響。本文將著重探討關注小微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意義,并分析信息質量低下的原因,結合時下背景分析并總結出提高質量的路徑。
關鍵詞:小微企業會計 信息質量 意義 原因 提高 方法
一、小微企業會計信息質量重要性
“小微企業”是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統稱,涵蓋農、林、牧、漁、工、建筑、交通運輸等眾多行業,對于社會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
(一)小微企業資本市場融資的未來導向
我國政府大力推行并加強適合小微企業進行融資的資本市場建設。加大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等板塊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鼓勵投資股權或創業型機構對小微企業進行投資。從資本市場上進行融資,是小微企業未來發展趨勢。而這一點必然會受到信息不對稱的影響。為了能夠降低資金提供者與企業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以便讓稀有的資金得到最有效的配置,財務報告應該能夠減少上述信息不對稱所引起的信息問題。這就要求財務報告能夠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
(二)小微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制約其發展
現實情況是,小微企業常常忽視會計信息質量。企業的投資者同時也管理著企業的運作,所有權與經營權高度統一。這種模式下高度集權現象十分嚴重,所有者對于企業目標缺乏清晰的認識,片面追求當期短期利益最大化。因此絕大多數小微企業會忽視會計信息對企業現在和未來的價值,會計信息喪失了它在企業管理中應有的地位。
低質量會計信息會制約財務管理體系。會計信息具有事前評價功能和事后監督的契約功能。會計信息可提供關于公司未來現金流量的數量、時間及不確定性的相關信息。高質量會計信息是企業所有者進行財務管理、財務決策的前提和基礎。但大多數小微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堪憂。由此帶來應收賬款周轉緩慢,資金回收困難;存貨控制薄弱,原材料管理不到位,資產浪費現象嚴重或大量現金閑置等一系列后果。
低質量會計信息還會加劇融資困難與經營風險。目前,小微企業主要依賴國家財政資金、企業留存收益、銀行信貸資金等籌資渠道。其經營規模較小,風險防范能力較差,抵押能力和償債能力不強,融資本身就存在困難。而小微企業普遍忽視會計制度的建立,導致無法及時有效地向銀行提供規范的財務報告,造成提供的信息信用等級不高等后果,進一步影響企業在銀行等融資機構中的評級。低質量會計信息使得小微企業的貸款融資門檻提高,融資更為困難。
二、 原因分析
(一)內部會計核算問題
會計制度不規范、準則實施不到位。2013年我國出臺了新版《小企業會計準則》,但執行情況并不理想。部分小微企業為減少日后轉化成本而采用不相適應的《企業會計準則》,部分甚至自創賬務處理方式。小微企業對頒布的準則認識不足,真正采用了的企業只有小部分。盡管此前各級財政部門進行了大規模的宣傳輔導工作,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
其次,會計信息存在虛假,制度監管不到位。部分小微企業私設兩套賬目,編制虛假財務信息,以達到操控利潤的目的。在向銀行借貸或以其他方式融資時,憑借虛假的財務信息從銀行或者相關機構獲取資金。并且,會計人員專業性不強、職業道德存疑。現階段很多小微企業會計人員學歷不高,無證上崗現象也屢見不鮮。這些會計人員對新會計制度和財經法規不熟悉,法制意識淡薄,知識結構的老化,使得許多理論上完善的會計方法與復雜的會計技術無法實施或是實施效果大打折扣。部分會計人員職業道德還存在問題。這些不真實、不完善的會計信息將直接影響小微企業管理者的決策,對于這些剛剛起步的小微企業來說很可能是致命的。
(二)政府扶持關注不足
雖然國家出臺了不少政策來鼓勵與幫助小微企業的發展,但多以優化小微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為形式,并未涉及改善企業內部財務環境,提供諸如財會人員的培訓與培養等方面的扶持以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從總體上看,政府對提高小微企業會計質量關注力度仍然不足。
(三)代賬機制存在問題
小微企業常常依賴于外部代賬,以節省會計崗位增設成本。一些小微企業會直接選擇兼職人員代理記賬。他們沒有規范統一的管理單位或組織協會,能力水平往往良莠不齊。還有一些小微企業會選擇代賬機構。然而國內代理記賬機構的執業質量都十分堪憂,出現例如代賬人員無證上崗、負責人資質不夠、人員配備不足等問題。有的代理記賬機構因為核對不及時,造成賬實不符。后又隨意調賬以使賬實一致,嚴重影響會計信息質量。個別代賬機構甚至為迎合客戶造假要求,違規執業。總之,無論是兼職代賬還是專業代賬機構中存在的問題,都導致了小微企業會計信息質量低下。
三、 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方法及方向
(一)企業方面
1、提高重視程度
小微企業大多屬于個人獨資或私營性質,投資者又是經營者。在這種經營模式下,常常由于投資者的管理素質和能力不高,將家庭和企業財務混為一談。企業所有者由于缺乏現代財務管理觀念,造成會計信息失真。因此,企業方面應當重視會計信息的重要性,一方面盡力提高聘用會計人員的素質,適當放權,聽從專業建議;另一方面對一系列會計核算基礎工作也應加以關注。
2、健全內部控制
多數小微企業弱化了會計工作,會計稽核、定額管理、成本核算、財務收支審批制度等內部制度殘缺不全,或者徒留于形式層。這些給小微企業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如資產外流、損失浪費等等。小微企業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健全自身內部控制。這雖然在企業初期略顯無用,但隨著小微企業的發展,必定效益大于成本。
(二)政府方面
1、以政府購買方式建立培訓基地
例如在2013年,上海市財政局發布了《關于建立小微企業財務會計培訓咨詢基地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指出:“為規范小微企業會計核算、促進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等方面的職能,上海市財政局將積極為本市小微企業會計人員提供公益性的專業培訓和咨詢服務,從而促進和保障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加快實現創新驅動、轉型發展。”上海市小微企業財務會計培訓咨詢基地的建立,是對提高小微企業會計信息質量舉措中極有突破性的一步。目前看來,它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巨大成功。一方面它激發了小微企業內部財會人員學習的熱情,另一方面它又從專業角度給予了財會人員支持與幫助,中央政府可以考慮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
2、規范代賬機構、引導市場選擇
為促進代理記賬機構健康發展,財政部門應加強對代賬市場的管理,實行嚴格的準入制度。一方面應嚴禁不具備相應資格的代賬機構獲取許可證,另一方面應該對具有較強執業能力的機構,給予更多政策優惠。日前《會計法》進行了進一步修訂,有關部門應對小微企業負責人加強相關教育,引導企業選用具備資質的專職會計或代賬機構進行賬務處理,逐步規范會計程序。
3、完善會計制度設計
小微企業會計制度設計應遵循規范性、一致性、權責利相統一原則。政府應該依據會計法、會計規范、《小企業會計準則》等,設計適合其發展需要的會計制度。尤其應秉持著責權利統一的原則。不同于大中型企業,小微企業財務活動紛雜,必須明確企業負責人、專(兼)職會計人員的責任,并賦予相關財務管理人員一定的職責權限,規范管理。
4、加強外部監督
解決小微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提高困境,除了加強會計制度完善外,還應落實《小企業會計準則》。相關部門應督促小微企業管理者了解乃至學習相應準則,監管小微企業會計賬務處理過程,全面促進小微企業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金成隆,陳美惠,曾小青.資本市場會計研究:理論框架與實證證據[M].遼寧: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5
[2]傅志群.關于進一步提高小微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思考[J].中國總會計師,2015(05)
[3]王瑩.淺析小微企業會計人員素質建設問題[J].企業研究,2014(14)
[4]上海市財政局,《關于建立小微企業財務會計培訓咨詢基地的指導意見》,[EB/OL],http://www.mof.gov.cn/pub/kjs/zhengwuxinxi/kuaijiguanlidongtai/201303/t20130301_739687.html
[5]王媚莎.小微企業會計制度設計的原則方法及路徑探析[J].管理世界,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