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娟娟
隨著當代社會的長足發展,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及人們審美水平的逐步提高,當代的陶瓷藝術創作無論是在工藝技術還是在審美意識上都越來越注重創作美的表達,本文結合當代陶瓷藝術創作中對美的理解進一步闡述當代陶藝創作中的美的表現。
當代陶藝的產生是自然之美與工藝之美的完美結合,在陶瓷藝術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注重形態和形式的表達,是貼近人們生活和表達當代人審美思維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符合陶瓷藝術的創作和設計審美理念,符合普通大眾對藝術美的需求,是當代藝術創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美的認知也是當代陶藝創作發展的一個必然。
藝術創作源于自然美
萬物有靈且美,回顧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就會發現中國陶瓷文化源遠流長,具有近萬年的歷史,而陶瓷藝術創作中無不體現了自然生態在人們生活中的美的情懷,當代陶藝創作衍生于陶瓷文化長河中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創作背景。創作源于自然,自然界中的美的事物不斷被運用于當代陶瓷藝術的創作中,它是創作者對自然生命的深刻感悟,是對自然界中美的精神的心領神會,是對美事物的最本質最透徹的表達,使人們在快節奏的喧鬧的生活中追求了一份貼近純樸自然的原生態情懷,也是當代陶藝創作中追求的一種美的狀態。
當代陶藝創作中的材質源于自然界中的泥土,它給陶藝創作帶來了源于自然美的靈感,陶藝家通過對自然界中美的事物的發現出發進行創作,從自然界中美的事物中得到啟示進行設計,可以使當代陶藝創作能勾更好的融于當代環境之中,并使當代陶藝創作在自然這個特定的環境中處于最佳的位置,成為生態自然環境及人們生活環境中美的一部分,從而使人與自然更加和諧美好,使人與自然能夠長期平衡的發展,在創造意識與自然意識結合中求得美的共生。
當代陶藝創作中的形態美
形態是當代陶藝創作中陶藝家對事物傳達情感表達的一種載體,而美的表達也是陶藝家對作品最基本的要求,當代陶藝創作中的形態美主要是創作者對創作形態造型塑造的美,在當代陶藝創作中藝術家追求藝術形態的多樣性,追求個人情感中的自我表達,在自由活躍的環境下促使當代陶藝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多樣,形態特征也越加不拘一格,自由奔放,這是在工業化急劇發展的陶瓷產業中無法比擬的,產業陶瓷中強調形態的高度一致性,致使富于變化的形態美無法得到更好的表達。在當代陶藝創作中,陶藝家通過對自然界、社會形態等事物中提取美的元素,以具象或抽象的手法將個人的主觀情感通過技藝的表達呈現出來,在創作中藝術家追求隨意輕松自由的表現,不完全強調秩序比例統一,留下可發掘的空間形態,甚至在創作中采用不同的成型方式主觀的扭曲形態的表達,使自然形態的美豐富創作中的造型語言,這是創作中自然流露的形態美,是對美的事物的再創造的重新詮釋,也是藝術創作者對美的更深層次的追求。
當代陶藝創作中的裝飾美
當代陶藝創作中不乏有多種多樣的裝飾形式,創作者根據所要表達的意圖或情感在陶瓷坯體上進行刻劃畫,在成瓷上進行各種修飾都是為了凸顯藝術表現的裝飾美特征,陶藝創作手法多樣化為裝飾美的表現奠定了基礎,在一個作品上按照形式美法則進行裝飾,讓作品符合環境中人的審美需求是陶藝創作中要遵循的一個原則,人們可以通過創作者對陶瓷的各種裝飾效果感受作品存在的美和意義所在,例如當代陶藝創作中常用的釉上彩繪裝飾,色澤或溫潤爾雅,或靚麗明快,都是作品中裝飾形式上的色彩給予人們視覺沖擊上的感受,靈活的裝飾方法為當代陶藝中美的表現提供了契機,在裝飾紋飾的表達中,很多創作者會從民族元素中提取的一些具有獨特美的事物運用在當代陶藝的創作中,民族服飾中的精美圖案或豐富多樣的民族圖騰會被藝術家們運用,是對事物裝飾美的一種全新詮釋,它為各個事物中美的相互轉換創造了機遇,為創作裝飾美明確了方向和目標,也為人們對陶瓷藝術品的審美導入了新的裝飾美概念。
當代陶藝創作中的人性美
當代陶藝的發展離不開深厚的人文情懷,當代陶藝的創作凝聚了泥土材料的特殊屬性和豐富的藝術語言,它是人們在物質基礎得到滿足后,親和自然對人性本質美的發覺后的精神享受,在鋼筋水泥下生活的人們更愿意接受來自內心的對美的自然事物的渴望與追求,尤其是創作者追求個人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現,將這種個人深刻體會到的情感美融入到作品的形式和創作之中,觀念和思維也會隨著人文本身的美而體現在作品的表達上,當代陶藝給予人們這種內心對美的渴望和追求,是人性精神層次的升華,是對人性中追求美的事物的最好表達和最完美的詮釋,人性美的認知和重新詮釋也使當代陶瓷藝術創作步入一個更高的層次得到更好的發展。
結語
美,作為一種抽象的概念被導入到每個人的心中,在當代陶瓷藝術中,人們對美的理解不同,也始終在追尋美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尋求素材,在器物的形態中發現,在裝飾手法上進行美的完善,把凝聚在人們內心的美的事物呈現出來,這是當代陶藝追求的一種美的狀態。
(作者單位: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