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鑫
物與藝術是從自然物、藝術的角度去分析自然與藝術的關系,作者引用不同的理論觀點和作者自己的觀點來支撐文章的構架。
筆者五個部分來闡釋物與藝術之間那種微妙的而又密切的聯系,第一部分就是在用康德的理論“無目的的合目的性”來闡釋物與藝術。一個自然物最多只能是合目的性而無目的性,真正的目的性只有人才有具備。針對這一觀點我是比較認同的,我認為大自然的景象是其自身經過演變的(這里排除經過人工改造過的大自然),自然本身是無意識的,當人類在欣賞自然景觀的時候就會在潛意識中形成對所看到的形成一個或好或壞的評價,把自然框進一個框子里面,也就是感性思維加上理性判斷做出的印象。或是對自然贊嘆不已,或是把其想象成自己個人經驗中的某個序列。所以說,自然在加上人類的主觀想法之后就會被冠以藝術的名號,我覺得這是不公允的。自然就是自然,自然在人類思維中形成的影像只是自我對其的認知,不能被擴大化。
第二個章節主要是從三個角度去講物與藝術。第一,自然物引發創作沖動與藝術靈感;第二,自然物進入藝術表達;第三,自然物作為藝術品的材質。作者從三方面解釋藝術與自然的糾纏。本文主要討論的是自然物與藝術的關系,但是我想說的是,一件藝術品的創作不只是要看一下大自然尋找一下靈感就可以創作出來的。它還和藝術家個人的自我經驗和文化體驗及其生活經歷有很大的關系,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社會環境。當然不止是有這些因素影響著藝術家的創作,還有諸多因素,自然只是其中諸多因素中的一個。當自然進入藝術家的視野中,他們就會將自然改造成為自己的繪畫語言,以此來表達給觀眾,這就是自然。其實這不是自然,但是又是自然。我認為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也算是自然物(這只是我個人觀點),當藝術家在進行人物肖像繪畫創作時是不是也是描寫自然的一種呢?當然人是具有自然性和社會性的(既是自然的動物又是社會的動物)。當自然物參與到藝術家創作中去的話,藝術就已經具有它的自然性和社會性了。而且自然物的存在會給藝術樣式增添新的色彩和語言效果,比如說是雕塑,藝術家用大自然的木頭做成木雕,用自然的石頭做成石雕等等。這都是自然無直接參與到藝術創作中的很好體現。當然在這種藝術創作背后是離不開科技和人文的支撐,最后的藝術品是一個各種因素的集合體,藝術家的集結號吹響之后它們會迅速集結,最終成為一件藝術品。
藝術史上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藝術美與自然美的關系問題。作者列出三種不同的觀點,分別有各自的代表人物。藝術高于自然的觀點以黑格爾為代表;自然高于藝術的觀點以柏拉圖和車爾尼雪夫斯基為代表;藝術與自然各有所長的觀點以朱光潛為代表。這三種說話各有理論各自其說,作者的觀點是他們都是從人類學角度在談論物與藝術,所以他認為站在人類學立場上,往往不免要看中人而輕視物、看重人的作品的美而輕視物的自然美。在黑格爾的論述當中我對這幾方面產生疑慮,“藝術美是由心靈產生和再生的美,心靈和它的產品比自然和它的現象高多少,藝術就比自然高多少”,藝術家的心靈是經歷過一個歷程的,他是接受過各種各樣的影響才形成的,而這種也是受過熏陶的,尤其是形成美的素養。當然也不能說的是出自心靈美創作出來的作品就高于自然美也是有失公允的,當你處在大自然面前你會有感覺,而這種感覺是大自然賦予你的,此時作為藝術家的你是否會有創作的靈感完全取自于大自然給你內心觸動的多少,自然風景難道還會不高于你的作品嗎?這是不可能的。這就是自然的力量,當我們在贊嘆大山的巍峨、在欣賞大海的壯闊,我們都無形中被自然所折服了。此時的藝術品在表達自然風景時是不完全的、片面的,因為自然是無限的、自由的。一件藝術品被創作出來之后是不會改變的,當然如果可能它會流芳百世,但是我們在欣賞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作品的時候還會以和當時人們一樣的目光去對藝術品進行觀看嗎?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的目光已經改變,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以及文化的變遷,我們的審美視角發生了變化,和當時人們的視角產生了歧感。
人類和自然的關系已然很密切,大自然影響著人類活動的千千萬萬,我們根本就沒有辦法擺脫這種影響只能去接受,所以在藝術中體現自然物那也是理所應當的,或者說藝術品本身就是自然物,但是這種說法顯然沒有更充分的理論支撐,這就回到人類與自然的區別上去了。人類在有意識無意識的改變著自然,所以現在很多藝術品的那種自然性在漸漸褪去。自然物的價值還是要依賴于人的存在和人的評價,可是我覺得這種說法并不是全面的,自然就是自然,藝術史上有很多藝術家創作過關于自然的題材,藝術是在向前發展,自然也在隨著人類的發展而改變,當然在此過程中人類給與自然很多評價和探究了自然的內在價值。
藝術美并不比自然美更加高貴,兩者各有其不可替代的美,藝術美就是人的美,藝術家的心靈美和它的產品美,自然美是物的美和人的美,有時候人的價值是不可忽略的,這正是人類的強大,當然自然也是很強大的。說藝術美高于自然美是過于看重人和人的產品,殊不知藝術之中就含有自然美。自然可以因為人的因素的滲入而更加的美,但是自然美的有一些因素是人類無法參與的。藝術美中更多的是劇場化的自然和戲劇化的舞臺表演,但是藝術家是反映的現實生活,這也是出于對觀眾目光的尊重。藝術美中我們所感興趣的是人的表演和人的生活,而在自然美中我們回溯的更遠,是生命的本源、奧秘和奇跡;藝術美使我們看到我們自己的作為,自然美則是使我們人看到大自然的作為。
自然物與藝術之間那種微妙的關系我只能解讀到這里,我們在自然中獲得快樂,自然讓我們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和優美,大自然的和諧讓我們的心靈得到凈化,給予我們更多地靈感,讓我們藝術家創作出更精彩的藝術,讓我們的藝術更具有新的生機和生命,藝術和自然都是有生命的。
(作者單位:四川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