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影
本文以漆藝為例主要研究中國傳統手工藝如何在鄉村旅游產品中的發展,從具體分析研究適宜量產的技法、建立手工藝旅游產品的質量標準體系這兩大板塊來探討如何通過鄉村旅游產品這個巨大的市場讓傳統手工藝得到延續和發展。
鄉村旅游的誕生以及手工藝旅游產品的現狀
鄉村旅游起源于19世紀中期的歐洲。目前,鄉村旅游己成為現代世界旅游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我國的現代鄉村旅游起步較晚,還處于發展初期,欠缺一套比較成熟的理論作為指導,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需要不斷摸索,所以一些問題接踵而來,其中,旅游紀念品的設計是非常關注的一大問題,一些旅游產品設計中圖案、色彩的選用、材質的提取與表現手法等都不夠完美,許多旅游紀念品沒有文化內涵,市場上雷同現象非常嚴重。如何設計好的鄉村旅游紀念品,如何通過好的鄉村旅游紀念品來促進鄉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變成了迫切和急需解決的問題。
除去一部分現代機械化產品以外,傳統手工藝品一直是旅游產品采用的主要形式,但不容樂觀的是,傳統手工藝要么以藝術品的形式高高在上,無法融入以消費商品為主要目的的旅游產品中;要么被粗制濫造,失去工藝原本應有的藝術美感。如何讓傳統手工藝與現代商業結合,以商品的形式進入旅游市場成為大勢所趨。
以漆藝為例,分析研究手工藝中適宜手工量產的技法語言
以漆藝術為例,漆藝在我國擁有七千年的歷史,是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中重要的一部分,歷經千年,有過鼎盛時期,有過衰落時期,雖然漆藝術在漢代以后就逐漸脫離了它的實用功能,但令人驚贊的是它沒有像一些工藝形式一樣沒落而消失,反而一直吸收著中國各個時期的美學精神,不斷拓展自己的美學道路,轉化成藝術水準越來越精微的供貴族階層享用的工藝品,從此一直走在中國藝術的頂層,延續至今,已成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工藝美術形式之一。
我國有不少地方用漆藝作為旅游產品,但遺憾的是我們能看到的幾乎都是粗劣的“涂漆”產品而已,漆藝的精髓并沒有呈現出來。漆藝由于它繁復的制作工藝,一般都精雕細琢成藝術品而很難成為批量化和標準化的產品,這成為制約中國目前手工藝旅游產品發展的重要原因。
如何讓漆藝在旅游產品中既飽有手工技藝的美感又能量產成為廣泛銷售的產品,成為漆藝與旅游產品結合的關鍵。本文認為提煉選取適宜手工量產的技法語言至關重要。如“鑲嵌技法”(將各種硬質材料用漆鑲嵌在器物表面),很多材料都可以作為漆藝的鑲嵌材料,傳統工藝里面有“百寶嵌”工藝,用紅寶石、綠松石、象牙等各種名貴的寶石在器物表面進行裝飾,這些名貴寶石一定程度上是為了顯示材料的質感美,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彰顯擁有者的財富。所以針對這種技法我們盡量從美學出發,挑選一些平價的材料,如蛋殼、金屬片、螺鈿、彩色玻璃等材料都可以達到很好的藝術效果,同時降低了產品成本成為適宜量產的基礎技法;再如“變涂技法”,這種技法始于唐朝,興于宋朝,是填漆技法的一種,變涂技法大都需要研磨,根據起樣肌理的千變萬化而產生出豐富多彩的紋理變化,它要一層一層的涂上不同色彩的漆,然后再研磨出來,產生如犀皮一樣隨意又有規律的肌理紋樣,由于獨特的漆藝研磨工藝特征,現在被看成漆藝的代表性技法之一,變涂技法看似程序繁復但也同樣適宜量產,這種技法可以一次性生產一大批產品,所以雖然周期較長,但產量高;還有“漆繪技法”,我國在漢代時期就已經達到漆繪的頂峰,常用的漆繪技法就是直接將漆液過濾后在器物上作畫。這種技法一方面凸顯漆質的溫厚之感,一方面強調精湛的手工繪制,現在各地的漆旅游產品大都采用漆繪的技法,但普遍出現這兩種問題:一是漆液質量不過關,為了降低成本,很多產品采用化學漆為繪制材料,這種技法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體現漆材料質地溫潤敦厚的美感,漆材的選擇成為這一技法重點,漆溫厚的天然質感是漆藝旅游品開發必須要予以尊重的前提,現在看到的很多漆繪旅游產品粗制濫造就是忽視了漆質的質地美,如果不珍視這種傳統材料所產生的美學價值,那是無論如何也體現不出漆藝的美感來。所以這一技法必須具備上等的漆液,講究的濾漆程序才能保證漆繪的精美呈現,另外,熟練高超的畫工和強烈文化特征的圖案符號也是漆繪技法的藝術保證。現在看到市面上的產品中很多都還在沿用漢朝時期的云雷紋,卷草紋等傳統圖案,而幾乎找不到能代表當代文化藝術和生活的圖案符號在旅游產品上出現,這就需要藝術工作者根據各地的情況去創造發展。
手工藝旅游產品質量標準體系的建立
找到適合量產的技法是傳統手工藝與鄉村旅游產品結合的物質技術保證,而設立手工藝旅游產品的質量標準體系是讓產品規范化、規模化發展的保證。這個問題比技法問題更難解決,現在很多手工藝旅游產品的隨意性很強,這樣的隨意性既是手工藝的特點也是將其產品化的缺點。既然是手工藝,每個產品必然帶有手工制作的痕跡,那就跟機械化生產的工業產品不一樣,如果我們剝奪了手工性那就不能稱其為手工藝旅游產品而變成一般性工業產品,既不利于鄉村旅游產品的多樣化開發,也不利于傳統手工藝的傳承發展。本文認為可以分三個大方向來思考這個問題:一類是全手工工藝旅游產品,它是藝人精雕細磨的作品,更趨于藝術品,它的質量評定標準也應以藝術的眼光來評判,這一類是手工藝旅游產品的高端產品,在整個手工旅游產品中起著藝術與技術引領的作用;第二類是半手工工藝旅游產品,它是半機械半人工制成,手工藝旅游產品的主流應該是這一類型。這一類型產品其造型可模具化,由工業產品制作,而在外部可見部分采用手工制作,這樣既降低了成本價格又保留了手工藝品的基本藝術形態還縮短了生產周期,必然會更適合旅游市場的消費。這類半手工產品又可主要根據這兩部分來制定標準:(1)手工部分的可以根據①手工制作者表現出的手藝技法的熟練程度,以漆為例,如漆繪畫工的細膩流暢程度、髹漆的厚薄均勻、髹漆的厚度等,②.用于產品制作的原材料的價值,比如漆就分大漆、腰果漆和化學漆,大漆的漆質感最強,價格最貴,當然價格也就最高。(2)機械化生產部分,相比手工部分,這部分已經具備成熟的商業體系標準,完全可以直接借用。分析這些因素就可以具體化而制定出產品標準。
隨著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的衰落,人類社會正在向信息時代過渡,跨進第三次浪潮文明,其社會形態是由工業社會發展到信息社會。在農業時代誕生的手工藝和在工業時代產生的旅游產品如何在新舊時代的交替中生存是不容回避的問題。第三類產品除了堅守古老的手工藝傳統以外,與當今高科技的結合擴大手工藝的外延也是大勢所趨。最近幾年有一些奢侈品牌將漆繪中的頂級工藝“蒔繪”技法與高端工業產品結合,如愛馬仕的手表、“Vertu”手機,鼠標、電腦、汽車方向盤等成功結合的案例都說明傳統工藝可以成功與高科技產品結合。另外,還可以試驗性的導入現代產品設計理念進行創新設計,產生更多適宜現代節奏的產品。
結論
傳統手工藝是人類藝術和文明的隗寶,我們珍愛它、繼承它,也要發展它。不能讓這些傳統技藝只能放在博物館里供人們觀賞記憶,而恰當的利用鄉村旅游產品可以讓它們從市場的角度得到延續和發展。很多傳統手工藝都如漆藝一樣,有很強的工藝性和傳統面貌而難以在現代社會中得到發展,許多手工藝逐漸萎縮甚至消失,令人痛惜。以漆藝為例,找到適合手工量產的技法和建立手工藝旅游產品質量體系標準,堅守傳統和改變傳統兩者相結合,順遂時代的發展,不僅讓傳統手工藝在旅游產業中更好地生存和拓展,也要開拓手工藝在其他領域的發展,因為只有發展才是對傳統手工藝最好的保護。
(作者單位:四川美術學院)
重慶市教委科學技術研究項目 項目編號:KJ1500803
作者簡介:唐 影,女,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美術學院漆畫專業講師,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巴楚藝術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