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潔
低碳綠色,被動房屋在當今的建筑界成了非常流行的詞匯,本文通過對國內外建筑節能指標發展的研究,引出了我們對于節能門窗的發展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的主題是“低碳”
2010年6月18日,歐盟提出了各成員國從2020年12月31日起,新投資建設的建筑房屋的能耗指標都要達到零。
2012年,德國又進一步提出:從2019年起所有辦公用建筑要建成零能耗房屋,2021年起所有公寓住宅要建成零能耗房屋。
2013年1月1日,我國制訂出了《綠色建筑行動方案》,方案里要求各部門切實抓好新建建筑節能工作,大力推進既有建筑房屋的節能改造,推薦應用可再生能源,加強公共類建筑節能管理,加快綠色節能建筑的相關技術研發推廣,更要發展使用綠色裝飾建材。
以上提到的零能耗房屋,低能耗建筑就是現在越來越流行的具有專業名稱的被動房。最早是由德國建筑物理學家Feist博士在1980年創建的理念。被動房是一種不需要主動熱能或電能需求的超低能耗建筑,總體節能效果可達92%,代表了目前國際建筑節能需求的最高水平和未來節能減排的發展方向。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進程日益加速,人類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能源需求日趨增多,發展帶來的能耗損失也隨之成倍增長,節能減排成為首當其沖的目標之一,遏制能源損耗的源頭也是刻不容緩的。這里面尤為關鍵的就屬建筑能耗,其占了社會總能耗的45%左右,而建筑能耗中門窗的損耗又占去了建筑能耗的51%,也就是說,建筑結構上,從外門窗上跑掉了社會總能耗的20%左右,我國的氣候環境與部分歐美國家比較接近,但我國現有的門窗保溫性和氣密性能都不及歐美國家現有門窗性能的一半,這個情況對于我國現在的社會發展來說可是相當嚴重。所以國家必須要開始著手出臺標準.要把降低能源消耗和減少各類污染物排放總量確定為國民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發展的重要指標,把粗放式的增長模式改成精細式的增長模式,把節能減排,綠色生活作為調整經濟結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減少甚至遏制從門窗流失的能源,成為了如今很多門窗企業所要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
說了那么多,可以看出我國對于建筑結構節能的發展要遠晚于發達國家,要趕上發達國家的標準,就意味著我國必須有要在每個領域及階層中,都切實的采取必要的節能措施與指標。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發展至今,我國制定的的節能政策指標也歷盡了從北向南、由低到高的過程。節能政策的演變過程見下表1:
據業內消息上海市將在2016年出臺建筑外門窗節能指標要低于2.0 W/(m2·K)的規定,也拉響了各個門窗生產企業對于節能門窗開發的號角。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隨著國內建筑節能指標的提升,對于節能門窗的設計指標也在逐步提高。2014年4月18日,中國第一個被動窗技術產業聯盟成立,我國被動房項目最近兩年開始有所起色,所以說被動房及被動窗項目目前在我國還屬于新生事物,然而每個國家都有適合其本國情的被動房和被動窗標準和法規,所以我覺得我國門窗行業內的各位也應該結合國家現行的節能要求,可以吸取及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教訓,少走彎路,做出適合我國國情的高性能低成本被動窗。再通過對現有安裝過程中存在的,對建筑能耗有影響的地方,想出改良和解決辦法,增加被動窗節能效果。最終從技術及成本上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但如今被動式建筑及門窗的制作加工成本還比較高,一些企業都以指標為目標而忽略了成本,結果很多產品價格都很難讓大部分普通人能接受,正是在此背景下,上海德意達門窗有限公司通過對被動窗技術的學習研究及深入探討,積極研發性價比高,節能效果好的被動式門窗,希望能為我國節能減排發展出一份力。
(作者單位:上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