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兵
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的經濟、政治以及文化都得到了迅速發展,社會越來越需要綜合能力強的人才。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我國開始實施新課程標準的改革。音樂作為能夠陶冶情操、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學科,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欣賞教學是音樂教學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但是新課改背景下的音樂欣賞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首先提出了音樂欣賞教學的意義,其次分析了當前背景下的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的誤區,最后提出了開展好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的幾點具體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12-16
一、音樂欣賞教學的意義
詹姆斯·默塞爾曾經說過:“音樂教育其實也就是欣賞教育。”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在音樂教學中欣賞教學是不可缺少的。不懂得欣賞的人,再美妙的音樂在他們的耳中也只是幾個簡單的音符而已,他們看不到音樂背后隱藏的獨特魅力,感受不到音樂帶給我們的獨特美感,審美觀念無法提升,心情也不能愉悅。而那些明白欣賞意義的人,他們能夠感覺到音樂的魔力,能夠成為優雅知性的人。由此可以說明,欣賞教學在音樂教學中是不可缺少的。
二、目前我國小學音樂欣賞誤區
(1)一些小學音樂老師沒有真正地意識到欣賞教學的真正內涵。這些老師在上課的時候雖然也知道讓小學生們欣賞音樂,但是他們不認真備課,不仔細挑選那些真正有欣賞價值的歌曲,而是隨意地讓小學生聽一些亂七八糟的歌曲。這樣不僅讓小學生感覺到無趣,還會因為自己的隨意放歌,讓小學生形成錯誤的審美觀。
(2)一些老師在上課時過分地給小學生解釋歌曲創作的種種背景,忽視了欣賞的本質。很多音樂老師認為小學生認知能力很差,不能自己單獨去思考和理解歌曲,于是他們就把所有關于這首歌曲的東西全部告訴學生。這樣不僅沒有給小學生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間,還會讓小學生更加厭惡音樂。
(3)很多小學音樂老師在放音樂的過程中,時常地中斷,把音樂分成一段一段地來讓小學生欣賞分析,這使得整個音樂變得不連貫,毫無美感可言。有些老師在課堂上選的音樂往往是那種很長的音樂,于是他們在欣賞教學的時候,一段一段地給學生放,讓學生分析。我們都知道,音樂作品本身是一個整體,音樂絕不能一段一段地來欣賞,這樣小學生不僅感受不到音樂本身的美感,想象力也不能得到發揮。
三、開展好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的措施
(1)利用多種形式來輔助音樂欣賞。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都不是光憑老師講就能理解的,音樂也不例外。如果老師在進行音樂欣賞時,能夠加入多媒體課件、實際樂器演奏等形式,就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好地融入到音樂給予他們的環境中去,欣賞的目的也就很容易達到。
(2)鼓勵小學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大膽地講出他們在音樂中所感受到的內容。處于小學時期的孩子,他們的思想還很單純,他們的想象力也十分豐富。音樂欣賞的目的在于自己能夠真正理解音樂的內涵。
(3)音樂老師在教授音樂欣賞課時,可以允許小學生走、跳或者跑等,讓他們動用自己全身的器官來將自己聽到的節奏和旋律表達出來,這樣不僅可以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能讓他們覺得音樂是有趣的。
(4)小學生都喜歡和自己交朋友的老師,因此小學音樂老師一定要處理好自己和學生之間的關系,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處于小學時期的孩子,他們的年齡還很小,他們對老師天生就有一種畏懼感。小學生都喜歡那些溫柔的老師,這些老師上課的時候,小學生都能很認真地聽講,老師布置的任務他們也能很快完成,授課有效性也很高。因此小學音樂老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和學生打成一片,要親切地和學生交流,用自己的真情打動學生,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欣賞教學就容易得多了。
(5)及時對小學生進行評價。音樂老師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孩子,要多鼓勵、多贊揚。音樂課的評價是教學中不能缺失的重要環節。通過評價,小學生就能夠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朝著正確的審美方向邁進。因此老師要及時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評價。
總之,音樂欣賞是理解音樂、學好音樂的基礎。小學音樂老師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手段,提升音樂欣賞教學的有效性,培育出更多優秀的小學生。
參考文獻:
[1]李 嬌.試論音樂欣賞在高師音教專業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教學的若干問題[J].中國音樂,2006,(3): 176-180.
[2]焦 強.如何在中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