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廣平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3-0029-01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核心,因此課堂教學的組織管理是學校常規管理的中心。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也是廣大教師努力探索的重要課題。我們經過調查研究和實踐探索后認為,目前課堂教學優化,要抓好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強化目標意識,優化課堂教學
教師每堂課的教學都要根據教材要求和學生實際制定明確的目標,同時也要有實現這個目標的清晰思路。教師在講授新課前必須指明教學目標,激發學生追求目標;新授時,努力把教學目標落實到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上,甚至每個提問都要瞄準教學目標;下課前進行達標檢測,掌握學生目標達成情況。只要我們心中有目標,學生心中有目標,師生并共同朝著這個目標努力,我們堅信一定會達到目標,取得成功。
二、強化主體意識,優化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邊活動過程,“教”是為了不教,學生是應當是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掌握及個性特長的發展。教師要發揮好自己的主導作用,準確把握教材重難點及知識結構間的內存聯系,精心設計相關問題,運用啟發式教學手段,鼓勵引導學生自主思維。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轉換覺色,準確定位,切實發揚教學民主,放手發動學生,真正去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強化訓練意識,優化課堂教學
教學中我們必須堅持并強化訓練這一主線,在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鞏固提高上下功夫,做文章。我們要通過學生的讀、思、問、做等訓練形式,讓學生腦、口、手、耳等多種感官有機配合,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這樣學生不但能牢固地掌握知識,而且運用知識、動手操作的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教師要緊緊地把握教材思路,設計形式多樣、立意深刻、方案獨特、貫徹始終的訓練,并注意面向全體學生,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四、強化活動意識,優化課堂教學
好表現是青少年的天性。課堂上要給學生提供及時的、形式多樣的表現時間和舞臺,使他們在表現中增強興趣,優化個性,進入角色,同時也達到了調節反饋的目的。我們對學生的活動和表現要給予正確的評價,在評價方式上可靈活多樣,以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上“活”起來,“動”起來,“忙”起來,真正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的教學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強化整體意識,優化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始終要把握整體性原則,要努力追求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切實做到設計合理,環環相扣,銜接緊湊,結構完整。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而使教學諸環節銜接自然,協調有序,有機結合,渾為一體,協調調動學生的眼、耳、口、手、腦諸感官,從而產生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益。教學步驟既無重疊,又無脫節。每一步教學活動要體現明確的目的、嚴密的邏輯、科學的方法、實在的效果。
六、強化效率意識,優化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還應堅持“五為主”,“五突出”的要求,努力在提高教學效率上多研討、多探索、多創新。“五為主”即: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活動為主軸,發展為主旨。“五突出”即:突出重點難點,不面面俱到;突出精講巧練,不以講代練;突出思維訓練,不搞滿堂(轉)灌;突出教學效果,不舍本逐末;突出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通過全面貫徹“五為主”、“五突出”的整體要求,使教師的課堂教學節節優質,堂堂精彩,真正構建起屬于我們的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為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七、強化反思意識,優化課堂教學
無論哪個教師的課堂教學,要做到完美無缺幾乎是不可能的。一節十分優秀的課堂教學也不免會留下一定的失誤和遺憾,一節非常失敗的課堂教學也會有一定有特點和長處。作為學科科任教師,一定要重視課堂教學的反思和總結。既要看到自己的經驗,不斷總結完善,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教學藝術;又要反思自己的不足,不斷改進提高,努力養成自我反思、總結完善的教學習慣,我們的課堂教學水平會不斷提高和完善,我們一定能躋身于課堂教學改革實驗的前列。
八、強化交流意識,優化課堂教學
我們知道,一個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有限的,而一個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將是無窮的。我們的每一名老師在課堂教學改革實驗中,必須要有善于合作交流的意識,必須要有甘當小學生的精神和勇氣,學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始終把自己置身于課改的大氛圍中,置身于課改的大集體中,通過相互切磋、集體備課、研討交流等方式,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學習別人的經驗和方法,并把它們運用在自己的教學中,一定能夠促進自己的課堂教學取得新的成績。
老師們,教無定法,學無止境。只要我們能在自己的教學工作中,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學習交流,不斷反思,我們一定能在課堂教學改革中取得良好的成績,一定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教學藝術,一定能使我們學校的課改實驗工作取得顯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