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茂村 王君

【中圖分類號】G6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3-0177-02
在青島版小學科學實驗操作中,經常會遇到驗證性的實驗,那么什么是驗證性實驗呢?它又有什么特點呢?
所謂驗證性實驗就是學生在實驗猜想的基礎上,自行設計出實驗方案,再由學生通過實驗觀察和操作,驗證猜想,并獲得新知的實驗方式。
它的特點是:在這種實驗中并不能產生很多的新知識,注重的是通過自行設計實驗來驗證猜想,并將實驗后的結論與猜想進行對照,從而獲得新知。
為了更好的上好驗證性實驗,我從以下三個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一、“預熱”——實驗猜想
猜想是實驗的一部分,它是一個實驗開始的“預熱”階段,沒有猜想的實驗是一個不完整的實驗。對實驗進行猜想是科學課的一個重要環節,他可以讓學生對這個實驗的過程、結果以及實驗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進行一個大體的“預測”。
為了讓猜想更具條理性、可操作性,可以將實驗猜想,設置為表格的形式。例如,在上《浮與沉》一課時,可將猜想設置為以下形式: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猜想和實驗應該分開,猜想的時候不能實驗。許多老師沒有強調好這一點,學生們在猜想的時候,同時進行實驗,結果與我們的實驗預期目標大相徑庭。
二、實驗過程
經歷了實驗的猜想,學生們特別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教師要抓住機會,趁熱打鐵,引起學生對實驗的向往與熱情。
1.實驗器材的介紹。
小學科學中的有些實驗器材非常簡單,學生一看就明白,對于這樣的實驗,教師可直接放手讓學生進行實驗。而有些實驗器材,學生頭一次接觸,或者實驗操作中有一定的危險性,這樣的話,就需要教師來講解它們的用途,以便學生在實驗操作中,正確的使用它們。
2.設計實驗方案。
讓學生根據要研究的問題,小組合作設計一個好的實驗方案。有了方案,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就會有的放矢,就會知道自己要去干什么,如何去研究,知道如何去使用教師提供的實驗器材等。
具體做法: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先行設計,然后進行匯報,在匯報過程中,教師要加以指導,使之最合理化、科學化、規范化。
3.設計一個完整有效的實驗報告單。
實驗報告單對于整個實驗來講,起著一個指示實驗過程與記錄實驗結果的作用。一個好的實驗報告單意味著實驗成功了一半。
實驗報告單不一定很長,但是一定要有。有了它,學生在實驗的時候,才會有的放矢,目標明確。
4.實驗操作。
學生是實驗的主體,只有學生進行高效的實驗,實驗才會有效果,學生們才會學到真正的知識。
選好小組長,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操作,要互相合作,學生之間分工明確,有觀察的、實驗的、記錄的等。
教師要當好“巡邏兵”,分小組對學生的實驗情況及時的加以指導。
5.實驗匯報,與猜想進行對照。
實驗匯報可讓學生根據實驗報告單進行匯報,多個小組進行匯報,其他組進行補充完善,如果概括的不全面,教師就要適當進行引導、點撥、補充。從而使問題的結論正確呈現。
學生實驗后,教師要引導學生與實驗前的猜想進行對照,學生會發現有可能一樣,有可能不一樣,此做法,是讓學生正確的猜想加以鞏固,不正確的猜想得以改正。
6.歸納、提升。
對于重要的概念或者問題,教師要及時的引導,點撥,進行拓展與變化,要在課堂中引起討論,引起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深層次的理解本節課的知識。
總結概念要依據本節課實驗的數據,最好由學生總結出,總結不完善的地方教師要加以引導。
三、拓展延伸
科學課上,可以采用兩種方法來進行拓展延伸。一是“頭腦風暴”,二是“小組互助課下學習”。
“頭腦風暴”就是針對某一個問題,讓學生們在頭腦中進行大膽的想象,充分發散自己的思維。例如,《認識太陽》一課,可以提這樣的問題:假如沒有太陽,我們的世界會怎么樣?
在科學課上,有許多問題是一節課難以解決的,那就需要學生在課下解決。比如,種花、養小動物等。
具體做法:將離家近的同學編成一個小組,選一個優秀的學生作為小組長,定期對同學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查。這樣的一種形式,既有利于同學們之間互相交流,也給老師們“松了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