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箭洪
摘 要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教學是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由此可見,課堂教學不僅是教師組織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有效的學習活動過程,而且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多邊互動,積極合作來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因此,為了充分發(fā)揮課堂互動教學效果,應該從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交往來進行強化。
關鍵詞 數(shù)學活動 課堂教學 互動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1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
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是新課程實施和教學改革的內(nèi)容和任務。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可以從兩方面來考慮:
第一,教師為主導,因為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進行情感交流的主場所,而且學生情感也將伴隨著教師情感及教學任務的開展而發(fā)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教學設計,每一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細節(jié)、表情,甚至一個眼神,或一句不經(jīng)意的話都將影響到學生情感的流露。
第二,學生為主導,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模式下的角色,不能認為自己是知識的擁有者,是權(quán)威,教師講多少,學生記多少,教學過程就是將知識灌輸?shù)饺萜髦械倪^程,而應該采用現(xiàn)代教學模式下的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是學習環(huán)境的營造者,學習過程的參與者,問題討論的合作者,學習方向的引導者,所以在課堂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分層次,不同教學要求,有目的地讓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的討論過程中來,同時教學應該更多關注、引導、提示、鼓勵、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這樣才能營造出一個和諧的課堂氣氛,讓每位學生有主人翁的地位,心情舒暢,有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主動學好數(shù)學習慣。
2以題帶趣,帶趣學題
蘇聯(lián)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任何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他必須是一個善于激起學生對自己課堂興趣,確立自己課程吸引力的教師。”所以,教師要想在課堂上與學生實現(xiàn)真正的互動,就得想方設法激起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過程的一種心理傾向,是學習活動開展的內(nèi)動力。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習活動在師生互動過程有順利地開展。
如,在教學“圖形與坐標”這章中,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互動的學習樣式。“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由坐標找點的位置,由點寫出坐標,那么今天,來學習圖形變換和坐標變換的關系。”然后用多媒體將課前準備好的課件展示出一個坐標系,并且坐標系中有一個魚形的圖案,問:“你們能看出坐標系中所呈現(xiàn)的是一個什么動物形體的圖案嗎?”這時學生一齊問答:“像一個魚”。老師說:“對了,這個圖案確實像一條魚。”然后老師緊接著就說:“我們一起來把這條魚變化一個行嗎?”這時,老師呈現(xiàn)出幾個變換要求:
(1)橫坐標不變,縱坐標變成2倍;
(2)橫坐標變成2倍,縱坐標也變成2倍;
(3)做y軸的對稱圖形;
(4)做x軸的對稱圖形;
(5)繞O點旋轉(zhuǎn)180度。
學生則積極主動的在小組合作的前提下,紛紛動手操作起來,老師可以在邊上協(xié)助小組內(nèi)討論,等完成后,讓學生展示出自己的作品。通過這個合作學習,提高了學生互動學習的能力。
3用兵教兵,生生不息
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充分激發(fā)學生互動學習興趣,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則尤為重要,把課堂還給學生,這樣能展現(xiàn)出多姿多彩的課堂教學。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是互動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可以從眼、口、手這三個方面來強化。
(1)眼觀六路。眼睛是生生間互動交流的主要器官。因為在課堂上,一個教師往往面對的是四五十個學生,教師就無法迅速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那么只有讓幾個學生來表演、展示、演示,其余同學來觀察這一過程,從而強化互動。
(2)七嘴八舌,因為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充分說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由觀眾變成演講者,實現(xiàn)角色互換。為了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中的小老師,增強課堂教學的互動性,讓學生來扮演成老師,由他來上課,學生為了上好這堂課,必將要把思路理清,反復思考;同時聽的學生想了解說的學生的觀點,優(yōu)點與不足,必定會認真聽講,從而增強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及學習興趣。
(3)手到擒來,學生將課堂中眼睛看到的、嘴巴說出來的歸納起來,最終是將互動學習中得到的轉(zhuǎn)換為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學習后,可以由學生到講臺或親自動手操作,將所學知識進一步強化,從而提升學習認知結(jié)構(gòu),使所學知識更加完善。
4總而言之,概而括之
教學就其本質(zhì)來說,是交往互動的過程,是對話的活動,是師生通過對話在交往與溝通活動中共同創(chuàng)造的活動。
蘇聯(lián)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任何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他必須是一個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是一個善于激起學生對課堂學習興趣,確立自己課程吸引力的教師。”所以,教師要想在課堂上與學生實現(xiàn)真正的互動,應該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密切課堂教學,激發(fā)師生互動的興趣,探究課堂教學,同時應該強化生生互動,多姿課堂教學,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互動,改變理科枯燥的局面,才能使學生各方面才能的到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任自然.數(shù)學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09).
[2] 俞翔輝,杜殿坤(譯).教學論與生活[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12).
[3] 易進譯.學生作為研究者-創(chuàng)建有意義的課堂[M].2015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