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傳焱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的問題及建議展開了分析,詳細闡述了工程項目管理的特點,并在分析了課程教學中存在主要問題的基礎上,給出了一系列相應有效的建議,以期能為有關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工程項目管理 教學改革 存在問題 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2;TB-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058-02
引言
隨著我國建筑市場也逐漸加大對于國際市場的開放力度,工程項目管理作為工程項目建設領域內一個重要的工作環節,對工程整體效益的影響舉足輕重。因此,工程項目管理的課程教學將必須要有相應的改革,以能為提高工程項目管理的效率打下堅實的基礎。基于此,本文就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的問題及建議進行了分析,相信會對工程項目管理的課程教學能有一定的幫助。
1.工程項目管理的特點
某項目管理學會于1987年公布了第一個項目管理知識體系,該體系把項目管理知識劃分為9個領域,即范圍管理、時間管理、費用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管理、風險管理、采購管理和綜合管理。基于上述方面的要求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的教學應能使學生獲得工程項目管理全過程所有管理環節和內容的系統知識,并在解決工程項目實際問題的綜合、集成基本能力方面獲得較為全面、系統的訓練。筆者所在團隊結合專業課程的特點,建立了工程項目管理的課程體系(見圖1)。
工程項目管理課程主要面向已學過基礎專業課程的理工科大學生合授課對象的知識結構以及實踐背景,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的教學主要有以下特點:
(1)綜合性強。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的綜合性強,課程中涉及大量理念、流程、規范、方法等,不僅與管理科學知識相關,而且與工程技術、工程經濟、建設法規等多方面知識均有較大關系。教學內容看似簡單,但要完全掌握卻很難。教學中發現岸生在上課時感到教學內容不是很難,但一旦實際應用卻發現存在許多問題,甚至不知道如何下手。
(2)實踐性強。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的實踐性很強,課程中涉及的許多知識來源于實踐,有些知識直接是由工程項目實施經驗以及相關國家法律或行業的規章制度提煉和總結而來。然而本門課程的授課對象多為大三或大四年級的本科生,普遍缺乏實際工作經驗和工程實踐背景,對項目管理理論體系以及各種制度的建立背景難以認識深刻從而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2.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礎上結合筆者多年的課程教學經驗,總結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1)教材選擇困難
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的教材較多,而且所有的教材幾乎沒有統一的內容體系。有的教材從建設方的角度來研究工程項目管理有的教材從施工方的角度來研究,還有的教材分別研究了建設方和施工方的工程項目管理,多數教材沒有明確區分工程項目管理的主體。現有教材編制的思路大致有兩大類:一類是以工程項目管理涉及的主要內容(質量、成本、進度、風險、安全、組織等)來安排課程,不考慮工程項目的生命周期差異(啟動、規劃、實施和收尾等);第二類是不僅考慮工程項目管理涉及的主要內容也考慮工程項目的生命周期差異表面上看這樣的編排更加科學,但在課程整體條理上略顯凌亂。
(2)課程內容與相關課程交叉重復多
工程項目管理系統性強,貫穿于項目的全過程。該課程包括工程項目的前期策劃和決策、設計管理、組織協調、合同管理、三大控制(質量、進度和費用)以及信息管理等內容,內容豐富,知識點多。但是工程項目管理畢竟是一門專業基礎課,課程教學的課時往往限制在50以內有些老師力爭在有限的時間里將每一章節都講述詳細彳主往事倍功半。實際上后續課程如投資項目評估、合同管理等針對工程項目管理的某些內容會進行專門講述這樣一來,便造成工程項目管理課程內容與相關課程交叉重復現象嚴重。
(3)師資隊伍實踐經驗欠缺
大部分授課教師從學校到學校,從理論到理論,缺乏科研實踐、生產實踐加之任務繁重注產鍛煉的時間嚴重缺乏,實際經驗不足不可能向學生傳授更多的具體項目管理經驗。
(4)教學方法單一
當前項目管理教學的內容局限于項目管理的理論點和方法教學方法局限于課堂上的傳授式教學模式。實際而言,一個項目成功的關鍵往往在于是否有項目管理的思維模式,而不是掌握多少項目管理的技術和方法。傳統的教學模式過分強調項目管理的理論和方法缺乏實踐環節不利用項目管理創新性思維的培養。
(5)實踐教學環節薄弱
由于施工、項目管理等企業接收學生實習的社會責任較重、風險過高加之企業接收學生實習需要支付一定的培訓、管理成本學生在實習期間只帶來麻煩不能帶來效益而學校實踐教學經費又嚴重不足不能給予企業一定的責任風險補償,導致大多數企業不愿接收學生實習。因此,一些實習環節只能是“走馬觀花”或者是校外實習變成校內“自習”基至有的院系將學生“放羊”不重視具體的實習過程和效果,缺乏考核機制,以致于實踐性實習流于形式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
3.關于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工程項目管理的課程性質決定其概念程序性知識多,定量計算知識少。而學生對概念性的東西往往不感興趣,空洞無物地講解只會讓學生倍感枯燥,達不到教學目的。如何提高學生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吏學生及時掌握有關工程項目管理的新知識3寸該課程的教學實踐具有極大的實際意義。為此篇者基于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教學中的問題以及個人的教學實踐經驗,提出如下五個方面的建議。
(1)優化教學內容設置
目前我國工程項目管理水平與國際水平仍有相當大的差距,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教學內容的設置應緊跟國際工程管理的發展趨勢充分體現前瞻性,如應強化工程項目的安全管理,體現人性化管理理念應介紹國際條款和國際慣例等內容,開闊學生的國際化視野。
此外,針對工業工程領域中不同的專業方向,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的教學內容設置應有所不同,其側重點也需要有所差異。同時教學內容的設置應考慮授課對象的知識結構,避免課程內容與相關課程內容的交叉重復。
(2)推行案例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
傳統的教學模式過分強調項目管理的理論和方法,缺乏實踐環節不利用項目管理創新性思維的培養。案例教學法則是一種啟發式互動教學方法,它可以使師生間進行多向交流,并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和效果,這種教學模式尤其適合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教學。
如今多媒體技術已經進入工程項目管理課堂,大量經典案例的圖片和視頻資料可以通過互聯網廉價獲取。教師可針對每章節的重點內容選取一些經典案例讓學生分析、討論根據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的特點,引導學生從案例總結出項目管理成功或者失敗的經驗。例如對于某建設項目,如果作為項目經理,如何保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如何進行進度、成本控制,等等讓學生分組模擬現場情景進行討論,引導學生綜合所學過的知識,全方位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3)增加實踐教學環節,加強實踐能力培養
工程項目管理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讓學生把理論應用于實踐加強動手能力,為以后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基礎,必須將課堂理論教學和實踐操作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加大實踐教學環節的投入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帶領學生到現場進行參觀學習,二是引導學生利用暑假進行現場實踐。介紹學生到一線參加生產活動,使其了解工程項目管理程序、技術及控制環節并對其增加更直觀、更全面的認識,同時池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并對學習中存在的缺陷有所了解,促進其主動加強后續學習。
(4)改革課程考核方式
工程項目管理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學內容的安排和課程作業與考核的宗旨是提高和檢驗學生理論知識學習效果和實踐能力。
課程作業應分為課堂練習和大作業兩種。課堂練習是針對每次教學內容設計的練習題要求學生迅速完成,主要是及時了解他們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可據此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適當調整。大作業主要是案例分析,指導2個以上題目的大致范圍,由學生任選,學生可以自愿分成5人左右的學習小組海組設置一名小組長。小組討論后,針對案例的某一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寫一份不小于3000字的作業。通過大作業,即能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也能夠鍛煉他們的實踐能力。
卷面考試內容應以課堂講授的基本原理、方法運用和案例分析為主應著重考核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核成績應分為三個部分。平時到課、課堂發言情況占總成績的20%作業占20%卷面成績占60%。
4.結論
綜上所述,工程項目管理作為工程項目建設領域內一個重要的工作環節,對工程整體的施工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必須要重視工程項目管理的教學,針對目前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解決,以提高教學質量,從而為工程項目管理工作的進行帶來保障。
參考文獻:
[1]寧豐榮.基于《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教學現狀的課程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11(19).
[2]林立.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新體系建設的研究[J].職教通訊.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