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喜坤 喬永霞 孟昭坤 姚海同
[摘 要]線損是衡量供電企業經營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線損率的高低能有效地反映電網架構或是企業管理的問題所在,與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緊密相連。線損率作為一個指標值,是反映日常工作質量的晴雨表,基礎數據是否管好,業務流程是否順暢都能及時反映。本文重點介紹查找影響低壓臺區線損的因素,明確低壓電網的降損方向,制定有針對的降損措施,實現降低線損率的工作目標。
[關鍵詞]低壓;臺區;線損管理
低壓網是整個電網的供電末端,連接著千家萬戶,網絡結構和用戶性質復雜,管理難度大,線損率遠高于中高壓電網的線損率。因此,加強低壓臺區線損管理,降低電能在傳輸和分配過程中的損耗,既可以向社會和人民提供“充足、可靠、穩定”的電力,提高客戶滿意度,節約浪費,同時實現少損,提高了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可見低壓臺區線損管理工作對提高社會和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均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低壓臺區線損異常的主要原因
1.抄表環節對臺區線損的影響。抄表對臺區線損影響很大,確保總分表抄表同步,不估抄、不錯抄、不漏抄是數據統計的基礎,所以必須時刻監督抄表員的抄表工作完成質量。同一臺區的總表和分表抄錄時間拉得太長會影響線損結果;錯誤抄錄電表行度會導致原本正常的臺區線損出現異常;抄表員不能及時發現計量裝置損壞、不走字或故障等問題的均會引起臺區線損異常。
2.臺區變戶對應關系不正確。臺區變戶關系現場與系統不符,或系統更新不及時。兩個臺區之間所接的用戶交叉混亂,有時是幾個臺區的用戶絞在一起,當然臺區變戶關系的清理難度本來就較大,特別是城中村地帶,亂拉亂接現象嚴重,清理起來十分困難,有些地方是地埋電纜,更是無從下手。另外,公變新增和低壓調荷會導致臺區變戶關系的改變,由于目前這類業務沒有系統流程對其進行固化,而且涉及營配協同作業,常常會出現營銷系統沒有及時更新維護其變化關系,數據統計時便出現線損異常。
3.系統CT倍率與現場不符。從事線損工作以來,在核查臺區線損異常的過程中均可發現,有一部分是倍率錯誤引起的。無論是總表還是分表倍率錯誤都同樣造成線損異常。系統倍率與現場不符,主要有幾種情況:以總表為例(1)系統倍率小于實際倍率,造成線損偏低。(2)系統倍率大于實際倍率,造成線損偏高。(3)銘牌倍率與現場倍率不符,此種情況最不易發現,只用通過校驗CT才能得出結果。(4)三個電流互感器的倍率不一致,比如A、B相500/5,C相為400/5,因按500/5計算,必將造成正線損。
4.計量裝置的誤差和故障。計量裝置的誤差,很難直接發現,有時需要通過測量、計算才能判斷,所以因少計、 漏計而造成的損耗也是較難發現,但對它的嚴重性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計量裝置本身出現故障,停走、慢走、卡盤會使抄見電量減少,在核查的過程中也有發現接線錯誤的情況,因此在核查臺區的線損異常原因的時候一定要有計量檢查人員的配合,才能及時采取有效的校驗方法,從而發現計量裝置存在的問題。
5.竊電行為對臺區線損的影響。客戶竊電行為時有發生。竊電方式多種多樣,有些比較殘舊的城中村電線、電話線、網線拉得像蜘蛛網一樣,個別用戶利用復雜的環境制造竊電條件,亂拉亂接、無表用電,也是我們用電檢查過程中發現過的情況。有些竊電者利用計量裝置的基本原理采用失壓法、失流法等進行竊電,在抄表人員的抄表周期間隔動作。更有人利用低壓電纜埋入地下部分、電表進線分接箱進行隱形竊電,不易察覺。對于竊電現象,一直是困擾營銷管理者的問題之一。
二、降低低壓線損的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低壓線損管理網絡,形成包保體系。在降損管理上做到區局、供電所、所長(或所內正式職工)以及其他管理人員分區域管理,并把區域的低壓線損完成情況及指標張榜公布,對連續三個月完不成線損指標的管理員待崗,對相關人員進行罰款處理,真正起到一級保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線損管理網絡。
2.科學合理確定線損考核指標,加大考核兌現。 區局和供電所每年底認真收集和調查每個臺區的線損完成情況和管理情況,科學計算臺區的考核線損值,充分調動員工線損管理積極性,調整線損考核計算公式,統一按照降低或升高值來確定獎懲,月度兌現。并把線損完成情況作為員工評先晉升的主要依據。鼓勵先進,鞭策后進。
3.加強對農電工培訓和教育,提高整體素質。建立農電工學習培訓機制,每年每人必須統一輪訓一次,每次不少于1個月。供電所建立月度學習制度,培訓每月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2小時。在農電工異地管電上,定期對電工組長進行“換位”,并在供電所內互相交流、學習。 逐步淘汰年紀偏大,文化水平低和個人素質差的人員,使臺區管理員隊伍相對穩定,整體素質提高,應當前電力營銷工作的需要。
4.強化抄表質量的監督審核,確保抄表到位。嚴格按照抄表例日控制抄表時間,在確保系統數據按時上裝的同時,重點抓好現場按時按周期抄表,堅決制止提前和推后抄表,并積極借鑒推行電能表無底數串抄法,確保抄表按時不影響線損的真實水平。加強電費清單的審核,對隨意調整電量的行為嚴肅處理,保證實抄率和正確率。
5.嚴格按照業務流程處理業務, 提升營業質量。從業務受理源頭開始,嚴格按照業務流程處理業務,對報裝要按照服務承諾及時裝表接電,并上戶。加強換表業務管理,必須先辦理業務工作單后持工作單到現場換表,保證按時抄錄電量。對線損波動大的臺區在開票前就立即安排稽查等人員現場核查,控制隨意少抄積壓電量和多抄電量等現象。提高營業工作質量,減少抄表差錯。
6.提高計量精確性和準確性,規范計量管理。電能表的選擇應盡量統一標準,嚴格精確等級,杜絕不合格產品流入電網計量。根據線損分析和各站所提出的產生線損過高的直接原因,不定時現場校驗計量裝置和電能表計。健全完善計量管理制度和流程,嚴格計量裝置的領用和出入庫手續,保證計量裝置的及時安裝和流程處理。
7.進一步加大反竊電工作力度,規范用電秩序。加大反竊電的宣傳力度,在電視臺、鄉鎮大力宣傳安全用電,依法用電知識。同時,把廣泛宣傳教育與開展營業普查、嚴厲打擊偷竊電行為結合起來,規范電力市場正常的供用電秩序,降低臺區線損,維護企業的利益,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積極主動與當地政府和政法部門取得聯系,建立防控和打擊網絡,對那些竊電金額大、影響壞的不法分子堅決予以重處或追究法律責任。
三、結語
綜上所述,影響低壓臺區線損的原因可以是多樣的,作為企業管理人員,除了通過系統對數據進行分析外,更重要的是通過管理手段,如營配協同、抄表管理、計量管控、用電檢查等方法降低臺區線損,使其維持在合理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元偉,王凱.低壓分臺區管理實施方案的總結與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06(04).
[2]鄭健俊.完善臺區線損精細化管理[J].農電管理,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