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微,樊雅靜,黃翠琴,吳倩云,胡三蓮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上海 200233)
?
改良早期預警評分在危重孕產婦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韓 微,樊雅靜,黃翠琴,吳倩云,胡三蓮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上海 200233)
摘要:目的 探討改良早期預警評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ing,MEWS)在產科危重孕產婦護理中的應用。方法 以2013年1—12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危重孕產婦搶救中心收治的100例危重孕產婦為對照組,由醫師根據輔助檢驗及臨床表現判斷來處置患者并給予轉診分流;選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100例危重孕產婦為觀察組,通過應用MEWS,根據評分分數分診患者并給予相對應的護理措施。結果 觀察組平均救治時間、產科急性事件發生率、重癥監護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轉入率及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P均<0.05)。結論 將MEWS系統應用于產科危重分類救治,能有效縮短平均救治時間、降低產科急性事件發生率、縮短住院和治療時間及ICU轉入率。
關鍵詞:危重孕產婦;改良早期預警評分;護理;效果評價
如何降低產科危重孕產婦死亡率,以及如何對其進行有效的分類救治和實施相關的護理措施是現代婦產科學中的重中之重。因此,選擇一種簡便有效的評分系統用于產科危重分類救治至關重要。改良早期預警評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ing,MEWS)是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國外學者提出的一種新的評分模式,即通過對患者的心率、收縮壓、呼吸頻率、體溫和意識進行評分,評估病情嚴重程度或潛在的危險性,為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早搶救提供一定的預警支持[1]。目前MEWS主要用于急診、ICU,鮮見用于婦產科領域[2]。本研究旨在探討改良早期預警評分系統在產科危重患者分類救治中的應用及效果,為產科危重救治提供參考和依據。選取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危重孕產婦搶救中心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危重孕產婦,應用改良早期預警評分系統進行分類救治,根據評分分數實施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對象 選取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危重孕產婦搶救中心孕產婦200例。納入標準:①首診或外院轉至產科危重急救中心的孕產婦;②入住24 h者;③年齡≥18歲。排除標準:由于其他原因無法繼續治療或放棄治療及轉院者。以2014年1月—2015 年3月收治的100例危重孕產婦為觀察組,平均年齡(29±8)歲,平均孕次(3±2)次。孕周分布:孕28~36 周64例、孕37~41周33例、孕≤12周3例。根據危重孕產婦臨床癥狀表現分類:陰道出血35例,高血壓21例(表現為收縮壓≥160 mmHg和/或舒張壓≥110 mmHg),急性心衰10例(心電圖表現為心率>120次/min,ST段壓低或有左心室肥大),惡心、嘔吐、皮膚黃染者11例,妊娠合并呼吸系統疾病(呼吸頻率>40次/min或<6次/min,紫紺等)4例,皮膚出血點、牙齦出血者12例,少尿、無尿者4例,酮癥酸中毒者3例?;仡櫺苑治?013年度該中心收治的100例危重孕產婦患者為對照組,臨床表現同觀察組,平均年齡(30±6)歲,平均孕次(3±2)次。孕周分布:孕28~36 周69例、孕37~41周27例、孕≤12周4例。根據臨床癥狀分:陰道出血33例,高血壓19例,急性心衰15例,惡心、嘔吐、皮膚黃染者8例,合并呼吸系統疾病4例,皮膚出血點、牙齦出血者8例,少尿、無尿者7例,酮癥酸中毒者6例。兩組患者年齡以及病情分類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由醫師根據實驗室檢查及超聲等影像學檢查結果,結合臨床癥狀和特征來判斷處置患者,并根據情況將患者分流至產科普通病房、產科監護室及ICU。臨床癥狀包括各種原因引起的陰道出血、休克、癲癇持續狀態、血壓持續升高(收縮壓≥160 mmHg 和/或舒張壓≥110 mmHg)等表現。
1.2.2 觀察組 采用改良早期預警評分表(MEWS,見表1),由護士對收治的患者進行入院首次評分,整個評估過程大約6~8 min。護士按照:評估患者情況—呼叫產科醫師并配合??漆t師迅速進行患者救治—初步穩定患者病情的流程開展工作[3]。并根據評分結果結合臨床癥狀對患者進行分類,協助其轉入相應的科室進行進一步治療,登記相關信息以跟蹤患者病情、了解預后情況。凌鵬等[4]研究認為,MEWS的觸發值為4分。此次研究以MEWS分值4分設為有潛在危險的界值,0~3分患者進入產科普通病房,4~8分患者歸入產科監護室,9~14分轉入ICU、實施針對性治療及護理措施。當病情發生變化時,再根據MEWS評分系統作出及時評分,并及時匯報醫師以便做出相關決策及后續的治療護理。
1.3 評價指標
1.3.1 平均救治時間 從患者入院到接受有效治療的時間。

表1 改良早期預警評分表(MEWS)
1.3.2 產科急性事件發生率 包括呼吸心跳驟停、暈厥、產科意外(產前出血、產后出血、休克、胎盤早剝、DIC等)和意識改變。
1.3.3 ICU轉入發生率 根據MEWS評分系統評估患者病情,符合轉入ICU的病例總數占該組患者總例數的比例。
1.3.4 住院及治療時間 包括住院總時間、入住ICU時間和轉科繼續治療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率或構成比比較采用χ2檢驗,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平均救治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見表2。
2.2 兩組患者產科急性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共發生產科急癥5例,其中合并內科急重癥2例,包括子癇1例、心衰1例;對照組共發生產科急癥42例,其中合并內科急重癥11例,包括Hellp綜合征3例、子癇3例、肺栓塞2例、心衰3例。具體發生率比較見表3。2.3 兩組患者母嬰結局 觀察組分娩70例,未分娩30例;70例分娩產婦中,足月產22例,終止妊娠48例;分娩方式分為手術62例,陰道分娩8例;手術結局中,子宮全切除8例,子宮次全切除2例,子宮修補1例。對照組分娩75例,未分娩25例;足月產20例,終止妊娠55例;分娩方式分為手術69例,陰道分娩6例;手術結局中子宮全切除8例,子宮次全切除2例,子宮修補2例。兩組孕產婦及新生兒均治愈,無死亡病例。

表2 兩組患者平均救治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表3 兩組患者產科急性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3.1 MEWS在產科危重分類救治中的應用 對產科危重孕產婦應用改良早期預警評分系統,通過對患者的心率、收縮壓、呼吸、體溫和意識5項基本生命體征進行評估,并按分值對患者進行分類救治,可使護理計劃、護理措施更具有針對性。在搶救過程中,用最短的時間了解患者的生命體征(包括血壓、脈搏、呼吸、胎心等),及時、迅速、正確、有效地實施救治是降低患者及胎兒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關鍵。MEWS評分操作簡便、耗時短、可操作性強,不受儀器和人員的限制,數分鐘內即可獲得相關資料并完成病情評價,適用于產科。將MEWS評分4分作為甄別病情危險的臨界點,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高。MEWS評分分數越高時,表明患者病情越重,需要臨床護士掌握護理要點,制定有重點、有層次的護理計劃,嚴密監控其病情變化。
3.2 MEWS在產科危重分類救治中的應用效果
3.2.1 可有效降低產科急性事件發生率 結果顯示,觀察組住院期間產科急性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通過評分可正確判斷患者潛在危險和疾病嚴重程度,可及時匯報醫師給予醫療干預,降低了產科急性事件的發生。
3.2.2 可明顯縮短患者的平均救治時間 對照組患者的平均救治時間為(38.64±3.58)min,因受醫師的經驗、護理的配合程度以及請求會診咨詢時間等的影響,環節與環節之間難以做到有效的無縫連接。而基于MEWS評分,觀察組平均救治時間為(29.82± 2.57)min。評分系統使醫護人員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在有效評估患者病情后,醫護人員各自分工、患者該轉入什么科室、該做哪些對應檢查、該請什么科室會診一目了然,縮短了平均救治時間。
3.2.3 縮短患者住院及治療時間 對照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23.38±10.00)d,實施該項評分系統后,觀察組的平均住院時間縮短至(11.97±7.08)d?;颊叩钠骄≡喝帐窃u估醫療護理治療的重要指標。MWES評分系統的應用,在提高醫護診療質量的同時,大大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減輕了患者的住院負擔,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3.2.4 保障母嬰安全 孕產婦死亡率大致隨終止妊娠時孕周的增加而升高,但圍生兒死亡率卻隨孕周增加而降低。故在對于產科危重癥的搶救過程中,不但要考慮孕產婦不同時期的生理改變,還要密切監護胎兒情況,適時予以終止妊娠[5]。MEWS評分能動態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該監護方案可幫助護士及早發現患者心率、血壓、呼吸、意識等生理指標的改變。當MEWS評分≥4時,提示危重孕產婦病情兇險,甚至有惡化趨勢。此時護士應配合醫師,遵醫囑及時進行相應的治療護理,并持續胎兒監護,以阻止產科危重癥進一步發展;且通過實時反饋治療效果,予以適時終止妊娠,挽救胎兒生命,保障母嬰安全。
3.3 MEWS在提高護理人員工作效率中的作用 本次MEWS評分的對象是產科危重孕產婦,作為一次新的嘗試,以護士為主導,通過及時發現患者病情變化、及時處置或快速轉運患者至ICU,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轉歸。MEWS評分具有實時性、可靠性、指導性[6]。通過應用MEWS評分,將患者的病情及危重程度分值化,根據獲得的MEWS評分分數評估患者的病情及潛在的危險性,并對MEWS分值進行分類,根據不同的分值制訂出不同級別的護理處理干預原則,使患者能夠得到相對應的救治和護理措施[7]。通過MEWS評分,病情危重的孕產婦能夠更早地被發現,使得護理人員能夠做到早處理,并做好搶救應急準備,為預防患者病情變化提供數據依據,防止年輕護士或醫師因經驗不足造成患者病情延誤及不良后果;通過持續動態測評MEWS分值,可減少產科急性事件發生[8],提高醫護配合度,減輕患者的痛苦。研究還發現,根據分值不同,將危重孕產婦分流至普通病房、產科監護室或ICU,能夠使患者住院期間得到針對性的治療和護理,使患者及家屬在治療期間更加放心,利于患者保持心情放松及病情穩定,縮短了治療時間。
降低孕產婦及圍產兒死亡一直是國家、社會和醫院關注的焦點,危重癥孕產婦的救治更是降低孕產婦和圍產兒死亡率的關鍵環節。因危重孕產婦具有起病急、病情發展迅速的特點[9],通過改良早期預警評分系統指導產科危重患者護理工作,可使產科護理人員能夠更好地做到早觀察、早處理,也可以使危重孕產婦得到更好的管理,有效縮短平均救治時間,減低產科急性事件的發生率,降低產科危重癥患者ICU的轉入率,有效地保障了母嬰安全,提高了產科護理的經濟效益。對于產科護士來說,通過MEWS評分系統可以對患者病情進行實時、動態、有效評估,根據分值對病情有變化的危重孕產婦提高護理關注度,可以使得護理工作計劃更加全面,護理措施的實施更加有序、完善;也使每一位患者享受到更好的護理服務,對臨床護理信任度提高。分級監護方案可保證患者得到恰當的監護和治療,更有利于危重孕產婦監護資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提高產科護理的社會效益,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Subbe CP,Kruger M,Rutherford P,et al.Validation of a 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in medical admissions[J].QJM,2001,94 (10):521-526.
[2]Carle C,Alexander P,Columb M,et al.Design and internal validation of an obstetric early warning score:secondary analysis of the Intensive Care National Audit and Research Centre Case Mix Programme database[J].Anaesthesia,2013,68(4):354-367.
[3]孟新科.急危重癥評分-評價、預測、處理[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3-35.
[4]凌鵬,鄧躍林,祝立勇.MEWS對急診創傷患者臨床評估的研究[J].安徽醫藥,2009,13(8):913-915.
[5]劉長文,王劍榮,鄭永科,等.高危孕產婦入ICU常見病因與臨床干預措施[J].中國急救醫學,2013,33(8):727-730.
[6]宋杰,陳敦金.建立產科快速反應團隊在持續改進產科質量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2,28(2):149-151.
[7]譚雯,侯丹,沈建華.改良早期預警評分系統在急診護理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22):50-51.
[8]周艷,金麗萍.改良早期預警評分在急診留觀患者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4B):61-62,66.
[9]陳麗紅,洪婧貞,胡繼芬.改良產科危重癥評分在危重孕產婦病情評估中的意義[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2,28(7):509-512.
·信 息·
Application of 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ing in critical care in obstetrics
(Shanghai Sixth People′s Hospital,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3,China)
HAN Wei,FAN Ya-jing,HUANG Cui-qin,WU Qian-yun,HU San-lian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ing(MEWS)applied in critical care of pregnant women.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admitted to Shanghai Sixth People′s Hospital,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3 were set as controls.They were assigned by the doctors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and symptoms.Another 100 patients admitted from January 2014 to March 2015 were enroll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MEWS method was used to assign the patients.Results The average treatment time,the occurrence of emergency events,and the rate of intensive care unit (ICU)admission in the obe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MEWS in assignment of critical patients in obstetrics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average treatment time,the occurrence of emergency events and the rate of ICU admission.
Key Words:Severe maternal;Obstetrics;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ing;Nursing;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基金項目: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科技基金項目(jyh1310)。
通信作者:樊雅靜(1964—),女,主任護師,本科,主要從事護理管理。
作者簡介:韓 微(1970—),女,主管護師,本科,主要從事護理管理。
收稿日期:2015-10-12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399(2016)02-0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