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

“營改增”從短期看,有利于企業減負、降成本;從長期看,稅制優化和完善有利于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產業和消費升級。
已經推行四年的“營改增”試點,將于“十三五”開局之年跑完最后一公里。
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全面實施“營改增”,從5月1日起,將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并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當李克強總理講到這些的時候,人民大會堂掌聲雷動,不少與會的企業家微笑點頭致意。
“剩下這四個行業‘營改增’的全面落地,意味著營業稅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原來重復納稅的現象將不復存在,并保證增值稅抵扣鏈條的完整性,從而真正實現結構性減稅?!比珖f委員、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張連起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營改增’是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頭戲,也是穩增長、調結構的關鍵點,從短期看,有利于企業減負、降成本;從長期看,稅制優化和完善,有利于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產業和消費升級,可以說是‘一箭雙雕’。”
創新驅動 意義深遠
“改革走到今天,‘營改增’是唯一能實現大額減稅的稅制改革,是供給側改革、降低企業成本的重要方式?!比珖f委員、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賈康介紹,我國自2012年1月1日率先在上海啟動了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此后,在國務院的統一部署下,試點行業和地區范圍不斷擴大,交通運輸業、郵政業、電信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已在全國推開,去年減稅規模約2000億元,為釋放市場活力貢獻卓越。四年的試點之路走到如今,剩下的四個行業都是“硬骨頭”,如房地產業、建筑業都是生產性行業,處于經濟上下游的中間環節,“營改增”將對這幾個行業的上下游都產生影響。他強調說,這次改革實現了“營改增”對貨物和服務的全覆蓋,而且不動產納入抵扣范圍將是一項普惠性措施——不僅包括“營改增”試點納稅人,還包括制造業、商業等原增值稅納稅人。
“用普惠性降稅的‘減法’,換取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加法’、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的‘乘法’、企業不動產投資負擔的‘除法’。既兼顧了不同行業具體情況,確保行業稅負只減不增;又兼顧了財政的承受能力,確保財政支柱屹立不搖?!睆堖B起告訴記者,“營改增”是一項創新驅動、動力支撐、財稅引領、產業催生的重大制度變革,既有利于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又有利于激活新動能。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6年將為減稅增加空間,企業與個人將實現減負5000億元。張連起指出,減稅后產生的這部分資金活水增大了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會推動產業結構、需求結構和就業結構不斷優化,為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保就業、強預期提供“四兩撥千斤”的財稅動力。
現代增值稅制度定型
“這次‘營改增’全面改革的深遠意義在于奠定一個現代增值稅制度?!睆堖B起指出,全國統一的增值稅制度從此建立,一個邏輯的、完整的、規范的閉環系統對接完成……環環抵扣,逐節征收,以往斷裂的增值稅鏈條完全銜接耦合,簡化稅種、公平稅負、降低成本、統一稅制,不僅倒逼政府提高稅收征管能力,還客觀上約束了因隱瞞交易導致的偷漏稅行為。
此外,營業稅改革意味著地方稅種向中央與地方分享稅種的轉變。“‘營改增’不僅關系著稅收全局穩定,也關系到中央和地方各自的利益分享,建立現代增值稅制度重構了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稅企關系、局部和全局的關系。”張連起表示,增值稅是中央與地方共享稅種,當下按中央與地方75∶25分享,而被改革的營業稅為地方主體稅種。隨著國稅遞增、地稅遞減格局的演進,調整中央和地方各自利益分享機制、劃分事權和支出責任將是關系財稅改革全局的重大任務。對此,李克強總理在今年1月主持召開座談會時就曾強調,增值稅分享比例要在全面推開“營改增”后作合理適度調整,增強地方財政“造血”功能,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后續如何推進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3月7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將納入“營改增”范圍的四大行業大致有納稅人960萬戶,對應的營業稅達1.9萬億元,占原營業稅總收入的80%。全面推進“營改增”,稅企雙方都應做好怎樣的準備呢?賈康認為,對于稅務機關而言,有很多操作環節的問題需要明確,究竟哪些項目可以作為進項稅額,在實務中還存在爭議和技術難題,希望在后續發布的實施辦法中都能得到明確。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3月13日在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兩會結束后,國務院常務會議很快就會審議“營改增”方案,“審定后我們將配合財政部盡快下發并公開實施方案,制定一系列措施推進改革,以利納稅人遵循。”
王軍介紹說,與以往相比,此次“營改增”改革涉及數量多,時間緊,只有不到兩個月的實際準備時間;首次涉及自然人繳納增值稅征管,如個人二手房交易;還有很多新增納稅人過去基本沒接觸過增值稅,稅務部門任務艱巨。
他表示,國稅地稅將全面開展培訓并全程做好咨詢,幫助納稅人熟悉政策,同時把6月份的納稅申報期從6月15日延長至6月25日,更好地方便納稅人辦稅,并將在全國辦稅服務廳開辟“營改增”綠色通道。
王軍還強調,將通過政策、預算和執行三方面著手,保障“營改增”改革后稅負不增加。他表示,已考慮原則上延續過去優惠政策,并針對不同行業制定過渡措施。另外,今年預算報告安排已考慮“營改增”因素。
“盡管未來還需要在簡并稅率、擴大稅基、降低遵從成本等方面進一步深化改革,但‘營改增’的全面落地必將為世界財稅史貢獻一份真正屬于中國的智慧。”張連起對未來的展望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