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國俊

面對綠色城鎮化的進程,如何解決地方政府投資拉動經濟的資金缺口問題,值得深入探討。
日前,全球可持續發展進入以綠色經濟為主驅動力的新階段。在環境保護推動經濟增長的過程中,如何構建一個綠色金融體系,發揮綠色金融和資本的資源配置作用至關重要。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明確了我國建立綠色金融體系的國家戰略,“十三五”規劃綱要也明確將“綠色發展”定為未來五大發展理念之一。可見,綠色化和綠色金融將成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引擎。
新型綠色金融工具
根據國際資本市場協會聯合130多家金融機構共同出臺的《綠色債券原則》,綠色債券是綠色基礎設施融資的主要工具,是將所得資金專門用于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或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等綠色項目融資或再融資的債券工具,其投向主要包括可持續交通、可再生能源、水利、生物發電、城鎮垃圾及污水處理、能源效率改進(建筑和工業領域)等綠色項目以及其他城市綠色基礎設施建設。
綠色債券是近年來國際社會為應對氣候環境變化開發的一種新型金融工具,具有清潔、綠色、期限長、成本低等顯著特點。2007年歐洲投資銀行發行首個綠色債券,之后直到2013年國際金融公司與紐約摩根大通共同發行IFC綠色債券之后,綠色金融市場才開始蓬勃發展。
國際上,綠色債券已被作為城鎮化融資的重要工具得以廣泛應用。如美國能源署推行住房清潔能源機制,通過發行綠色債券籌集資金,以推動居民住房及商用住房的綠色化改造。房主僅需支付小額首付,剩余改造費用可以分期付款方式在10至20年付清。該債券以被改造的住房為抵押,并將分期付款與財產稅綁定防范違約風險,從而降低債券的信用風險。
截至2015年9月底,全球共發行497只綠色債券,且發行量逐年遞增。氣候債券倡議組織指出,全球綠色債券市場從2011年的110億美元增長到2015年的420億美元,來自歐美的“發行體”在市場占據了主導地位。以歐洲投資銀行、世界銀行為代表的開發銀行依然是綠色債券市場最主要的發行人。公司與地方政府于2013年進入該市場。對于國際性開發銀行來說,投資于綠色項目符合其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及促進社會穩定發展的長期目標。
多舉措發展綠色債券
近期,相關政策的相繼出臺無疑會推動綠色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
2015年12月底,中國人民銀行推出了綠色金融債、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等政策,對綠色債券公告采用了政府引導和市場化約束相結合的方式,同時明確了鼓勵綠色金融債券發行的優惠政策。隨后,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也公布了綠色債券發行指引,明確對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綠色城鎮化等12個具體領域進行重點支持。這些政策的出臺將有效引導各類投資者加大綠色投資并承擔社會責任,為綠色城市發展注入持續的推動力。
不過,考慮到中國目前所遇到的環境挑戰不僅包括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還包括應對空氣污染、土地和水污染等,中國綠色債券的投資范圍要比國際市場所包含的更加多元化。從綠色債券適用范圍上看,氣候債券組織倡議將所有與化石燃料有關的項目都排除在外,而中國規定適用于清潔煤炭。對于承擔環境責任的機構投資者來說,這一差別十分重要,也符合巴黎氣候峰會達成的減少排放承諾。
作為債券市場的創新品種,綠色債券市場發展亟待相關政策的出臺,除了綠色債券和發行項目標準的界定,在資金投向與管理、信息披露、第三方認證、信用評級、綠色債券指數、獨立機構評估或認證等方面仍待進行引導和規范,擔保與再保險等信用增信工具、環境效益評價、項目評估和資金使用評價體系等多個方面也需完善。
其實,一些中國的先行者在綠色債券發行方面已經進行嘗試。例如,2015年7月新疆金風公司成功發行了一單3億美元的三年期綠色債券,認購金額高達14億美元。1月27日,浦發銀行成功簿記發行境內首單綠色金融債券,實現國內綠色金融債券從制度框架到產品發行的正式落地。
綠色城市發展的融資工具
2016年初,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加快推進綠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的意見。
支持城市綠色轉型的資金主要來自政府支出、金融機構融資以及私營部門投資,金融工具主要包括綠色信貸、綠色基金、綠色債券等。綠色債券分為綠色市政債、綠色金融債、綠色企業債等不同品種,可以以較低的融資成本為綠色信貸和綠色投資提供資金來源,并減少期限錯配的風險。
從國際經驗來看,綠色市政債的發行可以很好地解決地方政府城鎮化環保產業投融資的問題。美國很大一部分市政債券用于環境工程和能源建設,而日本和英國的污水處理融資來源很多都是來自市政債。金融危機之后,美國市政綠色債券市場持續升溫,并且發行了第一只綠色擔保債券。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全球綠色城市債券聯盟的一員,瑞典的哥德堡于2013年9月發行了市政綠色債券。募集資金指定用于綠色資產融資,包括公共交通、水資源管理、能源和廢物管理項目。通過制定公布綠色債券框架協議,包括債券發行期、投資者范圍、資金使用投向等信息,確保投資項目相關信息公開透明。
對于中國而言,區域經濟合作和綠色城鎮化建設、地方政府投融資與信用體系也成為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必須強化預算管理和債務風險管理,引導民營資本投資公共服務部門和基礎設施,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面對綠色城鎮化的進程,如何解決地方政府投資拉動經濟的資金缺口問題,逐步推進綠色市政債券的發行,建立地方政府市場化的投融資機制,值得深入探討。同時,提高相關綠色市政項目的投資效益和跟蹤評價也是重要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