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醫院掛號黃牛黨的猖獗,讓“看病難”成為百姓的一大心病。但放眼世界,其實 “看病難”這一問題具有一定普遍性。
在美國,大部分人是通過就業時雇主購買醫療保險,65歲以上退休人員可享受全額醫療保險,貧困人群、孕婦等可享受醫療補助。如果沒有保險,在美國看病將非常昂貴,去醫院光是問診的費用至少要二三百美元,普通的闌尾炎手術總費用可能高達一萬美元。
英國社區醫療機構的效率低下是飽受批評的弊病之一?;颊邽橐娭付ǖ娜漆t生要坐等四個小時之久,做一項化驗要預約到一星期之后,住院等幾個月床位也是常事。所以,不少英國民眾只能直接去看急診。
加拿大的醫療體系由于資源緊張,許多治療排隊時間過長。據統計,加拿大患者從家庭醫生推薦到專科醫生看病等待的平均時間為17.8個星期;平均等待CT診斷的時間大約為一個月,等待一般性B超時間為四周。即使患者進行一個普通的血液化驗,也要等候半個月時間才能獲得化驗結果。
韓國醫療費用中自費的比例過高,40%左右由患者負擔。因此,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一些人因為怕花錢不愿去醫院檢查身體,甚至很多人患小病時都不愿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