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老年大學 李永強
?
輪椅上的求學路
□西安老年大學李永強


每周二早晨8點,在西安市未央路滾滾的車流中,都會有一輛電動輪椅平穩地行駛。輪椅上坐著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她就是到西安老年大學上學的學員——張喜言。
張喜言今年65歲,原來居住在農村,20年前由于頸椎問題造成行走困難,需要拄拐行走。為方便照顧,女兒就把她接到西安市的家中一起生活。
張喜言在小區住久了,慢慢結識了許多老年朋友,大家一起聊天,擺弄樂器,自娛自樂,日子過得挺開心。在和老年朋友的相處中,看到別人能夠嫻熟地彈奏電子琴,那靈動的手指在琴鍵上翻飛,她的心中非常羨慕,便萌發了學習電子琴的熱望。正好有一天經過西安老年大學,她便走進去咨詢。可是老年大學報名非常火爆,甚至到了“一座難求”的地步。張喜言去了五次都沒報上名,萬分無奈地她急得掉下了眼淚。這時,旁邊一位熱心學員給她出了個主意:“電子琴班報不上,就學葫蘆絲吧,先入學再說。”就這樣,張喜言成了西安老年大學葫蘆絲班的一員。
名報上了,可是每次上學、放學成了一個大問題。開始,張喜言試過拄著拐杖坐公交車去上學,可幾次試下來真不方便。家人便給她買了一輛電動輪椅。于是,每周二早上,張喜言便開著她的電動輪椅,沿著未央路行駛到西安老年大學,高高興興地參加學習。
學校老師和學員知道張喜言的情況后,都對她非常照顧:上下樓梯時有人主動攙扶她,不懂不會的地方有人熱心指導她,組織排練、演出時,大家也從不會落下她。用班長的話說:“我們是一個班的同學,跟一家人一樣,不管是上課還是演出,一個都不能少!”于是,舞臺上整齊的隊列里,總會有一輛輪椅,那么醒目,又那么溫馨。
三個學期,風雨無阻,張喜言的演奏水平提高很快。她又有了一個新想法:“我能有今天的收獲,離不開同學和老師的熱情幫助,我是不是也應該為別人做點什么呢?”于是張喜言自費花了一千多元,買了25把葫蘆絲,免費送給小區的老年朋友。自己和另一位學員則擔任起了“小老師”,把在老年大學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傾囊相授。從此,附近的公園、小區的活動室多了一支“小樂隊”,逢年過節,小區的舞臺上總少不了他們的身影,少不了滿面笑容的“輪椅老師”。
有人問張喜言:“每次坐輪椅上課那么辛苦,你為什么總是樂呵呵的?”張喜言笑著說:“以前生活條件艱苦,沒有機會上學。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不用忙于生計;孩子孝順,讓我能老有所樂;有了老年大學,我還能在晚年重圓上學夢!你說,我能不高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