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介入與產業市場化已經來到很重要的歷史性時刻,金融敲開電影產業的大門登堂入室成為自然而然之事。既然金融是市場經濟的題中之義,就不可回避,需要好好考慮的是怎樣令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而非相反。
這里引入經濟學的“正向外部性”概念,“外部性”是指一個行為主體的行為對其他行為主體的福利的影響。外部性分為“正向外部性”和“負向外部性”。當一個行為主體實施的行為對其他行為主體或公共的環境利益有溢出效應,但其他經濟主體不必為此向帶來福利的行為主體支付任何費用,而是無償地享受福利,這就是正向的外部性。
在此,設想一個金融為電影行業服務并帶來正向外部性的例子。也許今年很多院線就要實施“實時分賬”,從影城開始,到院線,到發行公司,到影片出品方,所有的分賬收益都會在觀眾購票瞬間分別到達各自賬上,而不會在每一環節產生十天半月乃至一月的“沉淀”。失卻這份“沉淀”對于各個環節來說都將是不需言說的損失,但更嚴重的問題是,現在幾乎所有影城都已經實行了在線選座,由第三方對影城實行優惠票價的補貼。這筆票補的數量和金額非常巨大,巨大到如果第三方結算拖延,影城將不得不拿出自己的巨額收入給院線準時交款。
現在各級結算必須十分及時,中國電影行業的票房已經數百億計,每一部影片動輒票房數億,如果每一個環節的結算拖延,造成的資金成本就會十分巨大。影城很可能不愿意或者做不到實時分賬,這樣中國的院線就會分成可以實時分賬的院線,和不能實時分賬的院線。接下來的影片發行一定會分成兩種情形,可以確保實時分賬的院線優先同步上映,不能確保實時分賬的院線下一輪考慮。
實時分賬合情合理,對于行業良性發展的意義巨大,這會是中國電影產業質的飛躍。只是這樣一來,馬上就會給很多影城和院線造成壓力。如果第三方不能準時結算付款怎么辦?如果影城和院線拖不起延時付款結算怎么辦?如果后果是片方和發行方不再供片了怎么辦?如果票款純粹是在行業內部運行的,實時分賬好像就不應該有問題,顧客付錢之后實時分掉就是,但如果票款補貼是在行業以外進行的,影城要得到第三方的補貼才能完成整個結算,問題就不簡單了。影城和院線一定不能做到不斷墊支以確保實施分賬的進行。如此足以令一條院線解散,令無數家影城破產。
現在就要從正向外部性來考慮解決辦法。金融方面可以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譬如做專門為影城和院線以至發行公司實時分賬的險種,暫稱為“實時分賬保險”,院線影城及發行公司,包括電商第三方都必須購買,各自給保險付費,保險公司在院線影城及發行公司和第三方電商(尤其是第三方電商)出現危機的時候承擔保險責任,保障整條產業鏈上下游不出現因資金拖欠而引致的危機。中國目前險資非常強大,它們也在找新的出口,在更加高速發展的電影行業面前,可以做很多文章。
整個電影產業也許就會因此良性運轉,如果實時分賬沒有障礙,整個產業的發展就會得到更加安全的保障,整個產業的信用程度就會極大提升。再進一步,當整個產業的收益大于它自己的收益,這就是“正向外部性”的整個經濟效應,在當下的經濟領域是非常被鼓勵的,也是中國當下電影產業應該提倡的。金融如此合理地契入電影產業,它產生的必將是正能量,是電影產業和保險業的增量,是外部正向性帶來的巨大商機和產業更加完善的運行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