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華 張燦城
受訪專家: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主任醫師 林宏生

久坐或勞累可能導致腰椎間盤突出,休養一段時間疼痛大多會得到緩解。如果臥床休息、正規保守治療3周以上仍無法緩解疼痛,應該及時就醫。骨科專家指出,在手術治療方法上應因人而異,采取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可以采用微創治療的,盡量采用微創治療;必須開放手術治療的,就不應刻意追求微創治療。
來自廣西的患者陳先生,患腰椎間盤突出癥有10余年時間了,每一次發作,采用牽引、按摩、吃中藥、貼藥膏等保守治療后,疼痛都會有所緩解。但從今年1月份開始腰腿痛突然加劇,各種保守治療方法都做了,疼痛不但沒有緩解,還發展到無法直立走路,晚上也睡不著覺。被折磨了幾個月后,陳先生才入院治療。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林宏生指出,在腰椎間盤突出癥初期,主要的治療方法是自我保護,包括理療、臥床休息、佩戴腰圍、降低勞動強度、減少家務勞動等,這些措施對于緩解腰腿痛有幫助。許多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保守治療,癥狀會有所緩解。
但是,疾病進展了,疼痛就無法緩解了,有的患者腰痛非常嚴重,甚至放射到小腿和足部。經過臥床休息、正規保守治療3周以上仍無法緩解,就不要再害怕手術或者一味尋求偏方,而應該到醫院進一步檢查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該如何治療呢?林宏生說,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微創手術治療和開放手術治療。由于每個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體質、合并的內科疾病等不同,所采用的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
如果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腰腿痛癥狀不嚴重,短時間保守治療后癥狀有改善,可以繼續保守治療;對于那些保守治療無效,出現下肢麻木、肌肉無力者,建議盡早考慮手術。因為這些癥狀說明神經正在發生較難逆轉的損傷,如果不盡早解除壓迫,即便以后選擇手術,上述癥狀也很難緩解。同樣,如果腰腿痛反復發作十分頻繁,每次犯病延續的時間很長,專家也會建議患者手術治療。
在臨床上,醫生還發現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常常咨詢能不能選擇做微創手術,他們覺得微創手術比傳統手術更好。最近,一名來自廣州的71歲的梁先生做了腰椎間盤微創手術。梁先生入院前1周腰腿痛的癥狀嚴重,并出現了右下肢麻木無法行走,夜晚不能平臥。
影像學檢查發現,梁先生L3/4髓核脫出于右側椎間孔,壓迫相應節段的神經根。醫生為其做了經皮側路鏡下L3/4椎間盤髓核摘除的微創手術,整個手術過程基本沒有出血,手術切口只有0.8厘米。術后當天梁先生的腰腿痛癥狀消失,能自如地平臥,術后第1天就能下地行走。
相比于傳統的開放手術,微創手術有不少優點,比如切口小、出血少、對椎旁肌肉的損傷少、住院時間短等。
微創手術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①微創手術并不意味著手術風險變小了,實際上微創手術的風險與開放手術相當;②適應證選擇不恰當,微創手術容易出現減壓不徹底,術后殘留部分癥狀的問題;③沒有完全摘除椎間盤,存在復發可能;④微創手術雖然對脊柱穩定性沒有太大的干擾,但是對脊柱的穩定性也沒有加強作用。
所以,專家認為,對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來說,可以采用微創手術的,盡量采用微創手術治療。如必須行開放手術治療的,就不應勉強采用微創手術。手術適應證的正確選擇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