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芳 趙建霞
【技法點睛】
景物描寫是指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的風景、物體的描寫。景物描寫主要是為了顯示人物活動的環境,使讀者身臨其境。景物描寫可以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連串式描寫,展開故事情節。在文章中,多次使用景物描寫,不僅可以使情節顯得更加真實,更加引人注目,還能自然地展開情節。如一篇以“關心”為題的滿分作文,開頭寫:“細雨綿綿,扯不亂也剪不斷,我的煩惱就像這綿綿的雨絲,沒有盡頭。”中間接著說:“放眼望去,那一片片的竹林在雨中顯得更加嬌美了,那一簇簇的綠葉,經過雨水的洗刷之后,更加綠了,更加亮了。”結尾的時候,作者再次寫:“雨依然飄灑,不過,雨絲卻成了母親的雙手,在輕撫奔跑著的我。”同樣寫雨,卻用了三段情感不同的文字,情節自然。用這種方法寫出來的文章,脈絡分明,極富情感。如果一篇記敘文中有這樣幾處相互聯系、相互照應的景物描寫,那么文章的效果不言而喻。
二、情景式描寫,揭示人物情感。把內心的“情”,自然地滲透到外物之中,這就是“情積于內而發之于景”。在寫作中,真正做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才會情景合一、水乳交融,所謂“情哀則景哀,情樂則景樂”就是這個道理。如魯迅《故鄉》開頭寫陰晦嚴寒的深冬氣氛,沒有活氣的村景,貼切地襯出了自己的悲涼心情;孫犁《荷花淀》一文,開頭將夜寫得充滿詩情畫意,只是為了揭示水生嫂那恬靜、安樂的心境。
三、對比式描寫,襯出深刻主題。景物描寫,還可以將將人物在不同年代、不同情況下的不同感受,通過周圍景物體現出來。如學生作文《初三的煩惱》,作者與“楓”初次相識于一個艷陽高照的春日,文中寫道:“這是一個太陽特好的春日,柔柔的輕風、暖暖的陽光、枝頭綻放的新綠,無不讓人感到一種勃勃的生機,廣闊的田野也如一張淺綠的地毯,一望無垠。”由于種種原因,后來,作者又不得不與“楓”分別,在這時,作者又用了一段景物描寫,不過,已不是春日的美好景色,而是秋天的蕭條與孤寂。文章通過春秋景物的不同,鮮明地寫出了人物心境所發生的巨大變化,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題。
四、夢幻式描寫,反映人物期待。在文章中,我們還可以采用“以虛襯實”的寫法,就是用虛幻的景物來襯出現實社會,折射出人物內心的感受或期待。如楊朔《海市》一文,先對虛幻的海市蜃樓花了大量的筆墨,極力寫出了它的令人神往,然后寫出尋找海市時看到的真實的海市——欣欣向榮的長山列島。這時,作者感嘆:“我們看到的長山列島勝過了海市蜃樓的實景。”虛幻的海市蜃樓寫得越美麗神奇,就越能突出城市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顯示出來的朝氣蓬勃。
【佳作看臺】endprint